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谷雨,江城的樱花刚谢,满城的梧桐就抽出了新绿。味香斋的后院被精心布置过,青石板路上摆着几排竹编桌椅,桌上铺着蓝白格子的桌布,放着刚沏好的碧螺春,热气袅袅地氤氲着。张老头正围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糖醋排骨咕嘟作响,香味顺着敞开的木门飘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苏老师,林总,这边请!”小周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笑着迎上前,手里还拿着一个厚厚的相册,“我把这十年的照片都整理好了,您看这封面,还是用的当年云溪县橙子丰收的那张合影呢。”
苏清鸢接过相册,指尖抚过封面——照片里,王老汉抱着金灿灿的橙子笑得合不拢嘴,小宝趴在林舟肩头比耶,她自己则举着一个写着“益农计划”的牌子,身后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橙园。阳光刺眼,每个人都眯着眼睛,却挡不住眼里的光。“时间过得真快,”她轻声感慨,“第一次去云溪县的时候,小宝还没桌子高,现在都快比我高了。”
林舟帮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目光温柔:“这十年,你不仅帮孩子们找到了情绪的锚点,也帮我们所有人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他看向陆续走来的人群,“你看,大家都到齐了。”
李教授拄着拐杖,在张老师的搀扶下慢慢走来,头发比十年前更白了,却依旧精神矍铄。陈雨抱着一个平板电脑,身后跟着已经上初中的毛豆,少年褪去了儿时的稚气,穿着干净的校服,手里还提着一个礼盒——是他自己做的手工皮具,打算送给苏清鸢当纪念。王老汉和小宝也来了,小宝推着一辆轮椅,上面坐着他刚从城里回来的爸爸,轮椅上还放着一筐新鲜的橙子,是今年刚摘的头茬。
“苏老师,林总!”王老汉一进门就高声喊着,粗糙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您看我给您带啥好东西了,今年的橙子特别甜,特意留了最好的一筐给您。”
苏清鸢快步迎上去,帮着扶了扶轮椅:“王叔,您快坐。小宝爸爸刚回来,路上累坏了吧?”
小宝爸爸笑着点头,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橙子形状的钥匙扣——这是十年前陈雨帮他设计的,如今钥匙扣的漆都磨掉了,却被他一直带在身边。“多亏了您和林总,我在城里开的农产品专卖店生意越来越好,今年特意把店交给伙计,回来跟大家聚聚。”
众人围坐下来,张老头端上一盘刚出锅的糖醋排骨,汤汁浓稠地挂在排骨上,撒着翠绿的葱花。“都别客气,尝尝我新改良的方子,用的还是云溪的橙子汁调味,比以前更鲜了。”他拿起筷子给李教授夹了一块,“李老,您可得多吃点,当年苏老师的科普讲座,要是没有您帮着镇场,还不知道要被那伪科学爱好者闹成啥样。”
提起当年的事,众人都笑了起来。李教授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我那是占了年纪大的便宜,真正厉害的是苏老师,临危不乱,用数据和案例把人家说得心服口服。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科普环境多艰难啊,连‘情绪锚点’这四个字,都要反复解释不是封建迷信。”
苏清鸢翻开相册,翻到一张她在王家村晒谷场讲课的照片。照片里,她站在临时搭的讲台上,身后是手写的黑板,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坐,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那时候条件是差了点,黑板是用墨汁刷的木板,话筒还是借村里广播室的,一刮风就滋滋响。但你看大家的眼神,都特别认真,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比什么都让我有动力。”
陈雨凑过来,指着照片里一个举着手机录像的小姑娘:“这是我第一次跟着苏老师去乡村巡讲,那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实习生,连直播都不会开。现在倒好,我们的助农直播团队都有十多个人了,去年双十一,光云溪县的农产品就卖了五百万呢!”她把平板电脑递过来,屏幕上是实时更新的销售数据,“您看,这是今年的预售情况,猕猴桃刚上架就被抢了一万单。”
李默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芯片模型:“这十年,我们驰远科技也没闲着。从最初的智能停车系统,到现在的智慧乡村平台,光专利就申请了三十多个。”他看向林舟,“林总,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云溪县装智能灌溉系统的事吗?那时候村里电压不稳,设备老是跳闸,我们蹲在田埂上修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满身都是露水。”
