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阁内那令人窒息的琴舞缠绵,如同烙铁般烫在太姒的心上。她悄无声息地退入暗道的阴影深处,暗室中冰冷的墙壁抵着后背,才勉强支撑住微微发颤的身体。眼前挥之不去的,是婉婉沉醉迷离的眼神,与姜桓楚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属于猎食者的精光。
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又酸又痛,还夹杂着一种被至亲之人背弃的寒意。这寒意并非此刻才生,而是如同幽谷深潭,沉淀已久,此刻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搅动、翻涌上来。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刚回到有莘王都时那段清冷的日子……
记忆里,是空旷得令人心慌的宫殿。她穿着崭新的锦绣罗缎,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一次次询问傅母:“父王今日……会来看我吗?”得到的总是傅母闪烁其词的回答和眼中难以掩饰的怜悯。终于,她鼓起勇气,穿过长长的回廊,想要去寻那记忆中威严又慈爱的身影。她看到父王就在不远处的亭中,正与姬妾们谈笑风生。她提起裙摆,带着希冀快步走去,可父王的目光扫过她,竟如同掠过一根无关紧要的廊柱,随即侧过身,刻意背对着她,与姬妾们走向了另一条岔路。那刻意回避的姿态,比任何责骂都更伤人。
小小的太姒僵在原地,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最终却还是独自跑开,躲进了御花园深处一个偏僻的假山洞里。冰冷的石头硌着身体,孤独和无助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她将脸埋在膝盖间,无声地啜泣,泪水浸湿了裙裾。她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对她。虽然后来偶尔,他还是会派人关心自己,但却尽量回避着她。
是婉婉找到了她。
那个总是带着明快笑容、仿佛不知愁滋味的女子。她不过比谈自己大两、三岁而已,却透着看尽风尘的通达。她没有多问一句,只是轻轻拉起她的手,带她避开宫人,熟门熟路地溜出了宫禁,登上了风雨楼的最高处。
那晚,星汉灿烂,王都的万家灯火在脚下铺展开来,如同散落人间的星河。喧嚣热闹的夜市人声隐隐传来,带着尘世的烟火与暖意。晚风拂面,吹干了太姒脸上的泪痕。
“殿下,您看,”婉婉指着那浩瀚的灯火与星空,声音清脆,“这天下多大呀,有多少人在笑,在哭,在生离,在死别?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我爹娘去得早的时候,我也觉得天都塌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她转过头,看着太姒,明亮的眼睛里映着星光,带着一种历经磨难的豁达,“后来我就想通了。那些真心疼你、对你好的人,哪怕没有血缘,他们就是你的亲人啊!就像傅母疼您,就像……我陪着您一样。”
那一刻,楼顶的风似乎也变得温柔。太姒看着婉婉眼中真诚的光,看着脚下这鲜活的人间烟火,胸中的冰冷和委屈,奇迹般地消散了许多。从那以后,傅母、婉婉,还有那些在她身边默默守护、给予她温暖的人,都被她珍重地放在了“亲人”的位置上。自那之后,有莘王宫与风雨楼就多了一条”密道“,她总能跑来这里看尽俗世风光。而婉婉总是那个陪她哭、陪她笑,意气风发的知心姐姐。
更清晰的回忆涌上心头——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宫苑里,常棣树开得正盛,洁白繁密的花朵簇拥枝头,远远望去如云似雪,散发着清雅的芬芳(常棣之华)。她和婉婉,还有几个亲近的宫女,在树下翩跹起舞。没有繁复的宫廷乐舞,只有简单的拍子和她们清越的歌声: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常棣花开白又亮,花萼相依放光芒。试看如今世上人,有谁亲如兄弟样?)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死亡威胁真可怕,只有兄弟最关心。高原洼地聚一处,兄弟相寻见真心。)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鹡鸰流落高原上,兄弟急难来相帮。纵有良朋好朋友,徒然为你发长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兄弟在家虽争吵,却能同心抗强暴。纵有良朋好朋友,危难之时难依靠。)
……
歌声悠扬,笑语晏晏。她记得婉婉旋转时飞扬的裙角扫过落花,记得她唱到“兄弟急难”时望向自己那充满信赖和温暖的眼神,记得那一刻心中充盈的、名为“家”的暖意(和乐且孺)。《常棣》歌颂的兄弟和睦、患难与共的情谊,在那时,就是她们之间最真实的情意的写照。
可如今……
“亲人”……“兄弟、姐妹”……这些温暖的词汇,此刻却像烧红的针,刺得太姒心口剧痛。婉婉,她视若姐妹、愿意分享一切秘密、给予她人间烟火温暖的婉婉,如今却借着她的名号、她的身份,与那危险的男人沉溺在情爱游戏里!流言蜚语如同毒蔓,缠绕着她的名字,玷污着有莘王室的清誉!这是何等的……背叛?
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在冰冷宫廷里相互依偎取暖的情谊。婉婉是她灰暗岁月里的一道光,是带她看见人间烟火的引路人。那些在常棣花下共舞的时光,那些分享心事的夜晚,都是真实而温暖的。她无法轻易斩断这份情,如同无法轻易否定过去的自己。
可心伤,却如同汹涌的潮水,灭顶而来。名节,对于一位待嫁的公主而言,重逾性命。姜桓楚是什么人?天下谁不知东伯侯的富庶。东海之滨的盐场,便是帝国的命脉之一。在朝歌,谁又不知他姜桓楚龙章凤姿,极度倨傲——被万千朝歌的名门贵胄之女争相追逐,却无一人入他的眼?如此眼高于顶的男子,哪里是婉婉能够企及的。与他的名字绑在一起,本身就意味着承受巨大的羞辱和风险。而婉婉,为了自己的私情,竟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不仅仅是利用,更将她太姒也置于烈火之上炙烤!那份被至亲之人利用、牺牲的心痛,比流言本身更让她感到彻骨的寒冷和失望。
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在她心中激烈冲撞、撕扯。一边是常棣花下纯净的歌声与温暖的笑靥(和乐且湛),一边是璇玑阁里那暧昧迷离的琴舞与流言蜚语的毒刃。一边是沉甸甸的情谊难以割舍,一边是赤裸裸的利用带来的锥心之痛。可她还是想保护她的这位姐姐。
就在这心绪翻腾如沸,太姒几乎要被这矛盾的痛苦淹没之时——
“铮——!”
一声尖锐刺耳、极不和谐的琴弦崩裂之声,猛地从璇玑阁外传来打斗的声音。
紧接着,是婉婉短促的、带着惊惶的抽气声!
这突如其来的异响,如同利刃划破了太姒纷乱的思绪,也撕裂了阁内原本“暧昧”的氛围。她的心骤然提起,所有矛盾的情绪瞬间被强烈的警觉取代,身体比意识更快地贴近暗格透过的微光,屏息凝神向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