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标被弟弟拉着往府里走,朱柏一边走一边兴冲冲地念叨:“大哥你看,去年荆州发水,我让人加固了汉江的堤坝,今年百姓们的稻子收得可好了;府里西侧还建了座书楼,我让人从江南收了好多孤本,有《昭明文选》的宋刻版,还有你喜欢的《孙子兵法》注本,等下次大哥来,我拿给你看!”

说着,他献宝似的从袖中掏出一叠藩地治理文书,纸张带着淡淡的墨香,上面的字写得工工整整,还标着红色的批注。

朱柏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像盼着被先生夸奖的学生,连声音都带着几分雀跃:“大哥你看,这是我整理的赋税明细,今年荆州的税银比去年多了三成,百姓们也没抱怨苛捐杂税。”

那会儿他接过文书,翻了几页,笑着拍拍朱柏的肩膀 —— 弟弟的肩膀已经宽实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需要他护着的小不点。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十二弟,你做得很好,父皇若是知道了,定然高兴。但切记守好藩地,勿要张扬,凡事谨言慎行,莫要与地方官起冲突,更别让父皇和我担心。”

朱柏当时重重地点头,发丝随着动作晃了晃,眼里满是认真:“大哥放心,我都记着!一定不给大哥添麻烦!”

那乖顺听话的模样,连他说话时微微扬起的嘴角,都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乖巧听话、一心扑在藩地治理上的弟弟,最后竟被自己的儿子逼得走投无路!

他仿佛能看到朱柏在湘王府自焚时的场景 —— 漫天火光舔舐着朱红的宫墙,弟弟穿着绣着五爪龙纹的亲王礼服,怀里紧紧抱着王妃吴氏和年幼的世子朱贤烶。

他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温和,只剩被羞辱后的决绝,眼底翻涌着绝望与不甘,却死死咬着牙没哼一声。

直到火焰烧到衣角,他才抬头望向应天府的方向,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陛下!臣自问无半分反心,何以至此?!”

最后只剩下朱柏喃喃低语,像是提前给朱标的诉说:“大哥,臣弟终究还是…… 给你添麻烦了……”

话落,他抱着妻儿,纵身跃入熊熊火海,连一声求饶都不肯留下。

而他最疼爱的五弟朱橚,那个从小就黏着他、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他说的弟弟 —— 记忆里的朱橚,从来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藩王,而是个捧着药草就挪不动脚的温和人。

朱橚就藩开封,果然一头扎进医学里,还派人走遍河南、河北采集药材,写出了《袖珍方》,连父皇都曾夸他 “心系百姓,有仁君之姿”。

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心扑在医学学问上、连争执都舍不得跟人红脸的乖巧弟弟,竟成了削藩的第一个目标,被安上 “谋反” 的罪名,废黜爵位流放云南,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朱标只觉得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头顶,烧得他喉咙发紧,胸口剧烈起伏着,连呼吸都变得粗重。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朱棣会走上 “造反” 的路 —— 当朝廷的屠刀不分青红皂白对准自己的亲人,当活下去的希望被一点点斩断,当连最基本的尊严都被剥夺,除了拿起刀反抗,还能有什么选择?难道要像朱柏一样,被活活逼死在火海里吗?

“这个兔崽子怎么敢的!!!!居然逼死自己的亲叔叔!!!!” 一向温文尔雅、连对下人都很少说重话的朱标,此刻竟忍不住爆了粗口。

他猛地将手中的茶杯再次重重摔在地上,“哐当” 一声脆响,瓷片四溅。

他胸口还在剧烈起伏,眼底满是难以置信的愤怒与痛心,通红的眼眶里蓄着泪,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 那是对儿子朱允炆激进削藩的斥责,是对弟弟们悲惨结局的心疼,更是对自己上一世没能护住他们的深深愧疚。

他忽然想起上一世自己病重时,朱允炆守在床边,握着他的手说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护住叔叔们,守住大明”。

可如今看来,那些话竟成了最讽刺的笑话 —— 他拼尽全力想护的亲人,最后竟毁在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手里。