林舟笑着点头:“怎么能忘了。第二天王老汉给我们煮了红糖姜茶,说‘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比我们庄稼人还能吃苦’。也就是那时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智慧科技真正用到乡村里,不是摆样子,是真真切切帮农民解决问题。”
毛豆突然开口,声音还有点少年人的青涩:“苏老师,我还记得您第一次带我去云溪县,我抱着小宝的布偶哭鼻子,您说‘毛豆是小男子汉,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现在我不仅自己能调整心态,还在学校的心理社团当志愿者,帮同学疏导情绪呢。”他把手里的礼盒递过去,“这是我用课余时间做的钱包,送给您,上面刻了‘情绪锚点’四个字。”
苏清鸢接过礼盒,打开一看,棕色的皮革上,“情绪锚点”四个字刻得工整有力,边缘还细心地打磨过。她眼眶一热,摸了摸毛豆的头:“毛豆长大了,成了能帮助别人的小英雄了。”
王老汉看着这一幕,眼圈也红了。他拿起桌上的橙子,剥了皮递给大家:“十年前,我蹲在村口哭,觉得这橙子烂在地里,我这老骨头也没啥奔头了。是苏老师和林总来了,给我们找销路,教我们种橙子,还让小宝上了好学校。现在倒好,小宝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我儿子的农产品店开得红火,我们王家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了。”
张老师翻开相册,指着一张高三学生的合影:“这是我带的第一届用情绪锚点调节法的学生,现在他们都大学毕业了,有当医生的,有做老师的,还有一个回云溪县当村官了。前几天他还给我发消息,说要把苏老师的科普手册带到村里的小学,让更多孩子受益。”
“还有我们的线上指导系统,”林舟补充道,“现在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一百万了,覆盖了二十多个省份。上个月,我们还和西部的几个贫困县签订了合作协议,要把情绪锚点科普和助农计划结合起来,帮他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这十年的点点滴滴。相册被传阅着,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有第一次助农直播时陈雨紧张到忘词的样子,有李默和技术团队在田埂上调试设备的身影,有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抱着新书包大笑的瞬间,还有苏清鸢站在“江城年度科普人物”领奖台上的荣光。
张老头端上最后一道菜——一道用橙子、猕猴桃、蜂蜜做的水果羹,五颜六色的,像一道彩虹。“来,尝尝这道‘十年硕果羹’,”他笑着说,“每一样食材,都是咱们这十年奋斗的成果。”
就在大家举杯欢庆的时候,陈雨的手机突然响了。她接起电话,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挂了电话后,眉头紧锁:“苏老师,林总,出了点问题。西部那几个县的助农项目,遇到麻烦了。”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陈雨把平板电脑转向大家,屏幕上是一段视频:画面里,几个农民正围着一堆烂掉的苹果发愁,旁边站着几个工作人员,一脸无奈。“这是西部宁县的苹果种植基地,”陈雨解释道,“他们那边的苹果品种老化,口感不好,加上运输路途远,损耗特别大。我们本来想帮他们做直播带货,结果第一批苹果运到消费者手里,有三成都是烂的,现在网上有不少差评,还有人说我们的助农计划是‘圈钱噱头’。”
李默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不止是助农项目,我们的智慧乡村平台也遇到了瓶颈。西部有些村子信号不好,设备经常断连,而且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就算装了智能灌溉系统,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最后还是闲置了。”
张老师也叹了口气:“科普工作也不好做。现在网上的伪科学越来越隐蔽了,他们打着‘量子情绪’‘能量锚点’的旗号,包装得特别高端,很多家长都被忽悠了。上次有个家长,花了两万块给孩子买所谓的‘情绪能量石’,结果孩子的焦虑情绪一点没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王老汉放下筷子,手里的橙子皮攥得皱巴巴的:“这可咋整啊?我们王家村是好起来了,可还有那么多地方的人等着帮忙呢。”
小宝爸爸也皱着眉:“我在城里开专卖店的时候也发现,现在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要口感好,还要包装精美、有品牌故事。西部那些县的农产品,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就算我们帮着卖,也很难长久。”
