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姐姐和哥哥,还有满叔几人,王瑞芝一家五口,坐着三轮车,慢悠悠的往家走去。
虽然王瑞芝的内心,还是会因为想到王魏氏,而时不时的就疼一下,但是看着她家老杨,和三个孩子,她还是没有继续消沉下去。再难受,她还能有她爹难受吗?
都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她妈和她爹成亲的时候,因为她爹一直在各处跑着,做票号的小伙计,双方年纪都不算小了。
可是,两人风风雨雨一起走了一辈子,经历过各种灾难、改朝换代、还有那恶毒的小鬼子,好不容易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她妈却撑不住先走一步了。
如果不是因为满叔这趟回来,怕是她爹,也还是要沉浸在悲痛中,难以自拔了。所以如今,哪怕是为了她爹,她也得更加振作起来,好好的。
哪知离家还有两条街的时候,杨清岚不知道咋地,噌的一下跳下车去,好像是追着什么跑了一样。
王瑞芝吓了一跳,却也没拦着她,知道拦也拦不住,随她去吧,只在后面远远的喊了一嗓子:“晌午记得回家吃饭啊!”
杨绍云停了车子,扭头去看,却只听王瑞芝说:“咱们先回哇。你闺女不知道又做甚的了。不用管她。”
几人又慢悠悠地向家去了。
再说杨清岚,她可是看到了一个熟人,赵启明。
今天赶巧了,赵启明又一次跟着赵长生上城里来了。不过因为上次的教训,这次,赵长生干脆啥也没带,直接来了。
还是去亲戚家。这次,赵长生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他已经在亲戚家门前的街上徘徊好久了,都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因为这次,他是想来和亲戚讨个主意的。
可是他心里也清楚,亲戚再亲,现在人家是县城里的人,他家还是农民。虽然亲戚没说啥,每次他上来都是一脸热情,可是亲戚家里的,却总是对自家人淡淡的。尤其是在帮过一次忙以后,自己上次哪怕是带着菜蔬送过去,也还是讨不到半张笑脸不说,反而好像更惹人嫌弃一般。
可是这一次,事关大女儿,他是真的需要找人商量一下了。以他和自己婆姨的见识,他是真的说不清楚,这事情算好还是赖了。
正踯躅不前呢,突然眼前一晃,一个扎两个辫子的小姑娘,跑到了儿子面前,脆生生地问道:
“赵启明,你又上来了?”
赵长生定睛一看,这不是杨老爷家的孙女嘛。上回和人家家一起吃过一顿饭的。他当时还感慨,自己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和地主家的少爷同桌吃饭的。
赵启明看到眼前突然冲过来个人影,先是被吓得退了一步,却发现自己退到了墙根底,退无可退了。
于是抬眼去看他爸,却发现他爸根本没有看他。
只好硬着头皮,望向来人。
嗯,认得。是那个叫杨清岚的怪人。第一次见面就逼着自己管她叫姐姐。还非要跟着他一起去买毛笔宣纸练大字。
赵启明今天是半点不想和杨清岚说话。因为他爸他妈打算把姐姐卖掉了,姐姐还自己高兴得不行。
打有记忆起,赵启明就是跟在姐姐屁股后面活着的。爸妈要下地干活,根本顾不上他们。就是姐姐,先是背着他,后来是牵着他,在村里拾粪、捡柴、挖野菜的,给家里干些活计。
也是姐姐,小小的人儿,就得给他和爸妈烧水做饭,还得牵着他,去给地里下苦的爸妈送水送饭。
更不要说,有闲暇的时候,姐姐还会带着他到处玩,还听戏。他虽然听不懂戏,也不喜欢,可是姐姐喜欢,他就跟着姐姐一起喜欢。
去年妈生了妹妹,姐姐更是,背上背着妹妹,手里拉着他,逮着空闲,就去听一场戏去。
但是,也没听说,谁家喜欢听戏的,就得要跟上戏班子走了去学唱戏的。
那天听到那个来家里的人,说起这个事儿的时候,赵启明直觉,不能让来人达到目的。他不顾一切的拽着姐姐的手,想要把姐姐拽离那个要带姐姐走的人。
可是,姐姐却第一次甩开了自己的手。赵启明不懂,姐姐为啥不给自己牵手了,但是他明白,他心里是想把姐姐留下的。
当他听到姐姐大声地和爸妈说,她想去学戏的时候,赵启明的天塌了。
这一趟上来,是因为爸妈还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让姐姐去,想和城里有见识的亲戚讨个主意来的。
所以,现在的赵启明根本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可是,赵长生却在杨清岚说话的一瞬间,眼睛一亮。亲戚家里走不通,可以去问杨老哥啊!人家好歹以前是个少爷,又是读书人,还在县文化馆上班!可不比他家那亲戚还有见识?
