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星泽的映星池藏在一片竹林深处,池水清澈得像块融化的水晶,阳光落进去,碎成点点金斑,在池底的鹅卵石上晃荡。
“传说这池底的石头是星尘凝成的,能映出藏在心里的旧时光。”守穗蹲在池边,指尖刚碰到水面,就看见涟漪里浮出个模糊的影子——是刚认识雾芽的时候,小姑娘抱着只受伤的小狐狸,蹲在万藤台的台阶上哭,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雾芽凑过来看,池水里立刻浮现出另一幅画面:她自己举着片荷叶,给小狐狸挡雨,守穗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块包扎伤口的纱布,表情别扭又心软。“原来那时候你就想帮我了呀。”雾芽戳了戳水面,影子里的守穗突然转身就走,耳根却红了。
木禾笑着也伸手碰了碰池水,涟漪里浮出的是他第一次带学生们去星轨站的场景。十几个孩子挤在观测仪前,眼睛亮得像星星,其中最矮的那个正踮着脚,抓着他的衣角问:“木禾老师,星星会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那是年轻时的雾芽。
“会记得的。”木禾轻声回应,像在回答当年的问题。池水里的影子晃了晃,孩子们的笑声顺着水波漫上来,脆生生的,和现在的雾芽没什么两样。
守穗忽然发现,池边的石壁上刻着许多名字,有些已经模糊,有些还很清晰。她认出其中一个是灰砾星的老猎户,当年他们送过他一把星尘锻造的猎刀;还有个名字旁画着朵小雏菊,是风语林的花匠,去年寄过满满一篮能安神的雏菊干。
“这些都是和万藤台结过缘的人。”木禾指着石壁,“浮星泽的人说,每个在这里留下印记的人,映星池都会为他们存一段记忆,等再见面时,就能捞起来看看。”
雾芽指着一个刻着“阿竹”的名字,池水里立刻浮出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正蹲在田埂上,把一颗星晶埋进土里。“这是种星晶稻的阿竹姐姐!她说等稻子熟了,要给我们做星晶糕!”
话音刚落,池对岸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姑娘提着篮子走来,看见他们,眼睛一亮:“是守穗姐姐吗?我是阿竹的妹妹阿月,姐姐让我来送新做的星晶糕!”
篮子里的糕点泛着淡淡的星光,咬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稻子的清香。阿月指着映星池里刚浮现的画面——阿竹正弯腰收割星晶稻,身后跟着几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小布包,里面装着要寄给万藤台的新米。
“姐姐说,当年你们教我们种星晶稻时,说过‘好东西要大家分着吃’,现在我们的稻子够多啦,以后每个月都给你们寄!”阿月笑得腼腆,却很认真。
守穗看着池水里阿竹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阿月手里的篮子,突然觉得,映星池存的哪里是记忆,分明是一串串牵着的线。就像阿竹种的稻子,从一颗种子长成一片田,再把果实分送到各处,线就越牵越长,把越来越多的人连在了一起。
傍晚,大家坐在池边的柳树下,分吃着星晶糕。守穗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壁上,旁边留出一大片空白。“以后啊,要让这里刻满名字。”她指着空白处,“每个和我们结过缘的人,都要有个位置。”
木禾拿出随身携带的星图,在浮星泽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稻穗标记。“等回去了,把这些地方都标在总星图上,再画上连接线,就能看见我们的‘缘网’长什么样了。”
雾芽凑过去看,星图上已经有了灰砾星的矿坑、环星带的空间站、落星原的麦田,还有浮星泽的映星池,像一颗颗珍珠,被细细的线串了起来。“像不像一串会发光的项链?”
“像。”守穗笑着点头,心里却觉得更像一张网,疏而不漏,能接住每颗漂泊的星。
离开浮星泽时,阿月往他们包里塞了袋星晶稻的种子。“姐姐说,把这个种在万藤台的院子里,等长出稻穗,映星池就能看见你们那边的样子啦。”
星舰升空时,守穗把种子揣在怀里,感觉沉甸甸的。她仿佛能想象到,不久后,万藤台的院子里会冒出嫩绿的稻苗,而浮星泽的映星池里,会悄悄浮出它们生长的模样。
原来所谓的缘分,从不是一次性的相遇,而是像这样,你种一颗种子,我浇一捧水,慢慢等着它发芽、结果,再把新的种子分给更多人。
守穗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种子,又抬头望向窗外连绵的星海,忽然很期待——等这张“缘网”织得更密时,会是怎样热闹的景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