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沈砚带着下属,离开了苏州,往杭州而去。他听说,江南的炭,大多是从杭州的顾家运出去的,顾家在杭州城外有个炭窑,掌控着江南七成的炭 supply。
一路上,沈砚看到不少拉炭的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插着顾家的旗子。他注意到,这些马车走的都是一条偏僻的小路,避开了官道。沈砚觉得奇怪,官道宽敞,走起来更省力,顾家为什么要走小路?
他让下属继续赶路,自己则悄悄跟在一辆炭车后面,往小路而去。小路两旁全是树林,雪把树枝压得弯了腰,走在里面,只能听到脚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声。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沈砚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关卡,几个穿着黑衣的人守在那里,每辆炭车经过,都要停下来检查。沈砚躲在树后,看到一个管事模样的人给了守关卡的人一袋银子,守关卡的人就放行了。
“原来如此。”沈砚恍然大悟,“顾家走小路,是为了避开官府的检查,偷偷把炭运到其他地方高价倒卖。这关卡,怕是顾家自己设的,用来防止有人抢他们的生意。”
沈砚继续跟着炭车,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顾家的炭窑。炭窑建在一座山脚下,烟雾缭绕,远远就能闻到煤炭的味道。炭窑外站着不少壮丁,手里拿着棍子,戒备森严。
沈砚绕到炭窑后面,看到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有一片树林,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炭窑。他爬上山坡,躲在树林里,拿出望远镜(锦衣卫特制的千里镜),仔细观察着炭窑里的情况。
他看到,炭窑里有很多工人,大多是面黄肌瘦的流民,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雪地里干活,稍有怠慢,就会被管事的鞭子抽打。沈砚还看到,炭窑的角落里,堆着不少尸体,都是冻饿而死的工人,没有人管,任由雪盖在上面。
“这群畜生。”沈砚咬牙,拳头攥得咯咯响。他正想再仔细看看,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他猛地回头,看到三个黑衣人手拿长刀,正恶狠狠地盯着他。
“小子,敢偷看顾家的炭窑,活得不耐烦了!”为首的黑衣人喝道,挥刀就向沈砚砍来。
沈砚不敢大意,拔出短刀,与三人缠斗起来。他是锦衣卫里的好手,功夫了得,可对方三人也不是善茬,招招致命。打了大约十几个回合,沈砚瞅准一个破绽,一刀刺中为首黑衣人的肩膀,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另外两个黑衣人见状,不敢再打,扶起受伤的同伴,转身就跑。
沈砚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虽然有些许不甘,但他深知此地不宜久留。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迅速转身,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他动作迅速而利落,将散落的文件、纸笔等一一整理好,放入行囊中。接着,他检查了一下周围是否有遗漏的东西,确认无误后,他背起行囊,毫不犹豫地迈步下山。
下山的路并不好走,坡陡路滑,但沈砚的步伐却异常稳健。他小心翼翼地避开石头和树根,一步步向着山下走去。
终于,他顺利地抵达了山脚下。他稍作休息,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继续朝着杭州城的方向前进。
沈砚的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下一步的计划。顾家的罪证已经收集得足够充分,接下来,他要去调查王家的粮仓。他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毫不畏惧。
他加快了脚步,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杭州城的轮廓在远处逐渐清晰起来,而他的身影也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显得越发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