林舟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苏清鸢看着大家凝重的表情,心里也沉甸甸的。她知道,这十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挑战从来没有消失过。西部的贫困县,比当年的云溪县更落后,问题也更复杂;网上的伪科学,比当年那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更难对付,他们更懂得利用流量和人心;而科普和助农的结合,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难题。
“难道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吗?”毛豆小声问道,眼里满是失落。
“当然没有。”苏清鸢坚定地说。她拿起桌上的相册,翻到第一张照片——那是十年前,她和林舟第一次去云溪县时,在村口拍的照片。照片里,村口的路还是土路,坑坑洼洼的,王老汉的房子还是土坯房,漏着雨。“你们看这张照片,”她指着照片说,“十年前的王家村,比现在的西部宁县还要穷。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帮农民把橙子卖出去,帮孩子找到情绪的锚点。我们遇到的困难,比现在多得多:没有销路,没有技术,没有资金,还有人质疑我们是骗子。”
她顿了顿,看向林舟:“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王家村做直播吗?设备只有一个手机,网络是用流量卡开的热点,直播到一半就断网了。林舟顶着大风,跑到山顶上去找信号,冻得手都僵了,最后终于把直播续上了。”
林舟笑了笑:“我还记得,那时候苏老师为了教村民分拣橙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手把手地教,手上被橙子皮划了好多小口子。有一次,为了赶在下雨前把橙子运出去,我们和村民们一起,扛着橙子走了十几里山路,浑身都是泥。”
“还有李教授,”苏清鸢看向李教授,“当年那个伪科学爱好者在讲座上捣乱,您站出来为我们说话,后来还免费帮我们编写科普手册,熬夜改稿子,眼睛都熬红了。”
李教授摆了摆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倒是苏老师,为了做科普巡讲,每年要跑十几个城市,有时候一天要讲三场讲座,嗓子都哑了,也不休息。”
陈雨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还记得我刚加入团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苏老师耐心教我做直播脚本,林总教我看数据报表。有一次我因为直播失误,哭了整整一夜,苏老师陪着我,给我讲她第一次做科普讲座的经历,告诉我‘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
苏清鸢拿起桌上的一个橙子,递给大家:“你们看这个橙子,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要经历风吹雨打,要有人浇水、施肥、剪枝,才能长出甜美的果实。我们的事业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十年前,我们能把王家村从穷山沟变成‘橙子村’,现在,我们也能帮西部的县走出困境。”
林舟站起身,目光坚定:“陈雨,你明天就带队去西部宁县,实地考察苹果种植基地,和当地的农业专家一起,研究改良品种的方案。运输损耗的问题,我来解决,我联系物流团队,开发专门的保鲜包装,再开通冷链运输专线,把损耗控制在5%以内。”
“我也去!”李默举手,“智慧乡村平台的问题,我来解决。我们可以开发一款简易版的设备,操作界面像老年机一样简单,再组织志愿者下乡,手把手地教农民使用。信号不好的问题,我联系通信公司,在村里建信号塔,保证网络畅通。”
张老师也站起身:“科普方面,我们可以联合高校,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把伪科学的骗人伎俩拆穿给大家看。我们还可以制作一系列通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用动画、情景剧的形式,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王老汉一拍桌子:“我们王家村也不能闲着!我组织村里的种植能手,去西部宁县给他们传经送宝,教他们怎么科学种植,怎么分拣包装。小宝爸爸,你在城里的专卖店,也可以帮他们卖农产品,先打开销路再说。”
“我也去!”毛豆举起手,“我可以教那边的孩子们情绪调节方法,还可以帮他们做直播带货的小助手。”
小宝也跟着喊:“我也要去!我可以帮着照顾那些留守儿童,给他们讲星星的故事,帮他们建立情绪锚点。”
看着大家重新振作起来,苏清鸢的心里暖暖的。她拿起桌上的相册,把它放在中间:“这十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大家庭。我们一起经历过丰收的喜悦,也一起面对过困难的挑战。未来的路,可能会更难,但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林舟拿起茶杯,高高举起:“我提议,为我们过去十年的奋斗,干杯!”
