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极北的草原早已银装素裹,寒风裹挟着雪粒,在苍茫天地间呼啸。
然而这片白雪覆盖的大地之下,各方势力的野心却如地火般奔涌。
南匈奴在急速扩张中分崩离析,大单于石勒在谋士张宾辅佐下,受魏国册封后狼顾鹰视,迅速吞并慕容鲜卑故地。
其子石虎如出闸猛虎,大将冉闵似嗜血凶狼,凉州、并州以北广袤草原尽入其囊中。
与此同时,原南匈奴左贤王姬扬借协助魏国剿灭慕容鲜卑之机,势力大涨,据幽州以北与石勒分庭抗礼。
其子姬野手持长枪,在雪原上纵横驰骋;麾下大将金兀术更是枭雄之姿,率完颜金弹子、完颜银弹子及新晋猛将山狮驼横扫北疆。
在金兀术纵横捭阖下,姬扬与高句丽李渊结成同盟,对残存辽东的慕容垂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时值寒冬,一场决定辽东命运的大战在漫天飞雪中爆发。
左贤王之子姬野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划破风雪,身后匈奴铁骑如潮水般自西向东涌来。
慕容垂亲率鲜卑精锐迎战,两军骑兵在雪原上激烈碰撞。
战马嘶鸣,刀戟相交,鲜血染红白雪。
金兀术率麾下重骑从中路突破,完颜金弹子双锤挥舞,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山狮驼凤翅鎏金镗如龙,连挑数名鲜卑将领。
慕容恪虽已战死,其弟慕容垂用兵之能亦不容小觑,指挥若定,防线坚韧。
若非高句丽突然崛起李渊这股势力,他早已吞并高句丽全境。
正当匈奴与鲜卑杀得难解难分之际,东面突然传来震天战鼓。
李渊长子李建成亲率高句丽精锐自东向西杀来,大将李积、李光弼各领一军,如两把利剑直插鲜卑军侧翼。
罗艺手持长枪,连破三道防线;杜伏威双刀翻飞,所向披靡。
慕容垂虽令慕容绍宗死守右翼,却难挡两面夹击之势。
“放箭!”李建成一声令下,高句丽弓弩手万箭齐发,鲜卑军阵顿时大乱。
金兀术见机,立即率重骑发起冲锋,铁蹄踏碎冻土,直取慕容垂中军大旗。
完颜银弹子一锤砸翻掌旗官,山狮驼凤翅鎏金镗直取慕容垂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慕容绍宗舍命来救,被山狮驼一镗劈在肩甲上,鲜血迸溅。
慕容垂见大势已去,在亲兵拼死护卫下向北溃逃。
此战五万鲜卑精锐尽殁,尸横遍野,雪地尽赤,残破的旌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金兀术率骑兵向北穷追不舍,欲将慕容垂残部赶尽杀绝。
当他们追至极北草原边境时,却在一处山谷中失去了踪迹。
此时风雪愈急,天地茫茫,就在金兀术准备下令搜索时,前方雪幕中突然现出一支陌生的骑兵。
这正是铁木真麾下大将木华黎率领的蒙古铁骑。
当中原混战、南匈奴各部抢夺地盘时,铁木真已在极北草原悄然崛起。
称汗之后,他先后击溃草原九部联军,又与安达札木合在阔亦田决战,凭“长生天庇佑”一战定乾坤,统一蒙古诸部。
如今,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水草丰美、靠近中原的南部草原。
当慕容垂带着残兵败将,在风雪中蜷缩在火堆旁取暖啃肉时,铁木真麾下大将木华黎正巡视边境。
他命将士用牛皮裹住马蹄,逆风潜行至鲜卑营地附近,未等对方反应,冰冷的蒙古弯刀已架上这些败军之将的脖颈。
正当木华黎押解俘虏返回时,与追袭而来的金兀术部队狭路相逢。
两军人马素未谋面,在风雪中对峙,杀气弥漫。
金兀术率领的三千重甲骑兵,铠甲森寒,是他在辽东抢夺铁矿资源置办而成,移动起来如钢铁堡垒。
而蒙古骑兵则骑着矮脚马,每匹马鞍旁挂着四张强弓,箭囊中装满特制的凿子箭。
他们如狼群般散开,沉默而危险,眼神中是与生俱来的骄傲。
朔风卷雪抽打在双方衣甲上,谁也没有妄动。
金兀术派懂蒙古语的士兵上前交涉:“这些鲜卑俘虏是我们的战利品,请归还!”
随行的博尔术见重甲骑兵威势,低声建议以俘虏换取战利品避免冲突。
木华黎却高昂着头,声如寒铁:“要是大汗在此,定会赞许我的决定!”
他指着重甲骑兵嘲笑道,“看这些铁罐头,转身比怀崽的母驼还慢!等他们的铁甲里汗水结成冰,我们的弓箭对付他们,不过是射杀强壮点的牛羊!”
金兀术目光扫过蒙古骑士马鞍上的四张弓,那些闪着寒光的凿子箭令他心生警惕。
加之粮草将尽,士卒疲惫,他最终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蒙古骑兵则带着慕容垂等俘虏,在风雪中扬长而去。
这是草原雄鹰与匈奴恶狼的初次交锋,而在更西方的西域,战火更加炽烈。
败退至西域的西鲜卑之主宇文邕,在宇文泰、宇文成都等将领辅佐下,开始横扫西域诸国。
其中宇文玥奉命潜入燕北,以翩翩公子的姿态接近燕北大将楚乔及国主燕洵。
在一场盛大的夜宴上,宇文玥舞剑助兴,剑光如游龙,引得满堂喝彩。
趁燕洵酒醉,他巧妙进言,离间燕北君臣。
次日,当宇文成都率精骑突然出现在燕北城下时,守将仓促迎战。
两马相交不过三合,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如泰山压顶,将其连人带马砸倒在地。鱼俱罗趁机率军突入城门,燕北军大乱。
此前燕北军进犯西凉时已损兵折将,大将程鸢被西凉军陈芝豹擒获枭首,仲羽被俘后虽被汉军遣回却不受重用。
在宇文玥里应外合下,燕北军无人能敌宇文成都和鱼俱罗师徒。
楚乔率秀丽军拼死抵抗,银枪如雪,连挑七名敌将。
奈何宇文泰已率军截断退路,仲羽为护主战死,乌道涯身中数箭仍力战不退,最终血染黄沙。
仲羽战死,乌道涯殉国,燕洵在楚乔率领的秀丽军护送下,欲越过凉州前往汉境避难。
至此,燕北易主,宇文邕改国号为“周”,寓意如周王朝般绵延不绝。
如今西域三十六国,已隐隐以宇文邕的周国为尊,这支新兴势力,必将成为未来大汉西陲的巨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