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大将军府邸,灯火通明。
孙乾与简雍奉刘备之命,携重礼而至。他们被引入一座临水而建、装饰雅致的轩厅,而非正殿。厅内已有数人等候,除主位上面容尚带一丝病后苍白、却目光锐利如鹰的孙策,以及其侧风姿绝伦、含笑不语的周瑜外,尚有张昭、顾雍、虞翻等一众江东文臣谋士在列。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机锋。
孙乾心中明了,这并非正式接见,而是一场“面试”。他深吸一口气,与简雍对视一眼,从容上前,依礼拜见。
“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皇叔麾下从事孙乾(简雍),奉我主之命,特来拜会讨虏将军(孙策官职),并呈上盟好之书与薄礼,愿与将军永结盟好,共讨国贼曹操!”孙乾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孙策接过周瑜递上的礼单和书信,粗略一扫,便放在一旁,虎目直视孙乾:“刘豫州好意,策心领了。然曹操势大,雄踞中原,不知刘豫州凭何与我江东结盟,共抗强敌?莫非仅凭汝南一隅之地,数千之众?” 语气直接,甚至带着几分倨傲。
此言一出,厅内江东文士目光皆聚焦孙乾二人,隐隐有审视之意。
孙乾早有准备,拱手道:“将军明鉴。我主虽暂居汝南,然乃汉室宗亲,仁德布于四海,天下忠义之士,莫不倾心。近日葛陂一战,曹贼损兵折将,大将夏侯渊陨落西线,其势已显颓象。此正天下英雄奋起之时也!”
张昭抚须,慢条斯理地开口:“孙从事所言,固然有理。然曹操根基深厚,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岂因一败而伤根本?刘豫州新得汝南,立足未稳,若曹军再至,恐难持久。我江东兵精粮足,据长江天险,进退自如,何必急于与一未知成败者联盟,徒惹曹操忌恨?”
这话绵里藏针,直指刘备实力不足,联盟可能引火烧身。
简雍闻言,哈哈一笑,插话道:“子布先生(张昭字)此言差矣!岂不闻‘唇亡齿寒’?曹操野心,吞并天下,岂会因江东据险而止步?今日若坐视我主被曹操所灭,来日曹贼整合中原,挟百万之众顺流而下,江东纵有长江之险,可能独善其身乎?届时,恐子布先生欲求一安稳书斋而不可得矣!” 他语气诙谐,却点出了关键利害。
顾雍皱眉道:“简先生此言,未免危言耸听。曹操虽强,然北有袁绍虎视,西有张鲁、刘璋未平,岂能全力南顾?”
孙乾接过话头,正色道:“元叹先生(顾雍字)所言,正是关键!正因曹操四面受敌,方是我等合力破曹之良机!若待其逐一剪除袁绍、平定西陲,则大势去矣!我主在汝南,可牵制曹操中原兵力;将军在江东,可挥师荆襄,断其臂膀;河北袁本初,若见时机成熟,亦必南下!三方合力,曹操首尾难顾,何愁不破?”
他目光扫过周瑜,见其依旧含笑,便继续道:“况且,我主麾下军师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近日更得高人指点,言紫微之侧新星灼灼,应在东南,此乃天意昭示,孙刘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提到“新星”与“天意”,一直沉默的周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轻轻放下茶盏,终于开口,声音温润却带着穿透力:“公佑(孙乾字)先生雄辩,瑜佩服。然,结盟非是空言,需有其实。敢问刘豫州,若联盟达成,是尊我主为盟主,听其号令?还是各自为战,徒有虚名?”
这个问题极为尖锐,直指联盟的核心——领导权。
孙乾心中凛然,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都督明鉴!我主与孙讨虏,皆为汉臣,共扶社稷,何分主次?联盟之意,在于同心协力,互为唇齿。遇战,则根据情势,协商而定,或东西夹击,或南北呼应,总以破曹为要!岂是孰尊孰卑可言?”
他顿了顿,看向孙策,语气诚恳:“我主常言,孙讨虏神武盖世,公瑾都督智计超群,心中敬佩不已。若得联盟,必以诚相待,共襄盛举!”
孙策听着双方唇枪舌剑,心中早已不耐,他更关心的是实际利益和如何尽快对曹操、刘表用兵。听到孙乾最后这番话,虽未明确回答领导权问题,但态度诚恳,且提到了“东西夹击”、“南北呼应”,正合他急于西进的心思。他猛地一拍案几,朗声道:“好了!何必在此多做口舌之争!刘玄德是条汉子,葛陂之战打得曹阿瞒灰头土脸,我孙伯符佩服!联盟之事,我看可行!”
