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日子,一切的秩序都恢复了正常。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等待的等待。
杨清岚和赵启明上高三的时候,王保林没等到高考恢复的消息。他毕业以后,实在不想继续呆在家里看姑姑一家的脸色,就卷了铺盖,搬去村里和范校长住了。顺道,还能帮范校长做做家里的活计。
本来,王保林试探着和范校长商量,要不然就自荐下乡,来村里和范校长作伴。被范校长用新削好的拐棍儿给他孤拐上来了一下子。骂了一通以后,范校长让他沉住气,再等等。
于是王保林就安心地,一边陪着范校长,一边有了空就上砖窑去赚几个零钱。
学校里面,杨清岚的学习吃上了劲儿。英语和语文算是她的强项,可是恢复正常课业以后,学校里面对于数理化抓得更紧一些。没办法,只能拼命学。
学不明白就去范校长家找王保林讨论去。
赵启明的英语依然学不明白,但是他字写得好,数理化是真的好像玩着就学会了,所以整体来说,成绩还是好的。
那为啥杨清岚不跟赵启明探讨不会的问题了?第一次被赵启明拍着桌子嫌弃连最基本的公式也没搞明白以后,杨清岚卯足了劲儿,学着王保林,把好些公式全都背下来了。然而,死记硬背的公式,到了用的时候,可能知道应该套公式,却不知道为啥要套。
于是,就又被赵启明嫌弃。时间一长,杨清岚哪怕是求人讲题也受不了了。最终还是跟赵启明吵了一架,彻底不找他问问题了。
赵启明其实心里也嘀咕过,杨清岚这家伙咋地这么没耐心。自己明明都一遍一遍地讲了,她自己听不明白,为啥还要骂人。
杨清岚要是知道赵启明咋想的,肯定还得跟他吵一架。讲了半天,赵启明非说已经很清楚了,可是杨清岚就是听的稀里糊涂,还要被赵启明嫌弃没好好听。
赵承瑛是在一切都恢复正常那年的腊月里领了结婚证,然后带着新女婿,坐了长途车,从恭义县坐到清河,在清河住了一晚,又坐上长途车,再从清河回来古桥。
时间看着不长,也就一天一宿,可是路上,却是惊心动魄。长途车要过风峪关,十八盘的山路,再赶上飘了雪,坐在车里的人们,都一刻不停地把心提在嗓子眼儿里,生怕司机师傅一个不小心,把他们这一车人都交待到路边的悬崖下面去了。
那个年代坐长途车,路况惊心动魄,坐在车里面也遭罪,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再加上颠簸。车停下来拉人的时候,总会有人撑不住,跑下去大吐特吐。吐完,还得回到车上,继续剩下的旅途。
虽然遭罪,但是,还是得回家。就像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回家,就是每个人的执念。
到家后,全家人都对许久未见的赵承瑛和第一次登门的张怀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只除了赵启明。
妹妹弟弟都在姐夫长姐夫短,叫的亲切的时候,赵启明肃着脸,坐在炕沿,仔细观察着张怀朴。
张怀朴做为那个年代文化馆的干事,也确实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看着,倒是很有些书里描述的那种白面书生的样子。哪怕赵启明现在也是读书人,可是他脸上的皮肤,却因为假期里的劳作,比张怀朴看着,要黑上不少。
张怀朴说话也是一派斯文,和赵承瑛站在一起,倒颇有些郎才女貌的感觉了。然而赵启明却直白地问道:
“姐夫,我姐姐现在还是剧团的台柱子了。你两个结了婚,家里的事情,我姐姐不一定顾得上哇?”