朱槿的目光落在地上散落的茶杯碎片上。这已经是第二个被大哥摔碎的茶杯了,前一个的碎片还没来得及清理干净,新的又添了上来。

他悄悄叹了口气,伸手将桌案上剩下的那套青瓷茶具往自己身边挪了挪,指尖碰到冰凉的茶盏时,还特意将杯耳转向内侧,生怕朱标再动怒时,又误碰了这套本就不多的旧物。

虽然现在朱槿财大气粗,但是还是心疼啊。。。。

做完这一切,他才抬眼看向仍在气头上的朱标,声音放得更缓:“大哥,我知道你心疼两位弟弟,也气允炆不懂事。可关于你这好儿子削藩的事,里头不光是他的错,你和咱爹,其实也有几分没留意到的过错。”

“我和父皇?” 朱标猛地转头看他,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里满是不理解,“我若在世,即便要削藩,也绝不会用他这般激进的手段!怎会与我有关?”

朱槿没有直接反驳,只是定定地看着朱标,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大哥,你先别急。你想想,咱爹走后,允炆是顺利登基了,可他身边辅佐的人是谁?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你总该记得吧?”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朱标心里,他愣了愣,过往的记忆瞬间翻涌上来。

上一世他还在世时,就格外看重这三个人的才华。方孝孺儒学功底深厚,讲起 “仁政爱民” 的道理时条理清晰,他特意让方孝孺多给允炆讲经,希望儿子能承袭 “宽和治国” 的理念;齐泰熟悉军务,每次讨论北方藩王兵权调配,都能提出稳妥的建议,他曾多次在父皇面前举荐齐泰,说他 “可托兵事,护佑后世”;黄子澄更是他亲自选的东宫伴读,朝夕相处近十年,他不仅让黄子澄教允炆读书,还常让黄子澄参与东宫政务,就是想让黄子澄将来能帮衬允炆。

他当初重用这三人,甚至一步步为他们在朝堂上铺路,本是想给允炆留下一套可靠的辅佐班底,却没料到……

朱标喉结动了动,还没等他开口,朱槿便继续说道:“正是这三个你亲自为允炆铺路的人,在他继位前就天天围绕在他身边,满脑子都是儒家‘中央集权’的想法。他们总拿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说事儿,劝允炆‘藩王势大必生祸端,唯有削藩才能保江山安稳’,这话听得多了,允炆心里哪还能不慌?”

“他们还分了两派意见。” 朱槿的声音沉了沉,像是在回忆当时的朝局,“齐泰主张‘先难后易’,说要先拿五弟(朱棣)开刀,觉得只要解决了实力最强的燕王,其他藩王就不足为惧,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黄子澄却觉得该‘先易后难’,说先从朱橚、朱桂这些实力弱、又有些小过错的藩王下手,既能轻松成功立威,又能避免过早跟五弟正面冲突。”

“要说这俩人为何势力弱,其实根子在咱爹的分封上。” 朱槿解释道,“五弟、四弟(朱棡)是‘边塞藩王’,守着北平、太原这些抗蒙前线,咱爹特意给他们多拨了护卫,还允许他们节制地方都司兵马,光五弟手里就有八万兵;可朱橚的周藩在开封,朱桂的代藩在大同以东的宣府,都是内地或次要防线,护卫本就只有三千出头,还被咱爹削过两次 —— 朱橚早年私自离藩去凤阳,被削了一千护卫;朱桂在宣府贪占民田,又被削了五百,到允炆继位时,俩人手里能调动的兵不足两千,连地方卫所都指挥不动。再说性格,朱橚一门心思研究医术,连王府护卫的操练都懒得管;朱桂虽蛮横,却没什么城府,一被弹劾就慌了神,连辩解都找不对理由,俩人根本没能力跟朝廷抗衡,自然成了最先被开刀的对象。”