他转向周瑜:“公瑾,你以为如何?”
周瑜心中早已权衡利弊,联盟确实对江东有利,既能牵制曹操,也为西进荆州减少后顾之忧。他见孙策已表态,便顺势道:“伯符既然意决,瑜自当赞同。孙刘联盟,共抗曹贼,实乃大势所趋。”
张昭等人见孙策、周瑜均已同意,便不再多言。
孙策心情大好,当即下令设宴款待孙乾、简雍。宴席间,孙策豪饮,谈及用兵之道,意气风发。孙乾趁机进言:“将军,曹操新败,内部不稳,将军何不趁此良机,提一旅之师,北上徐州,与我主呼应?则曹操必首尾难顾!”
孙策闻言,眼中战意更盛,正要说话,周瑜却在桌下轻轻拉了他一下,举杯对孙乾笑道:“公佑先生所言,确是良策。然用兵之道,贵在时机。我江东近来亦有些许琐事需处理,待后方安定,必与刘豫州共图大事。”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既未拒绝,也未承诺,留下了回旋余地。
孙乾会意,知道江东内部或许另有隐情,便不再强求,宾主尽欢而散。
就在孙乾、简雍于江东促成联盟的同时,汝南葛陂,刘备迎来了另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
此人年纪甚轻,看起来不过弱冠,布衣草鞋,风尘仆仆,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他于营门前求见,自称“南阳邓艾”,字士载,听闻刘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值守的士卒见其年幼,衣着寒酸,颇有些轻视。恰逢张飞巡营至此,见这少年立于营外,便粗声问道:“那小子!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邓艾面对威名赫赫的张飞,并无惧色,略有些口吃,但言辞清晰:“在、在下邓艾,南阳人氏,听闻、闻刘皇叔仁德,故、故来相投,愿效、效犬马之劳。”
张飞见他说话不利索,哈哈大笑:“你这娃娃,话都说不利索,还想从军?回家多吃几年奶再来吧!”
邓艾脸色一红,却不退缩,努力说道:“张、张将军,岂不闻‘人不可貌相,海、海水不可斗量’?艾虽、虽年幼,亦知忠义,熟读兵书,愿、愿为皇叔献策!”
张飞见他态度坚决,倒是起了几分兴趣:“哦?你还读过兵书?那你说说,如今这形势,该如何破曹?”
邓艾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话语连贯起来:“曹、曹操新败,然实力犹存,强攻不可取。宜、宜固守汝南,广积粮,高筑墙,联、联络四方豪杰。同时,可遣精干小队,扰、骚扰其粮道,断其补给。待其师老兵疲,民心怨、怨望,再联合江东,伺机而动,方可、可图之。”
这番见解,竟与诸葛亮平日所谋大体相合!张飞虽粗豪,却也听出了门道,收起轻视之心,瞪大眼睛:“咦?你这小子,有点意思!跟我来,去见大哥和军师!”
刘备与诸葛亮听闻张飞引一少年前来,言谈不俗,便召见询问。邓艾在面对刘备和诸葛亮时,虽仍有些口吃,但论及军事地形、屯田积谷等事,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尤其对豫州、荆州交界一带的地理了如指掌。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士载年纪虽轻,然见识不凡,尤精地理,实乃难得之才。主公,可暂且留在军中,参赞军务,观察任用。”
刘备见诸葛亮首肯,又见邓艾态度恭谨,便欣然应允,授予其一个参军职位。邓艾感激涕零,自此留在刘备军中。
而在河北,探寻“龙泉谷”的队伍遭遇了麻烦。那古老禁制异常强大,文渊阁博士们尝试多种方法皆无法突破,反而有两人在尝试中受了轻伤,被禁制力量反噬。消息传回,袁绍\/谢安下令暂停强行破禁,转而全力研究那谷口的诡异符号,并再次向蜀中求援。
许都的曹操,很快便通过细作得知了孙乾、简雍出使江东的消息。
“刘备……孙策……哼,果然勾连到一起了!”曹操眼中寒光闪烁,“想东西夹击我?做梦!传令,加快与刘勋、华歆的暗中联络,许以高官厚禄,令其在江东后方制造事端!再令曹仁,加强对汝南的封锁与骚扰,绝不能让刘备安稳发展!”
他决意要在这联盟稳固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孙刘联盟初现雏形,新星悄然升起,而暗处的敌人也已磨刀霍霍。天下这盘大棋,随着又一位棋手的落子,变得更加凶险,也更加精彩。
(第七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