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云听了赵长生的话,倒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应。他先是端起茶缸子,吹了吹,然后沿着边抿了一口茶水,又把茶缸子放回了桌子上。
这才抬头问道:“那人家剧团的人,有没有留下那合约了?”
赵长生连忙边点头,边掏着衣兜,道:“有了,留下了。俺也带上了。”说着,从衣兜里面掏出来一个牛皮纸信封,那信封看着皱皱巴巴的,应该是旧的。
然后,赵长生小心翼翼地从信封里把那张薄薄的,折起来的合约拿了出来,用衣袖抹了一把桌面,把合约放在桌子上,展开来,轻轻用他粗糙的手掌抹平了一些,又递给了杨绍云。
杨绍云接过那张纸,推了推眼镜,仔细读了一遍。看着内容是没问题的,的的确确是嵩原剧团的学员合约。
到底,杨绍云现在还是古桥文化馆的一员,平日里和剧团还是有不少接触的。心里虽然已经确认了大半,他依然没有完全下定论,而是抬头看着赵长生说道:
“这,我们文化馆后天正好要给各个剧团的负责人开会。你今儿把这份合约先放下。等等吃上口饭了先回村的。后天,你引上你大闺女一起上来,我引上你们去文化馆,看看那天找你们的人是不是也参加会议。”
“要是那个人在,那这事情肯定就是真的。是真的,那肯定是个好事情,孩儿以后绝对能有条出路,不用下地下苦的出路。”
“但是,确认了真假,这事情也还是得你自己和你老婆商量了。我肯定不能替你家做这个主。要不要答应,还得是看你两个当父母的意思了。”
其实在看到杨绍云的如常的神色以后,赵长生就已经能明白,那个剧团的干部是真的了。现在又听到杨绍云打算让他带上大闺女一起,在文化馆开会的时候还能再亲眼确认一下,他就彻底放心了。
感激地冲着杨绍云说道:“谢谢你啊杨大哥。帮俺这来大的忙。俺这趟上来本来还怕看亲戚脸色了。现在靠的你,问题就全解决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此时,王瑞芝端上来一盆刚煮好的大烩菜,热气腾腾的往桌上一墩,热情招呼起来:“快,你两个带上承沣和昕岚先趁热吃,我去街上看看能不能把清岚和启明唤回来的。”
一扭头,冲着里间炕上正在看书的杨承沣说道:“承沣,去拿碗筷的,给昕岚也舀上些菜。”
说完,就扭头,打算上街上看看,能不能把杨清岚叫回家吃饭了。
还没走到门口,杨清岚就拽着赵启明走了进来。
这些年,王瑞芝其实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无论她甚的时间做好饭,杨清岚肯定能在饭端上桌桌的时候回来。从来也没有落下过。就好像是闻着味儿似的。
然而王瑞芝还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呢,杨清岚就火急火燎的先开口了,“妈,快,咱家的布票了?赶紧把布票和钱给我的。人家供销社进了布了,现在正卖的了。你快些些的,排队的人多了。迟了又买不上了!”
这下,连王瑞芝也跟着急了。她早就把布票攒好了,就等着供销社有了布,就扯上一家子的布,尽量每个人都能做上一身新衣服的。
老杨每天蹬三轮,屁股上的补丁现在摞得快赶上一个座垫了;清岚更是天天在外头耍的,身上就没有没补丁的地方;承沣上次在学校打架,叫人把打过补丁的地方扯开了,现在就是用线凑合拽住些了;她自己胳膊肘上的补丁也再打不上的了;也就是昕岚,还穿的她哥哥姐姐的小衣服,还不算太烂了。
可是现在这布是真难买了。粮食还能凑合一家人吃饱了。布可是谁家也盯得了。只要供销社进了布,用不了一阵,就全卖光了。她独自己每次听见消息过的,人家早就卖光了。这来长时间根本买不见。
可是不买,又不行。
杨清岚早就听见她妈和她爸爸埋怨说老是买不下布了,这段日子她就一直注意的供销社那头,甚的时候供销社外头的小黑板上会写出来有布到货了。
今天她例行过去供销社门口巡视。眼看着都到晌午了,本来以为没可能了,结果就看见售货员出来拿着粉笔写了:
新到:
劳动布
棉布(深蓝、军绿)
凭票购买。
立马,她就拽着赵启明飞速往家跑去。
王瑞芝回屋里炕上取布票,杨清岚就在门口急得一直跳,边跳还边叫道:“妈!快些些么!我还得跑回的了!”
王瑞芝被她催的也急得满头是汗,手指头咋也不听使唤,裹着布票的手绢是咋地也解不开了。听着杨清岚喊得更急了,她干脆一股脑,把手绢和钱一起拿了出去,递给了杨清岚。
杨清岚接过票和钱就要跑,被王瑞芝一把拎住了衣领,问道:“今儿是甚的布,甚的颜色?”
“劳动布!蓝的和绿的棉布!”
“劳动布扯上八尺!剩下的票全扯了蓝棉布啊!蓝的啊!”确保闺女听到自己的要求了,王瑞芝这才撒开手让她跑上走了。
结果,一个错眼,却看到赵启明又被杨清岚拉上跑了。王瑞芝着急地冲到门口,想把赵启明从杨清岚手里夺回来,却发现,俩人早就消失在街拐角了。
一手紧握着钱和票,一手还拖着个赵启明,杨清岚跑起来依然不费力。只可怜了赵启明,又是一大早跟着他爸上来的,然后就被杨清岚拖着在城里到处窜,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却还是挣不脱杨清岚的手。
结果,俩人刚跑到供销社门口,就看到刚刚还排着的长队,现在已经四散开了,而供销社,也已经开始上门板了。散开的人们都在抱怨着:
“这都第几次了?每次来,排上半天队,甚也买不上。唉!真是急死个人了。”
赵启明刚要庆幸,今儿不用被拽着排队了,却发现杨清岚一把甩开了他的手,趁着供销社工作人员上门板的间隙,滋溜一下,从门口为了卖布而临时摆上的桌子底下,钻了进去。
赵启明四岁的小脑瓜子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买东西,还能不排队,直接从桌子底下钻进人家供销社的。他现在孤零零一个人站在已经上了门板的供销社门口,不知所措,也不敢就这样走了,怕杨清岚出来看不见他又不知道要做甚。
那上好板子的工作人员一回头,发现了呆站在台阶下面的赵启明,好心说了一句:“孩儿,回哇,今儿肯定没布卖了。告给你家大人,下次早些的。”
赵启明仰起脸,盯着那工作人员,却没说话。其实是他后脊背已经冒了冷汗了。这人要是进去以后,发现杨清岚钻进去了,会不会打人啊?那他要不还是先回那个大姨家里搬救兵去吧?杨清岚再比他大一岁,也打不过人家大人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