“最后允炆选了黄子澄的法子。” 朱槿看向朱标,眼神里带着几分惋惜,“他大概是觉得这样稳妥,想靠小胜积累信心,一步步瓦解藩王势力。可他没看清,这法子看着安全,实则最是混乱 —— 刚削了周王,又削代王,短短半年连削五位藩王,连一点缓冲的时间都不给,这不像是削藩,倒像是在赶尽杀绝。而且他既想快速削藩,又没准备好安抚人心的法子,更没料到五弟在北方的根基早已深不可测,反而给了五弟充足的准备时间。”

“更重要的是,允炆心里一直藏着个疙瘩。” 朱槿顿了顿,说出了更深层的原因,“他不是嫡长孙(朱雄英早逝),是你次子,以皇太孙身份继位,本就有人私下议论。五弟(朱棣)甚至私下抱怨过‘父皇偏心,为何传孙不传子’,这话传到允炆耳朵里,他能不焦虑吗?他怕藩王拿‘继位合法性’说事儿,怕藩王联合残余的武勋势力推翻他,所以削藩对他来说,不只是削权,更是想通过打击藩王,向天下证明自己‘正统继承人’的身份。”

朱允炆是侧妃吕氏所生,吕氏又恰好在常姐姐去世后被扶正,若不是这层 “扶正” 的名分,轮不到他来继承大统 —— 朱槿这话没明说,却像根细针,轻轻扎在朱标心上。

朱槿边说边留意着朱标的表情,见他攥着袖口的手青筋凸起,神色愈发狰狞,心里便有了数。

于是他继续说道:“允炆削藩的刀子越磨越快,五弟哪能看不出来?可那会儿他手里的兵权被悄悄掣肘,三个儿子还在应天府当‘质子’,根本没法直接反抗,只能拼了命装疯卖傻,想让允炆放松警惕。”

“装疯?” 朱标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 他记忆里的五弟,向来是骄傲自负的,连在父皇面前都不肯低头,怎会做这般自辱的事?

“可不是装疯嘛。” 朱槿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北平城里的人都见过,五弟大夏天裹着厚厚的棉袄,蹲在燕王宫门口的太阳底下,嘴里念叨着‘好冷好冷’,还抢街边小贩的糖葫芦,咬一口就扔,笑得像个傻子;有时候又突然对着墙骂街,骂允炆‘忘恩负义’,骂齐泰、黄子澄‘乱臣贼子’,骂到嗓子哑了才肯停下。更荒唐的是,有次他疯劲上来,竟跑到王府后院的猪圈里,抱着脏兮兮的老母猪就睡,浑身沾满猪粪也不在意,还哼哼着‘这窝暖和’—— 北平知府把这事报给允炆,说‘燕王疯癫已入膏肓,不足为惧’,允炆竟真信了大半。”

“更荒唐的是,他还故意跑到酒馆里,抢别人的酒喝,喝多了就躺在地上打滚,把泥巴抹得满脸都是,嘴里喊着‘我是燕王,我要当皇帝’—— 这话听着狂妄,实则是故意装疯卖傻,让允炆觉得他‘胸无大志,只是个疯子’。”

朱槿顿了顿,补充道:“可谁知道,他白天在外面疯疯癫癫,晚上就悄悄召集张玉、朱能这些心腹,在燕王府的密室里谋划 —— 装疯是为了让允炆放他的儿子回北平,也是为了拖延时间,偷偷训练护卫、囤积粮草。后来能把三个侄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接回来,还是靠朱橚的儿子朱有炖求情 —— 那会儿朱橚虽被流放云南,朱有炖还在应天府,他找到黄子澄,说‘燕王已疯,留着他儿子也没用,不如放回去,还能显朝廷仁厚’;黄子澄又跟允炆说‘放其子归,可安燕王之心,待削藩完成,再处理不迟’,允炆本就觉得朱棣已无威胁,便松了口。等三个侄子一回到北平,五弟再无顾忌,没过多久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了。”

朱标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望着院外飘落的桂花瓣,眼底的愤怒渐渐被复杂取代 —— 他既恨儿子的激进,也疼五弟的隐忍,更悔自己当初为允炆铺路时,没能看清这辅佐班底的偏执,没能预料到这场手足相残的悲剧。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