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摸底带来的震撼余波尚未平息,新兵连迎来了第一次实弹射击训练。靶场位于营地边缘,背靠荒山,开阔而肃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残留气味,一种不同于汗水和尘土的、属于金属与火焰的冰冷气息。
新兵们既兴奋又紧张。对于大多数年轻男性而言,枪械带着一种天然的、混合着危险与权力的吸引力。他们排着队,从军械员手中接过保养良好的95式自动步枪。沉甸甸的、冰冷的触感,精密的机械结构,让不少人脸上流露出新奇与郑重。
林陌排在队伍中,看着前方战友接过那黑色的制式武器,眼神里却没有多少波澜。当轮到他时,他伸出双手,像接过一件寻常物品般接过了步枪。
然而,当步枪入手的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隔阂感瞬间产生。
太轻了。比起他那杆老猎枪沉稳厚重的木质枪身和长枪管带来的平衡感,这塑料和金属拼接的武器显得轻飘而……脆弱。枪身的结构紧凑,握持感陌生,与他肌肉记忆中那种人枪一体的契合感相去甚远。
“验枪!”教官的命令传来。
林陌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拉开枪机,确认枪膛空空。动作有些生涩,金属部件摩擦的声音在他听来格外刺耳。
进入射击位置,趴倒在粗糙的沙地上。他按照教官之前讲解的要点,调整卧姿,抵紧肩窝,腮部贴上枪托。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要求,但他的身体却传递出一种僵硬和不协调。
那杆老猎枪,是他手臂的延伸,是呼吸的一部分。射击时,他依靠的是身体对环境的感知、对猎物移动的预判,以及那种与枪融为一体的、近乎本能的稳定。扳机是狩猎的最后环节,是之前所有潜伏、计算、调整的自然结果。
而手中的95式,像一件外来的、强加于他的工具。觇孔式瞄准具(他后来才知道这个名字)的视野狭窄而局促,远不如猎枪的开放式照门和准星来得直观广阔。贴腮板的位置感觉别扭,影响了他习惯的头部姿态。最重要的是那个扳机,力度陌生,行程模糊,与他猎枪上那个需要 deliberate pressure(刻意压力)才能击发的、清晰的二道火扳机完全不同。
“自行瞄准射击!五发子弹!开始!”
命令下达,靶场上顿时响起爆豆般的枪声。
林陌屏住呼吸,试图寻找那种熟悉的、与武器共鸣的状态。他透过觇孔,看着一百米外那模糊的胸环靶,试图将准星稳稳地压在目标上。但手中的步枪似乎有自己的想法,轻微的晃动被狭窄的视野放大,呼吸的节奏似乎也无法像控制猎枪那样自然地与瞄准同步。
他扣动了扳机。
“砰!”
枪声在他耳边炸开,比他预想的要尖锐、短促。巨大的后坐力通过枪托传来,虽然经过缓冲,但那种瞬间的、硬性的冲击,与他猎枪那沉重而柔顺的后坐感截然不同。更让他不适的是,枪声的回响在开阔的靶场显得异常突兀,破坏了他习惯的、属于狩猎的寂静。
他皱紧了眉头。
重新瞄准,再次击发。
“砰!”
感觉依旧别扭。瞄准基线、扳机力度、后坐反馈……一切都在干扰他,将他那种近乎天赋的射击直觉切割得支离破碎。
五发子弹很快打完。
报靶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依次报出成绩。
“……五号靶,42环。”
“……七号靶,38环。”
……
“十二号靶,”报靶员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不确定,“……28环。”
十二号靶,是林陌。
这个成绩,在新兵第一次实弹射击中,不算最差,但也绝对垫底,尤其是与他在体能测试中那碾压全场的表现形成了惨烈的反差。
周围隐隐传来一些压抑的嗤笑声,主要是来自孙猛那几个人。他们似乎终于找到了这个“体能怪物”的弱点,一种扭曲的平衡感油然而生。
李浩打出了45环的不错成绩,他担忧地看向林陌,低声道:“没事,林陌,第一次打,都这样。”
林陌没有说话。他沉默地从地上爬起来,退到安全区,将步枪放在指定位置。他看着自己刚刚使用过的那把枪,眼神里没有挫败,只有一种深沉的、难以理解的审视。
陈海抱着胳膊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林陌那生硬的持枪姿势,射击时微蹙的眉头,以及最终那惨不忍睹的成绩,都没有让他感到意外,甚至,他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色。
“编号***,”陈海走到林陌面前,声音平静,却带着剖析的锐利,“感觉怎么样?”
林陌抬起头,看着班长,如实回答:“不顺手。”
“哪里不顺手?”
“……都。”林陌找不到更精确的词汇来描述那种整体的不适配感。
陈海拿起旁边一把95式,熟练地做了一个据枪瞄准的动作,动作流畅而稳定:“枪是武器,是工具。它有自己的脾气,自己的规则。你想驾驭它,就得先了解它,适应它,而不是指望它来适应你山里的那套老办法。”
他指着枪的各个部件:“瞄准具,是为了在特定距离上提供精确指向;扳机,是为了保证击发稳定,防止误触;后坐力,是能量守恒,你需要学会的是控制它,利用它,而不是抗拒它。”
“你的天赋,我看到了。”陈海的目光锐利,“但天赋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这里,在现代武器面前,你那些老经验,搞不好会要了你的命。忘记你的猎枪,从现在开始,把它当成你身体真正的新器官,去感受它,理解它,直到它像你的猎枪一样,成为你的一部分。”
林陌沉默地听着。陈海的话,像锤子一样敲打着他固有的认知。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山外世界的“狩猎”,规则完全不同。他赖以生存的核心技能之一,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否定。
接下来的练习,无论是空枪瞄准,还是据枪定型,林陌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但他身体的记忆依旧在顽固地抵抗。据枪时,肩膀总是不自觉地寻找猎枪那种厚重的依托感;瞄准时,视线总想越过觇孔去捕捉更广阔的环境信息;扣扳机时,手指总是带着猎枪那种二道火的预备动作。
他像一个习惯了毛笔挥洒的书法家,突然被要求用钢笔写出标准的印刷体,每一笔都充满了束缚和别扭。
挫折感,如同阴云,开始笼罩这个刚刚在体能场上光芒四射的年轻人。他第一次在新兵连,感受到了真正的、源于自身能力短板的困境。
“枪王”的称号,在体能测试后曾被人私下议论,此刻却成了一个无声的讽刺。天赋需要与现代武器磨合,而这个过程,显然不会一帆风顺。林陌的从军之路,在展现出惊人的身体素质后,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壁垒。翻越这座壁垒,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一场对自我认知和技能体系的彻底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