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与焦灼中悄然滑入四月。深圳的空气开始变得黏稠温热,雨季尚未完全到来,但空气中已能嗅到湿润泥土的气息,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安的躁动。
启明科技实验室里,气氛如同窗外天气,闷热而紧绷。在赵启明团队和张志伟的拼命攻坚下,基于mtK At3351芯片的pNd方案,性能确实在稳步提升。冷启动时间稳定在了35秒左右,静态定位精度也已达标。赵启明甚至初步解决了地图软件运行时的内存泄漏问题,系统卡死的频率显着下降。
然而,那个恼人的“漂星”问题,如同附骨之疽,在复杂的城市道路,尤其是在高架桥下或高楼林立的区域,依旧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挑战着用户的耐心和产品的可靠性。这成了横亘在量产前最顽固的技术壁垒。
“算法底层还需要优化,mtK提供的原始数据滤波不够智能。”张志伟指着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曲线对林强解释,眉头紧锁,“我们需要自己写一个更适应国内城市环境的滤波算法,但这需要时间反复测试调优。”
林强看着屏幕上那如同失控心跳般起伏不定的信号强度,自己的心也随着一起沉浮。他知道,技术攻关到了最吃劲的“啃硬骨头”阶段,急不得,但也慢不起。永盛科技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他们必须抢时间。
也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章若英找到了他。“硬件和软件是根基,但最终面向用户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她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冷静而富有穿透力,“外观设计、UI界面、包装风格,这些直接影响第一印象和购买决策。我们不能等到所有技术问题都解决了再动手。林强,这些前期的构思、调研和准备工作,你也得全权负责起来。先找找感觉,广泛接触一下设计资源,有些眉目后,拿初步方案和思路给我看看,我们一起讨论敲定。”
全权负责产品的前期形象规划?林强感到压力,但也有一丝被信任的振奋和跃跃欲试。他立刻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朱迪。他之前在松岗逸图科技的同事,田彬的女朋友。印象中,朱迪离开逸图后,去了一家专门做消费电子产品外观和包材设计的公司,功底扎实,审美在线。
他立刻拨通了朱迪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朱迪听到他的来意,显得很兴奋:“没问题啊,林强!真没想到你现在自己搞这么大项目了!pNd是吧?我最近正好也在关注这个品类,觉得大有可为!你把基本尺寸、接口要求和你想传达的产品感觉、目标用户告诉我,我先找些参考资料,出几版风格草稿和思路给你看看,不收费,老同事了,先帮你把把方向!”
解决了设计咨询的人选问题,林强稍微松了口气。但另一方面的压力却如同暗流,悄然涌动。
陈杰从华强北传来更确切的消息:永盛的吴老板不仅在他们原本接触的潜在供应商那里散布谣言,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向一些关键的元器件分销商打听英科导航的采购意向和规模,试图从上游施加影响。
“林老板,吴老西这是想釜底抽薪啊,你们得加快速度了!”陈杰在电话里语气凝重。
林强将情况汇报给章若英。电话那头,章若英的声音冷冽如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知道了。他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打到了他的痛处,他害怕了。供应链的问题我会留意,暂时还不至于被卡死。你现在的核心任务,就是稳住研发,必须尽快拿出能摆上台面、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只有产品过硬,这些魑魅魍魉的伎俩才会不攻自破!”