张怀朴操着一口带了恭义口音的勉强能听懂的普通话,慢条斯理地说道:“嗯。肯定顾不上。不过我们现在还和我爸妈住在一个院子里。两个老人还能动弹些,不用你姐姐干啥。”
“那人家能不嫌弃?”赵启明明显不信。这年头,不管哪里人,女女家嫁过的了,婆家就都指望媳妇子动弹了。他虽然话不多,可是听到的,见到的,一点都不少。
张怀朴笑了,说道:“启明你不用担心。你姐姐唱戏唱得好,工资高,我也有工资,我两个等的攒够钱,就在我家院子一头盖新房,到时候和爸妈分开,也没人说。”又扭了头,冲着炕上的赵长生和田秀芝说道:
“爸、妈,你们放心,承瑛跟了我,我肯定不会叫她吃苦。她现在工作要紧,我都和家里说明白了,也不叫她着急生娃娃的。等她自己想生了,再说。”
田秀芝倒是很满意这个女婿。听到他这么说,更是满意地笑道:“妈信你。你们两个过日子,肯定是你们自己咋地舒心咋地过。承瑛离上俺们那来老远,有甚的事情,还是得靠你家的人出把手了。”
“那妈,你可以放心。承瑛现在就是我们张家的人了,肯定得是我们护住她了。”张怀朴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边,赵启明见张怀朴已经把爸妈哄得十分开心了,他就悄悄地下了炕,到了外间,把正在给赵婉瑛和赵启盛往外掏礼物的赵承瑛拽到了院子里。
赵承瑛笑着看着面前的大弟,她离开家那年,大弟才几岁,小小的,在她身后拽着她的衣服不让走。现在,自己面前的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后生了。
这些年,赵承瑛知道,他们老赵家,怕是能出一个大学生了,于是给家里寄钱,寄票的心思更加坚定。此时,看到这个最出息的弟弟,赵承瑛真的是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
她笑着问道:“启明咋了?是有啥话要说?”
看到姐姐满脸幸福的样子,赵启明想说的话,此时有些说不出口了。然而,他却狠了狠心,还是说了出来:“姐姐,你嫁下这来远,以后受了甚的委屈,家里也没法给你做主的。你自己一个人,可是得小心些啊。”
赵承瑛扑哧一声笑道:“你看见你姐夫人不行还是咋地?”抬手拍了拍赵启明的胳膊,继续道:“你放心哇。我和你姐夫相处了一段日子的。这人真的挺好的。知冷知热的。我有时候有表演,时间太晚了,你姐夫还做好饭给我送到剧团的了。”
“刚刚他也和咱爸妈说了哇?我两个现在先不着急要娃娃了,等我说想要了,再要。这年头,婆婆家能同意不着急要娃娃的,可不多。”
本就有些焦虑的赵启明,在听到她姐已经有些接近恭义那边的口音时,更是没来由的伤感了起来。姐姐在恭义那边待的时间,比在老家古桥待的时间更长了。就连口音,都靠了那边了。
可是就像他刚才说的,姐姐嫁了那来远,真有点啥事,他们这些真正的家人,是半点忙都帮不上了。
赵承瑛看着赵启明一脸的不乐意,就那样盯着自己,失笑道:“姐姐独自己在外头这来多年了,不是一直好好的?你还担心甚了?”
“好了好了,快进来,你也来看看我带回来的东西的。”说完,不由分说拉着赵启明回到了屋里,继续看起了礼物。
住了几天后,赵承瑛就背着家里给自己做好的八斤重的大棉被,又踏上了回恭义县的旅途。
赵启明很是消沉了一阵子,但是,很快又振作了起来。他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真的考上大学,给他姐做个后盾。
就这样,赵启明一路读到了高三。高三开学一个月以后,全国都收到了消息:高考恢复了,那一年的高考,被定在了十二月。
下了学的赵启明和杨清岚,不约而同地一起骑车回了村里范校长的家。他们停好车子进门以后,就看到范校长笑得一脸开心,指着他俩,跟边上站着的王保林说道:
“看看,都惦记的你了。你可得好好考啊。给这两个也做上个样样的。”
王保林挠了挠后脑勺,憨笑着说:“嗯。我肯定好好考。”
“王保林,你考试那几天就不要回你姑姑家的了,去我家,我叫我妈给你做上口饭吃。”杨清岚已经做好了安排。
“对。范校长这头,你也不用操心,我叫我爸我妈捎带上一口饭的。”赵启明也做好了安排。
范校长失笑道:“管了保林的饭就行了,咋地还操心上我了?没他王保林我还能饿住了?”
“范校长,这不是怕王保林老操的心,考试的时候开小差了。”杨清岚忙着解释了一句。
王保林则是开心地说:“谢谢你两个。这些年,咱们也算是一起奋斗的战友了。等我今年考完,明年就换成我帮你们两个的。”
“少胡说八道。明年你就读大学的了,哪能顾上我两个。放心哇。我们有人管了!”到了这会,杨清岚也顾不上什么迷信不迷信的了,总之,是盼着所有人都讲好话,吉利话了。
“嗯,嗯。不胡说。明年,我在大学等你两个的!”王保林笑得,更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