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信暗暗想:我现在是犯官之后,黄集、黄文正在四处捉拿,海捕公文都贴到城中,怎么能吐露实情?
齐乐善走南闯北,极有眼色,见到贺兰信面有难色,料想其中定有隐情。他将家人支走,再次相问。贺兰信见他一片好心,也不好再作隐瞒,便起身拜谢,说出自己家中得罪了朝廷权贵,如今背负罪名不好直说名姓。
齐乐善闻言,细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少年。出言问道:“壮士可是和那奸贼黄集有仇?这整个庄子,半数以上都是从并州流亡过来,都是被那老贼家族中人逼迫。若是黄贼的仇人,那便是我们的朋友。”
听到齐员外如此说道,才道出自己的身世、姓名。
齐乐善得知他是忠义王贺兰必显的次子,连忙请人进了内室,落泪道:“忠良遭害,百姓齐悲;权奸当道,万民唾骂。今日幸会小衙内,真乃三生有幸!”
贺兰信连称不敢,接着对齐员外说:“我如今被通缉,今日幸得员外招待,如今天色尚早,我还是尽快离开,免得给庄子上招来祸患。”
齐乐善却怕他走后,路上遇见捉捕的人。如今距离贺兰家被灭门还不到三月,正是黄贼严查死找的时候,他便想留下贺兰信让他住在后花园,好习文练武伺机报仇。
贺兰信还是担心齐员外因为自己遭受牵连,又推辞不过,只好约定明日一早,登程上路。
两人说话间,忽听庄外战马嘶鸣,杀声震耳。
贺兰信立时起身,他料想是官兵追杀搜捕而至,实在怕连累齐家老小,直接抱拳告辞而去。
齐乐善直接伸手拦住他道:“此时万万出去不得,待我派人打探清楚,再做安排。”
家人奉命,出庄打探,得知黄武的亲信邺州守备庞睿,领兵两千,来攻打清屏山,要剿灭山寨首领,袁能,李志。
袁能、李志原是邺州府的参将,他们痛恨赵王昏聩,忠良被害,奸臣专权;又恨庞睿残暴,仗势横行,杀害无辜百姓。两人曾几次和庞睿口角争吵,曹睿也因此怀恨在心。
后来黄武统制京郊大营,掌了实权,曹睿和他密谋,要除掉袁能、李志。幸好这两人看出庞睿谋害之心渐升,便率本部人马,反出邺州,在清屏山树起反旗,做了山寨王!
只是两人也是忠良之后,虽然占山为王,但是所行之事,都是杀贪官,除恶霸,再就是开荒垦田,爱护百姓。
官兵曾多次攻伐清屏山,都落得大败而回。
今日,庞睿再次奉黄武之命,率重兵征剿,定要扫平清平山寨,生擒袁能、李志。
二位寨主奋勇抗敌,双方在山脚下展开了激战。
齐乐善听了家人的回报,叹息道:“两位英雄人手不足,势单力孤,恐难取胜了。”
贺兰信听到这些信息反而热血沸腾,要去帮助袁能、李志,杀退庞睿。
齐乐善见阻拦不得,也为了解山寨之危,命人去备枪马。他拉住贺兰信叮嘱道:“小衙内要去救援,当真是惩恶扬善,扶弱锄强英雄,实乃忠良本色,令人敬佩,老朽备酒,以待凯旋。望衙内在战场上多加小心!”
贺兰信来到门外,拄枪飞身上马,两脚一踹蹬,二镫一带绷蹬绳,双膝磕一磕飞虎赡,那马鬃毛乱炸,四蹄蹬开,飞奔而去。
转眼间贺兰信来到清屏山下,只见灯笼火把,把傍黑的天色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又听战鼓如雷,杀声震耳。远望山坡上,两杆大旗迎风飘摆,上书:“举义旗为民除害,杀赃官除奸灭黄。”
贺兰信又看了看阵前,三匹战马打做一团,三人虽然杀得难解难分,但庞睿之所以能够做到守备,与他的实力也有关系,单凭两位寨主实难取胜。
他也不再等待,拍马向前,口中高喊:“呔,奸贼庞睿,休要猖狂,你家爷爷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贺兰信的长枪就戳到了庞睿眼前。
两位寨主和庞睿,方才也发现了来人,只是不知此人是谁,都只能暗自警惕,后来听见贺兰信的喊声,才知晓他的目标,暗中给贺兰的上场,让出一条道路。
长枪刺到眼前,庞睿急忙抡棒架枪,这庞睿擅长使用的是一双狼牙棒,这对棒和黄虎那个刷漆木棒可不同,是实打实的精铁棒子,双棒耍的虎虎生风,嘴上却哇哇怪叫着:“对面小子,报上名来,爷爷手底下不死无名之辈。”
贺兰信当然不能自报姓名,一言不发的抖动银枪,和庞睿直接厮杀起来。
袁能、李志见眼前这位小将赶来助战,心中万分感激。只是少年人不似他们在一起时间长,混战起来,反而互相干扰,三人对视一眼,袁、李二人暂时闪退一旁,压阵助威,稍加歇息。
只是贺兰信虽然枪法纯熟,但是他在家中更多的是哥哥做军师,力气不足,实战也少。对面的庞睿却力气过人,常年征战,两人斗了三十回合,依旧未分出胜负。
这时,大道上飞来一匹白底红斑似桃花的战马,马额头一团绒球簌簌颤抖,四蹄攒动,疾驰而来。
马上的女将,正是齐乐善的女儿齐爱莲。她听说贺兰家的小将助人杀敌,心中佩服,乘马提刀赶来,想要助贺兰公子一臂之力。
远远的端详了片刻,齐爱莲觉得贺兰小衙内不愧名门之后,招式干脆利索,除了对手太丑,影响观瞻,没有其他缺点。
眼见对面少将军力气有些不足,齐爱莲心头有些急切,心想:干脆来个痛快的吧!她取弓搭箭,对准了庞睿。
“嗖”的一声,箭中庞睿咽喉。
贺兰容眼见刚才还凶神恶煞的对手,转瞬间丢开手中狼牙棒,捂着喉咙从马上栽倒。他微一怔神,回头看见一个飒爽的女将,模样看不分明,只知道小娘子气势逼人,马儿也漂亮。
其余的官兵,见到主将身亡,个个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斗将的几人,因为彼此不认识,点头示意一下,也顾不上寒暄,趁机追杀起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