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提议为昭阳开设线上课程,将她的智慧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昭阳经过审慎思考后同意,但坚定要求内容必须免费开放,她认为智慧如同活水,唯有自由流动才能保持其清澈与生命力。
秋意渐深,院子里的老槐树开始簌簌地落下金黄的叶子。昭阳刚送走一位从邻镇慕名而来、倾诉家庭烦恼的妇人,正俯身清扫石阶上的落叶,手机便响起了李曼那熟悉的、带着都市节奏的铃声。
“昭阳老师,没打扰您吧?”李曼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热情而有效率,但比以往多了几分郑重。
“没有,李女士,请讲。”昭阳直起身,将扫帚靠在墙边,目光掠过院子里安详啄食的母鸡,预感到这通电话可能不同寻常。
“是这样的,昭阳老师。”李曼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正式,“上次您在省城的讲座反响非常好,后续我们收到了很多反馈,很多人都遗憾没能到场,或者希望听到更系列、更深入的内容。这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
她稍微停顿,似乎在斟酌词语,然后清晰地说道:“我们机构想为您策划并推出一系列线上课程,系统地分享您的‘通透活法’。利用网络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被焦虑和内耗困扰的都市人,能够接触到您的智慧。”
线上课程?
昭阳握着手机,微微一怔。这个词对她而言,有些遥远。她熟悉的道场是田埂、溪边、禅堂、农家小院,是面对面的眼神交流,是呼吸可闻的能量传递。而网络,那个她不久前才因其信息轰炸而果断远离的世界,如今却要成为她分享智慧的新渠道?
她的沉默让李曼似乎有些急切,连忙补充道:“昭阳老师,您不用担心技术问题,所有录制、剪辑、平台运营都由我们专业团队负责。我们可以设计系列主题,比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家庭关系等等。至于课程费用,我们可以采用付费模式,这既是对您知识价值的尊重,也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
“付费?”昭阳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几乎是下意识地,她轻声反问。
“是的,”李曼的语气更加肯定,带着商业运作的逻辑,“知识付费是现在的趋势。您的经验和智慧如此宝贵,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为此投资……”
昭阳没有立刻回应。她转过身,望向远处在秋日晴空下显得格外高远的山峦。付费?将外婆的稻田、溪水的启示、扫地的觉悟、病中的接纳……将这些滋养了她生命、并被她视为应该如同阳光空气般滋养众生的智慧,明码标价?
她想起自己最初开设“心灵驿站”,不过是源于一份分享的本能,希望那些和她一样疲惫的心灵能有个歇脚的地方。从未想过借此牟利。后来去城市讲座,也是公益性质。智慧,在她看来,如同大自然馈赠的清风明月,如何能被打上价格的标签,置于橱窗之内?
她也想起清心师姐常说的“法布施”,以及佛法中“不住相布施”的教导。一旦与金钱直接、紧密地绑定,分享的初心是否会变质?求法者是否会因门槛而却步?她自己,是否会不自觉地开始衡量“价值”,从而在分享时沾染上细微的执着?
“李女士,”昭阳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打断了李曼关于市场前景和定价策略的阐述,“谢谢您和机构的好意,也谢谢你们看到这些分享可能带来的价值。”
她停顿了一下,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我可以尝试录制线上课程。”
电话那头的李曼显然松了一口气,带着喜悦:“太好了!昭阳老师,那关于费用……”
“但是,”昭阳的语气依旧平稳,却像溪水底部的磐石,“我坚持,所有课程内容必须免费向所有人开放。”
“免费?!”李曼的声音充满了错愕和不解,“昭阳老师,您要知道,这涉及到团队成本、平台运营……而且,您的智慧……”
“李女士,”昭阳温和地打断她,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山之上,仿佛在与一个更古老的智慧对话,“您见过山间的溪水吗?它从不因谁付钱而流淌,也不因谁贫穷而断流。它只是自然地流动,滋养沿途的草木、牲畜和人家。”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智慧也是如此。它像水,唯有自由地流动,不被容器禁锢,不被标价束缚,才能保持其本身的清澈与活力,才能真正滋养到那些干渴的心灵。”
她顿了顿,继续道:“如果你们需要覆盖基本的制作和运营成本,我们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比如接受公益捐助,或者由机构作为公益项目来运作。但课程本身,必须免费。这是我的底线。”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昭阳能想象李曼内心的震惊与权衡。在一切讲究效率和回报的都市逻辑里,她这个决定显得如此“不谙世事”甚至“愚蠢”。
良久,李曼的声音再次响起,少了之前的商业计算,多了几分复杂的感慨,甚至一丝敬意:“昭阳老师……我明白了。您的境界,确实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好吧,就按您说的,免费。我们会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公益项目来推动。我相信,您这份发心本身,就是最珍贵的课程内容。”
挂断电话,昭阳缓缓放下手机。秋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院子里落叶缤纷,一片静谧。
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将踏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领域。面对冰冷的镜头而非鲜活的面孔,她的分享能否依旧具有温度?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她的“心灯”,能否穿透屏幕,照亮那些匿名的、在都市夜晚独自焦虑的灵魂?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将修行扩展到更广阔世界的机遇。
她弯腰重新拿起扫帚,继续清扫满地的落叶,动作从容不迫。
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分享的初心不变,如同这秋日阳光,无私照耀。
昭阳将最后一片落叶扫入簸箕,心境澄明:真智慧如同天地之气,取之不竭,愈予愈丰。标价出售的或是知识,免费流通的才是滋养生命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