章若英的强势回应给了林强定心丸,但他肩上的压力也更重了。产品!一切的核心还是产品!他必须争分夺秒。
他更加拼命地投入工作,频繁往返于英科电子、启明科技和白石洲之间,几乎榨干了自己所有精力。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生活的弦绷得太紧,唯有回到那间小小的出租屋,才能获得片刻松弛。而最近,这间屋子里,似乎多了一些难以言喻的、让人心安的微妙气息。
那天晚上,他又是深夜才归,带着一身疲惫和机房特有的金属尘埃味。推开家门,发现客厅的灯还亮着,彭如燕蜷在沙发上看书,柔和的台灯光晕勾勒出她安静的侧影。
“还没睡?”林强有些意外,也有些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像个闯入者。
彭如燕闻声抬起头,合上书,脸上没有被打扰的不悦,反而很自然地站起身:“嗯,看书入迷了。”她走向厨房,声音平和,“锅里温了山药排骨汤,喝一碗再睡吧,你最近太耗神了。”
看着她穿着柔软家居服在厨房里为他盛汤的背影,林强心里某个坚硬的角落仿佛被轻轻触动了。这种不经意的、细水长流般的关心,与他记忆中舒欣那种全心依赖、需要他呵护的感觉完全不同,也与章若英那种上位者的赏识与提携迥异。这是一种平等的、成年人之间的体贴,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不给人压力,却像春雨般,悄然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
他坐在餐桌前,看着她端出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汤。两人没有多说什么,空气中却流淌着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设计的事,有方向了吗?”彭如燕在他对面坐下,随口问道,像是朋友间的寻常关心。
“嗯,联系了朱迪,就是我以前在逸图的同事,她做这行的。”林强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感觉胃里和心里都舒服了不少,“希望能做出点不一样的感觉,不能看起来太山寨。”
“产品形象是品牌的脸面,”彭如燕表示赞同,眼神认真,“尤其是这种打算走品质路线的产品。外观既要体现专业感和科技感,让用户觉得可靠;操作界面又要简洁直观,不能太复杂。最好……能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她的见解总是很独到,能一下子抓住核心。林强发现,和她聊天,不仅能缓解压力,时常还能获得新的灵感和视角。他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灯光下,她微微侧头思考的样子,显得格外沉静动人。
“对了,”彭如燕像是想起什么,“我们公司最近在做一个关于都市年轻消费群体对科技产品偏好的内部调研,回头我把一些非保密性的、概括性的结论发给你参考一下,或许对你们定义产品调性有帮助。”
“那太好了!谢谢你,如燕。”林强由衷感激。她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着不着痕迹却又至关重要的帮助,就像一位默契的战友。
汤喝完了,暖意从胃里弥漫到四肢百骸。林强起身去洗碗,彭如燕没有立刻回房,而是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他略显笨拙地冲洗着碗筷。狭小的空间里,两人距离很近,他甚至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清香。
“别太拼了,路要一步一步走。”她轻声说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强动作一顿,水流声哗哗作响。他低低地“嗯”了一声,没有回头,心里却因为她这句简单的话而泛起层层涟漪。他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在疲惫时想起这个临时的“家”,开始留意她细微的表情和语气,开始贪恋这份安静陪伴的温暖。这种悄然滋生的、超越老同学界限的情愫,让他有些心慌意乱,却又按捺不住一丝隐秘的欢喜。舒欣的影子在脑海中似乎又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真实、独立、聪慧又温暖的女性形象。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强再次在启明科技盯着测试数据。就在他感到身心俱疲,几乎要被沮丧淹没时,赵启明突然从电脑前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迸发出近乎狂喜的光彩,声音因极度激动而沙哑:
“林……林经理!快来看!我们新改的第三版自适应滤波算法……数据……数据稳定了!”
林强一个箭步冲过去,心脏狂跳,紧紧盯着屏幕。在模拟的、极其严苛的城市峡谷路况下,那原本如同醉汉般跌跌撞撞、频繁丢失的信号曲线,虽然仍有波动,但轨迹变得连贯、平滑了许多!那种致命的、毫无征兆的“跳跃”和长时间“丢失”现象,大幅减少!
赵启明快速切换着几个预设的复杂测试场景,结果显示,信号稳定性平均提升了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还不能说百分百完美解决,但……但方向绝对对了!我们找到钥匙了!”赵启明的声音带着哽咽,这是长时间压抑后看到黎明曙光时的激动。
实验室里,几个同样熬夜奋战的年轻技术人员都围了过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张志伟也用力地挥了一下拳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强看着屏幕上那终于变得“听话”了许多的信号曲线,又环顾周围这些蓬头垢面、眼中却燃烧着火焰的伙伴,胸腔里被一种巨大的、混杂着希望、感动与如释重负的情绪填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却仍带着一丝颤抖:
“辛苦了!各位!这是我们……迈向成功最坚实的一步!”
他知道,这缕穿透黑暗的曙光来之不易,也弥足珍贵。它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在永盛科技编织的谣言和围堵中,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砸开一道缺口!
他拿出手机,首先将这个至关重要的好消息汇报给了章若英。结束通话后,他看着手机屏幕,指尖在按键上停顿了片刻,一种莫名的分享欲涌上心头。他点开那个熟悉的号码,编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技术难关取得重大突破,看到希望了。”然后,选择了彭如燕的名字,按下了发送键。
几乎是在瞬间,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她简短的回复:“太好了,为你高兴。”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林强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窗外,深圳的夜色正浓,霓虹闪烁。前路依然漫长,黑暗中潜藏的对手依旧虎视眈眈,但林强感觉,自己手中的力量,因为技术的突破,也因为身后那份悄然生长的温暖支持,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坚定和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