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中那抹象征希望的绿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希望前哨”激起了远比净水成功更强烈的回响。人们看待苏婉三人的目光彻底改变了,从最初的怀疑、审慎,变成了混杂着尊敬、感激,甚至是一丝依赖。她们不再仅仅是“有用的外来者”,而是带来了“生命奇迹”的象征。
玛莎给予了苏婉更大的权限,甚至允许她在前哨的公共区域开设简单的知识讲座,分享基础的卫生、种植和简易工程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聚集在苏婉身边,称呼她为“老师”。杰克和里克更是成了她忠实的助手,干劲十足。
然而,光明的背后,阴影也随之滋生。
苗床被恶意破坏的事件虽然没有再发生,但一种无形的隔阂开始在某些角落弥漫。以老铁匠克罗宁为首的几个前哨“元老”,对苏婉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感到了明显的不安。
克罗宁是个身材魁梧、脾气火爆的老人,他的技艺在资源匮乏的末世极为宝贵,在前哨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他曾在一次公共会议上,当着众人的面,敲打着他的铁砧,声音洪亮地提出质疑:
“苏婉博士的能耐,我们见识了!水干净了,菜苗也冒头了,好!很好!但我克罗宁是个粗人,只知道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他目光炯炯地盯着苏婉,“你们带来的那些……关于和病毒‘做朋友’、什么‘引导’而不是‘清除’的说法,太玄乎!我怎么知道,这不是另一种更隐蔽的‘磐石’?不是想把我们都变成不人不鬼的怪物?”
他的质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习惯了在对抗与恐惧中求生的老派幸存者的心声。他们习惯了将变异体视为必须消灭的敌人,将任何与病毒相关的“调和”言论视为异端邪说。苏婉带来的理念,动摇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认知根基。
这种隔阂不仅停留在言语上。当苏婉试图组织人手,依据她从远古遗迹中获得的一些启发,在前哨外围布置一种利用特定频率声波(由改造的旧时代设备发出)来温和驱赶低级变异生物,而非一味击杀的“缓冲带”时,克罗宁和他影响下的守卫们明确表示了反对,认为这是浪费资源和徒增风险。
“把它们放进来再赶走?不如直接打死干净!”克罗宁的态度强硬。
苏婉没有强行推行。她知道,理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尤其是在涉及根深蒂固的恐惧时。她选择了退一步,只在温室和小范围居住区周边秘密布置了几个小型的实验性装置,收集数据。
阿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暗流。她不再仅仅守护在苏婉身边,开始有意识地在前哨内部活动,沉默地观察着不同人群的动向,尤其是克罗宁和他的追随者。她就像一道无声的屏障,既防范着可能的物理威胁,也评估着内部的人心向背。
小七也变得有些沉默。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前哨里弥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一种是围绕在苏婉身边的、充满希望和好奇的暖流;另一种则是以克罗宁等人为中心的、带着警惕、不安甚至一丝敌意的暗流。这种对立让她感到困惑和些许害怕,她更紧地跟在苏婉或阿雅身边,像一只受惊的小兽。
一天晚上,苏婉在整理笔记时,对阿雅和小七轻声说道:“我们遇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墙。这堵墙不是用石头垒成的,而是由恐惧和习惯筑成的。”
阿雅擦拭着匕首,头也不抬:“墙,可以绕过去,或者……找到门。”
小七依偎在苏婉身边,小声说:“克罗宁爷爷……其实也很害怕。他怕苏婉阿姨你把大家都带到一个他不懂的地方去。”
孩子的话总是直指核心。苏婉摸了摸小七的头发,若有所思。克罗宁的反对,根源并非恶意,而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失去现有话语权的担忧。
打破这堵墙,不能靠强行冲撞,那样只会使其更加坚固。需要找到那扇“门”——一个能让克罗宁这样的务实派也能看到“共生”理念好处的契机。
契机,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几天后,一支外出搜寻金属零件的小队在距离前哨不远处的废弃工厂,遭遇了一小群游荡的“蹒跚者”(一种行动缓慢、感知低下、威胁性较小的变异体)。按照惯例,小队会尽量避开,或在必要时迅速清除。但这次,一名年轻队员在慌乱中触发了苏婉设置在工厂边缘的一个实验性声波装置。
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对“蹒跚者”产生了奇效。它们并没有被激怒攻击,反而像是受到了某种干扰,变得更加迟钝和茫然,最终晃晃悠悠地转向,离开了工厂区域。小队得以安全、完整地带回了急需的零件,整个过程无人受伤,甚至没有消耗一颗子弹。
消息传回前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直持反对态度的克罗宁,在仔细询问了小队成员整个过程,并亲自检查了带回的、完好无损的零件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看着仓库里那些需要他耗费大量时间和燃料才能修复的工具,又看了看苏婉实验室方向,布满皱纹的脸上,表情复杂。
他或许依然不理解那些关于病毒本质和远古文明的大道理,但他看得懂结果——不战斗,零伤亡,获得资源。这对于时刻面临生存压力的前哨来说,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那堵由恐惧和习惯筑成的无形之墙,第一次,被一个实实在在的、关乎生存利益的事实,撬开了一道缝隙。
苏婉知道,距离真正的理解和接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那扇“门”,似乎已经显现出了模糊的轮廓。团队在新纪元的道路上,又一次在暗流涌动中,找到了前进的微光。
的欣慰:声波装置的成功,不仅是策略的胜利,也是 团队一直坚持的理念得到初步验证的时刻,这带给她们 巨大的鼓舞和继续前行的共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