胤禛一股邪火油然而生,醋极反笑道:“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他是冲龄的孩子?不长一点脑子?亏朕当年还夸他书读得多,看来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珈宁知他正在气头上,不再多言,只静静立于一旁。
胤禛起身踱步,龙袍带起一阵疾风。
“朕还是对他们太过宽容!”
他声音冷厉:“以为他们能安分守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竟纵容出这等荒唐事!”
珈宁轻声劝慰:“皇上息怒。十二爷此事是欠考量,但当务之急,是如何妥善处置。”
胤禛停下脚步,看向她:“哦,那珈儿说说,朕该如何处置?”
珈宁知道他心中已有决断,此问不过是试探自己对允祹的态度,便正色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十二爷欠的亏空,该按律追缴;当街变卖家当,有损皇家体统,皇上便按家规惩戒。不过十二爷让臣妾转述,他愿倾家还债,只求皇上宽恕,网开一面。”
胤禛冷哼:“网开一面?今日朕若对他网开一面,明日就有其他宗室子弟有样学样!来人!”
高勿庸匆忙进来:“奴才在。”
“让张廷玉拟旨,允祹行事糊涂,不顾皇家体面,即日起郡王爵位降为贝子,着其回家闭门反省一月!”
“嗻!”
直到高勿庸离去,珈宁看他依旧气鼓鼓地走来走去,正想着要不要上前,突然明黄的身影就站到了面前,抬起了她的下巴:
“朕怕你在宫里闷着,让你与十三弟妹一道逛逛,你倒好,就这么回报朕的?竟还主动邀老十二单独一叙!回来还一直为他开脱!”
这……大boss又吃飞醋了??!
可不在雅间劝十二阿哥,在哪里劝?大街上吗?那样他岂不是更炸了?可若是看到了不管,任由十二爷这么胡闹,某人是不是又会说自己看到了不管,不顾及他的脸面?
珈宁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然后安慰自己,吃醋的人智商为0,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怎么不说话了?”胤禛见珈宁不语,皱了皱眉,手上不由力道加重了几分。
只听珈宁“嘶”了一声,他又赶紧松开了手,弯腰仔细查看:“怎么了,快让朕看看,可是伤到了?”
珈宁推开了胤禛的手,头扭到一旁,不理他。
胤禛正要说些什么,门外传来高勿庸的声音说怡亲王、隆中堂已在殿外候旨。
胤禛这才想起自己还召了十三弟和隆科多,让珈宁此时出去似不太好,无奈地拍了拍珈宁的肩膀:
“气性还挺大,这会儿舅舅和十三弟来了,你先去里间坐会儿,朕忙完再跟你掰扯。”
珈宁赌气不看他,起身朝内室走去。
胤禛坐回主位上,高声对外道:“让他们进来吧。”
待两人进来行了礼,胤禛对高勿庸说道:“给王子和舅舅看坐,上茶,然后让周边的人都远一些,你和小邓在门外廊下守着,没有旨意,任谁也不许近前。”
高勿庸应声退下,没一会儿功夫,茶已上齐,宫人们退出去的时候把殿门也吱呀呀关上了。
“这两份密折,你们一道看看。”
隆科多和允祥分别接过,看过之后又互相交换,皆是眉头紧皱。
这两份密折,一份是说老九在西宁私下做买卖的事情,一份是说老十二今日当街售卖家当的事情。
“臣也是刚刚听内务府的官员提起,老十二向来有些书呆子气,这事怕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允祥忍不住开口道。
“朕知道,他那个包衣奴才伊贵,曾经被老九门人做局欠了赌债,还跟老八的门人有所牵涉。”
隆科多一听,立刻就道:“这事十二爷难道不知道?”
“这不重要,老十二翻不起大浪,不过就是被人当了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恐怕老八老九私下里不会这么甘心放弃。
如今外有西北战事,内有新政实施,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清理亏空,每一件都动了一些人的利益,有人想趁机“贤上一贤”搞事情很正常。
只是年羹尧一心都在青海战事上,分不出太多心思看着西宁的允塘,就怕他跟老八来个里应外合。再过两个月,就是皇父周年祭了……”
允祥听了也是心中一凛,斟酌半晌方宽慰道:
“皇上先别急,九门的兵力都在舅舅手里,西郊的兵力非有皇上谕旨不可调动,上三旗的兵,皇父大丧以后已从老十二手中收回。
他们手上没兵,最多也就是整些流言或是私下搞些小动作,掀不起大浪。
依臣弟看,到时候皇父周年祭,舅舅在京里看着老八他们,是万无一失的。
一路也不过十几天,实在不必忧心。”
“皇上若是还不放心,干脆寻个由头,由奴才调兵,直接到府里把他们拿了岂不永绝后患!”
隆科多手中大权在握,因着孝懿皇后的缘故,胤禛登基后又一直对他恩宠有加,如今殿内只有三人,他说话便也毫不顾忌。
“没有实质罪名证据,舅舅如此做,岂不是将我架在火上?”
胤禛烦躁的摆了摆手:“叫你们来呢,是知道了他们私下有小动作,一起来想个应对之法。”
胤禛见两人身子微微前倾,也不卖关子了,继续说道:
“刚才灵光乍现倒是想到一个主意,这会儿子越想越觉得算是个远近兼顾的法子。”
“什么?”隆科多忍不住脱口而出。
“立储!”
两人俱是一惊,珈宁在里间听得也是心中一颤,他才登基不满一年就要立储?莫非是流传后世的“秘密建储制度”?
果然听到外间胤禛的声音传来:
“朕之前就有些想法,以后要是立储,也不能像先帝立二阿哥那样,贤与不贤地徒惹百官趋赴、派系分立。
朕想着就写一张立储的密旨,放在众人皆知,但众人不见的地方。待朕百年之后,由王公大臣共同开启,宣布继位之人……”
“皇上身体康健,这是怎么说呢?”隆科多惊得立时站起“况且此制前所未有,恐怕朝臣会有议论。”
“咳~舅舅先坐,也就是个权宜之计。朕如今春秋鼎盛,也可能几十年用不到,但毕竟是个大事,就先把你们叫来一起商量商量,若觉得可行,就近期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公布出去。”
允祥听出了胤禛的话外之音,此事估计四哥已经在心里构思了许久吗,只是就这个机会说出来,用以震慑那些心思蠢蠢欲动之人。
告诉他们帝位已成定局,且大清江山后继有人,不必再费心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