“干杯!”众人纷纷举起茶杯,清脆的碰撞声,打破了之前的沉重。
“再为我们下一个十年的征程,干杯!”林舟又喊道。
“干杯!”声音更响亮了,充满了斗志和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味香斋的后院里,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陈雨正在和西部宁县的工作人员视频通话,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李默和技术团队的人围在一起,讨论着智慧乡村平台的升级方案;张老师在给高校的同事发消息,商量着科普活动的细节;王老汉则在给村里的种植能手打电话,安排去西部的事宜。
苏清鸢和林舟并肩站在门口,看着眼前忙碌而充满活力的景象,相视而笑。“你看,”苏清鸢说,“只要大家心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舟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温暖而有力:“下一个十年,我们还要一起做更多的事。我们要让智慧科技走进每一个乡村,让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让每一片土地都能结出丰收的果实。”
“嗯,”苏清鸢点头,眼里闪着光,“我们还要建立更多的留守儿童之家,建更多的情绪疏导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和关爱中长大。我们还要培养更多的科普志愿者,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时,毛豆和小宝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画里,一群人手拉手,站在一片金色的田野上,天空中有一道彩虹,彩虹下面写着“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起”。“苏老师,林总,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礼物。”毛豆说。
苏清鸢接过画,仔细地看着。画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真和希望。她蹲下身子,对两个孩子说:“下一个十年,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呢。”
“放心吧,苏老师!”小宝拍着胸脯,“我以后要考上农业大学,学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帮更多的农民卖出农产品。”
“我要学心理学,”毛豆说,“像苏老师一样,做一名科普工作者,帮人们解决情绪的烦恼。”
看着两个孩子坚定的眼神,苏清鸢和林舟都笑了。他们知道,下一个十年,不仅有他们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还有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
夜色渐浓,味香斋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芒透过窗户,洒在青石板路上,也洒在每个人的心里。桌上的相册还敞开着,里面的照片,记录着过去十年的奋斗与收获;而桌上的平板电脑里,是未来十年的规划与希望。
张老头拿出一瓶自己酿的橙子酒,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来,尝尝这瓶‘十年陈酿’,”他笑着说,“这酒越陈越香,就像我们的情谊,越久越深厚。下一个十年,我们还要一起喝庆功酒!”
众人再次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这声音,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十年的期许。
下一个十年,也许会有更多的困难,更多的挑战,也许会遇到更多的质疑和阻碍。但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支持他们的人,有心中坚定的信念。他们相信,只要他们携手并肩,不忘初心,就一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成果,创造更多的奇迹。
月光洒下来,温柔地笼罩着大地。味香斋的后院里,笑声、讨论声、电话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诉说着过去十年的奋斗与感动,也奏响了下一个十年的征程与梦想。
苏清鸢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十年前那个谷雨时节,她第一次站在市图书馆的讲台上,心里既紧张又忐忑。而现在,她的心里充满了坚定和勇气。她知道,这十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未来的十年,她也不会孤单。
林舟轻轻揽住她的肩:“在想什么?”
“在想下一个十年,”苏清鸢微笑着说,“我想,那时候的云溪县,橙子会结得更多更甜;那时候的西部宁县,苹果会卖到全国各地;那时候的孩子们,再也不会被伪科学忽悠;那时候的乡村,会变得更美丽、更富饶。”
林舟用力点头:“会的,一定会的。因为我们在一起,我们一直在前行。”
夜风吹过,带来了梧桐叶的清香,也带来了远处孩子们的笑声。苏清鸢知道,只要心里有希望,有温暖,有坚守,下一个十年,一定会比过去的十年更精彩,更辉煌。而他们,会带着这份信念,带着这份情谊,带着这份责任,继续携手前行,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属于更多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