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陂之战的影响持续发酵。曹操退回许都,虽未伤及根本,但士气受挫,加之西线夏侯渊新丧带来的悲痛与内部不稳,他不得不暂缓对汝南的征伐,转而全力稳定内部,整饬军备。那方传国玉玺,被他深锁于密室,贾诩的警言与接连的挫折,让他对其多了几分刻意的疏远。
汝南葛陂,则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与发展之机。刘备采纳崔钧之策,暗中在曹军内部埋下猜忌的种子。诸葛亮与徐庶、陈登等人则全力经营汝南,整顿吏治,劝课农桑,刘备“仁德”之名愈发响亮。
这一日,葛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自称“镜湖先生”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径直来到刘备府衙前,声称欲献破曹之策。
刘备与诸葛亮亲自接见。
“老先生有何指教?”刘备拱手问道。
镜湖先生微微一笑,目光扫过诸葛亮手中的羽扇,闪过一丝赞许:“皇叔仁德,亮亦奇才。然曹孟德势大,非仅凭仁义可破。老朽观天象,见帝星虽暗,然紫微之侧,有新星灼灼,应在东南。皇叔欲成大事,或可遣使连结孙伯符,共抗曹贼。孙策虽新创,然根基未损,若得其为援,则曹操腹背受敌。”
诸葛亮羽扇轻摇:“先生之言,正合亮意。联吴抗曹,确为长久之计。然孙伯符雄烈,周郎多智,未必肯轻易与我联盟。”
镜湖先生笑道:“孙策虽雄,周郎必知合则两利之理。皇叔可遣一能言善辩、且与周瑜有旧者前往,陈说利害,此事可图。” 他顿了顿,又道,“此外,皇叔当广纳贤才,尤需留意颍川、荆襄之士,彼处多有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说罢,飘然而去。
刘备叹道:“真高士也!先生之策,与军师不谋而合。”
诸葛亮点头:“此老见识非凡。亮即刻修书,遣孙乾、简雍携厚礼前往江东。同时,广布招贤令于颍川、荆襄之地。”
然而,江东的气氛却并非一片祥和。吴郡,大将军府内。
孙策的箭伤在名医调理下已近痊愈,但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如同阴影笼罩在他心头。他本性刚烈躁进,此次受伤更添了几分急于证明自己的焦灼。这一日,他召集周瑜、张昭等重臣,商议下一步动向。
“公瑾,我伤势已无大碍!曹操新败,刘表老迈,正是我席卷荆州之时!我意已决,即刻整军,兵发江陵!”孙策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
周瑜剑眉微蹙,劝谏道:“伯符,你伤势初愈,还需静养些时日。荆州刘表虽不足惧,然其据守坚城,急切难下。且曹操虽败,实力犹存,若我大军西进,其趁虚来袭,如之奈何?不若暂缓兵锋,巩固江夏,经营荆南,广布恩信,待时机成熟,再图襄阳。”
张昭也附和道:“公瑾所言极是。主公乃江东基石,当以保重身体为重。目下内修政理,外结盟友,方为上策。”
“盟友?”孙策冷哼一声,“刘玄德自顾不暇,袁本初坐观成败,与谁结盟?难道要我去向曹阿瞒摇尾乞怜吗?!” 他因为受伤和急于建功,语气显得格外冲。
周瑜耐心道:“伯符,刘备虽暂居汝南,然其仁德布于四海,诸葛亮更是王佐之才,若能与之联盟,东西呼应,共抗曹操,则大局可定。近日听闻其使者已在路上,不若见过使者,再行定夺。”
孙策闻言,沉默片刻,他虽然性子急,但也并非完全听不进周瑜的意见,尤其是涉及战略大局。“罢了,便依公瑾,先见见刘备的使者再说。但西征荆州之事,绝不可久拖!”
就在江东内部商议未定之时,一骑快马自庐江方向疾驰而至,送来了周瑜安排在刘勋处的眼线密报——刘勋与华歆往来愈发密切,近期更有一批身份不明的中原商贾频繁出入刘勋府邸,疑似与曹操势力有所勾结!
周瑜看着密报,眼神锐利起来。他之前就对此有所警惕,如今证据更加确凿。他将密报示于孙策。
孙策勃然大怒:“刘勋、华歆,安敢如此!我尚未去找他们算账,他们竟敢勾结外敌!公瑾,我欲亲提一军,先平了庐江、豫章,肃清后方!”
周瑜再次劝阻:“伯符息怒。刘勋、华歆,癣疥之疾,然其据城而守,若强攻,虽能平定,亦需时日,恐耽误西征大计,更给曹操可乘之机。不若暂且隐忍,暗中调派得力将领,加强对庐江、豫章的监控与渗透,待西线大局一定,再回头收拾不迟。”
孙策强压怒火,知道周瑜所言在理,但心中那股被背叛和受制的感觉让他极为不爽,愤然道:“便依你!但若此二贼敢有异动,我必亲手斩之!”
而在河北,派往太行山寻找“龙泉谷”的小队,历经艰险,终于传回了消息!他们找到了一处符合《山河气运图》描述的山谷,谷中灵气氤氲。然而,山谷深处存在古老禁制,无法深入,且在谷口发现了非自然形成的诡异符号,与“黑帝”邪术印记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古老。
“龙泉谷”近在眼前,却又迷雾重重。袁绍\/谢安下令增派精通符文与堪舆的博士前往,务必设法突破禁制。
许都城中,曹操得知孙策伤愈并有意西进的消息,冷笑不已。郭嘉病中分析:“孙策急于求成,其后方庐江、豫章却又暗流涌动。明公可双管齐下,一方面示好刘表,使其全力抵御孙策;另一方面,或可暗中给予刘勋、华歆些许支持,令其牵制孙策,使我渔翁得利。”
曹操颔首:“便依奉孝之策。另外,加紧密探对汝南刘备与江东之间联络的监控,绝不能让此二人联手!”
天下棋局,因孙策的伤愈与急躁而再起波澜。刘备的使者即将抵达江东,面对内部的分歧、后方的隐患以及曹操的算计,孙策与周瑜将如何抉择?那隐藏在庐江、豫章背后的黑影,又是否会提前引爆江东的危机?
(第七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