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访带来的微弱好评尚未完全沉淀,一则意想不到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卡布叻男团内部激起了新的涟漪。
一封来自“城市之声”小型音乐节主办方的邀请函,出现在了周深那个几乎被遗忘的、用于联系工作的邮箱里。
邮件措辞谨慎,但意图明确:主办方注意到了他们近期在网络上的话题度,特别是他们“独特的声音表现力”(邮件中谨慎地避开了“怪物主唱”这个略带争议的称呼),认为他们可以为音乐节的开场带来一些新鲜感和热度。因此,邀请卡布叻男团作为开幕日的暖场嘉宾之一,进行一场时长约15分钟的表演。
“城市之声”音乐节,虽然规模无法与那些大型户外音乐节相比,但在本地独立音乐圈和乐迷心中,却有着不错的口碑。它以支持新锐乐队和独具特色的音乐人着称,观众也大多是带着耳朵来的、相对专业的音乐爱好者。
这不再是商业广场上猎奇的路人围观,而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的舞台!台下将是成千上万名为了音乐而来的观众!
机遇,毋庸置疑。能登上这样的舞台,对于任何新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曝光机会。
但挑战,也随之成倍放大。
“暖场嘉宾……还是之一。”周浅第一时间点出了关键,他指着邮件附件里的演出安排表,“和我们同场暖场的,还有两支地下乐队,我查过了,一支是玩后摇的,氛围感很强,另一支是爵士放克,技术很扎实。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这种……‘偶像男团’的定位,显得格格不入。”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而且,音乐节的观众,口味比普通路人挑剔得多。他们来是为了听好的音乐,而不是看噱头。如果我们拿不出真正有说服力的现场表现,下场会比在星光广场更惨——我们会在一片嘘声和倒彩中,彻底沦为音乐圈的笑柄。”
周星星看着邮件里音乐节往届的照片,那人头攒动的场面让他光是想象就又开始手脚冰凉:“十……十五分钟?要比上次长三倍……还要面对那么多懂音乐的人……”
连一向乐观的周可可也收起了笑容,挠了挠头:“这次可不能玩‘复制团’的梗了,得靠真本事了。”
卡布沉默地浏览着音乐节的往届阵容和观众评论,缓缓道:“这是个试金石。检验我们‘一体多面’的音乐理念,能否在更专业的领域立足。”
周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既有面对巨大挑战的恐惧,也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想要证明什么的冲动。系统的新任务尚未发布,这个意外的邀请,仿佛是他们独立面对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卡。
他环顾着他的队友们——冷静的分析者周浅,沉稳的指引者卡布,敏感的艺术家周星星,灵动的氛围担当周可可,还有他自己,这个被推至核心位置的“怪物主唱”。
星光广场的混乱首秀,靠的是绝境下的个人爆发。网络专访,靠的是性格反差带来的观众缘。但这一次,在专业的音乐节舞台上,他们必须依靠纯粹的音乐实力和团队默契来说话。
“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表演方案。”周深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不能再是《大鱼》的简单翻唱。我们需要一首能最大限度展现我们和声优势、同时又能契合音乐节氛围的歌曲。甚至……可以是两首串编。”
周浅立刻接话:“曲目选择是关键。既要避免过于流行口水,也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选择我们无法驾驭的曲风。需要找那种旋律性强、和声空间大、情感有层次的作品。”
“编曲也要重新设计。”卡布补充道,“不能只是放伴奏。需要根据我们五个人的声音特点,进行定制化的和声编排,突出层次感和共鸣优势。”
“还有舞台表现!”周可可抢着说,“虽然主打Vocal,但也不能干站着!得设计一些简单的、符合歌曲意境的肢体语言和走位,增强感染力!”
周星星小声却坚定地说:“我……我会把歌词和旋律记得滚瓜烂熟!绝对不出错!”
看着瞬间进入状态、各自提出想法的队友们,周深心中那股冲动愈发强烈。他们不再是最初那盘散沙,尽管前路艰难,但他们已经开始尝试着握成一个拳头。
“好!”周深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接下这个邀请!这是我们向外界证明卡布叻男团价值的关键一战!”
不是为系统,不是为生存,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这个由荒诞中诞生的组合,能够真正地、凭借音乐,站在阳光之下。
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同一份沉重的战书,摆在了他们面前。接下来的日子,这间小小的公寓,将再次化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了在那十五分钟的舞台上,唱响属于“卡布叻”的、独一无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