况且,杨老哥家里是真的热情。上次那一顿饭,给赵长生吃出了些许的底气。
他赶忙问杨清岚道:“姑娘,你爸妈都在家了?”
杨清岚回头看着他,说:“赵叔,我爸妈这阵应该是到家了。”
“那我能不能和启明上你家坐坐的?”
“赵叔你是今儿有事情了?”
“嗯。叔有些事情,想问问你爸爸和妈的意思了。”赵长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毕竟这事,算是他自己的家事。可是实在关系着大闺女以后的前程,他不敢随随便便下决定。
“那咱就一起走哇。我也得回家吃饭的了。”杨清岚说着,就上去拽了赵启明的手,拖着赵启明往自家走去。
赵长生此时光顾着欣喜有人能商量了,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儿子的胳膊快拧成麻花了,却还是没能从杨清岚的手里挣脱出来。
杨清岚不光对赵启明生拉硬拽,嘴里还叨叨个不停:
“你这人咋傻乎乎的?我刚刚问你话你听不见?咋地连个回答也没有?”
赵启明可真的是委屈死了,他压根也不乐意和这个怪人说话啊。哪知现在不仅自己要被拽上去怪人家,自己爸看着,还很高兴去她家。
他小声嘟囔道:“俺为啥非要说话?”
杨清岚听到这句小声的嘟囔,突然停下脚步,让赵启明差点撞上她。盯着赵启明的眼睛,杨清岚认认真真地说:“别人问你话,你不回答不礼貌。”
赵启明的倔劲也上来了,不甘示弱地瞪回去,说道:“问别人人家不想说的事情,才是没礼貌!”
“那你因为甚不想说?”
“俺姐姐的事情因为甚要和你说?”
“哦,你们这趟上来城里是为了你姐姐的事情啊。”杨清岚一脸恍然地说道。
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是回答了杨清岚的问题,赵启明小小人儿,懊恼的不得了。彻底闭紧了嘴巴,打定主意,啥也不说了。
只是,杨清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没再继续问了。
到了家里,果然爸妈早就到家了,炉子都捅开,烧上水了。杨清岚拽着赵启明进了屋,大声叫道:
“爸爸!妈!赵叔和他儿子又上城里了!他们想问问赵启明家大姐的事情了!”
屋里的王瑞芝先是一脸茫然,随后才想起来,去年帮自家把三轮车骑回家的那个赵大哥。赶紧下了炕,趿拉着鞋子出了屋子。
杨绍云也是刚从外面的公厕回来了,正在炉子边上的脸盆里仔细洗着手。听到杨清岚的叫声,不紧不慢地把手上胰子打的沫洗干净,擦干了手,进了屋。
三个大人自然是一阵寒暄,互相让着,坐在了桌边。
王瑞芝刚想叫赵启明也进来喝口水的,却发现,杨清岚喊完那一嗓子,就又拽着赵启明上街玩去了。也就不管了,去炉子那边倒了水,摆在了赵长生面前。
赵长生倒是也没再客气,把着茶缸子,道出了自己的来意,最后,看着杨绍云,略带着不好意思的问道:
“俺知道这是俺家的事情,不该麻烦别人的。可是俺是真的不懂这些。那天来说想带上我大闺女学唱戏的人,说自己是嵩原剧团的,倒是穿的四个兜兜的干部衣服,还说把孩儿带走学艺,也是要签合约的。俺家人连个识字的也没有,根本不敢随随便便就签甚的合约。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的上来城里,看看俺那亲戚有没有主意。”
“亲戚还没有见上,就碰上你家的大闺女了。我想见你们更有见识,还是读书人,肯定比俺亲戚懂得更多,就来麻烦你们了。”
“杨大哥,你帮俺想想这个事情,是好还是不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