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风花雪月’到底是什么呀?”五岁的圆圆踮着脚趴在客栈的木栏杆上,洱海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远处的苍山像披着绿毯子的巨人。
奶奶笑着把刚摘的新鲜梅子放在竹篮里:“这可是洱海的四个宝贝。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等会儿带你去瞧瞧!”
话音刚落,一阵风“呼呼”地吹过,吹得院子里的风铃叮当作响,圆圆扎着的两个小辫子也跟着乱晃。“哇!风来啦!”她兴奋地张开双臂,却突然“哎呀”一声——晾在绳子上的小手帕被风吹走,飘飘悠悠地落进了洱海。
“别着急!”隔壁桌喝茶的白族阿婆放下茶碗,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竹筏,“洱海边上的孩子,都要学会和大风做朋友。咱们用竹筏把小手帕捞回来!”
阿婆带着圆圆来到码头,教她把竹筏轻轻放进水里,又绑上一根长长的麻绳。“风往哪边吹,咱们就让竹筏往哪边漂。”阿婆笑着松开手,竹筏果然顺着风,晃晃悠悠地朝着小手帕漂去。
就在竹筏快要碰到手帕时,突然又一阵大风刮来,把竹筏吹得转了个圈。圆圆急得直跺脚:“怎么办?手帕要被吹跑了!”
“别急,试试换个方向!”阿婆指导着圆圆慢慢转动麻绳,竹筏终于稳稳地靠近小手帕。圆圆欢呼着拽回竹筏,湿漉漉的手帕上还沾着几片洱海的水花。
“原来风不是调皮鬼呀!”圆圆擦着手帕说。阿婆笑着点头:“对呀,风会帮蒲公英播种,帮帆船前进,只要我们学会和它合作。”
第二天清晨,奶奶带着圆圆去上关看花。漫山遍野的花像彩虹落在地上,粉色的杜鹃、紫色的马缨花,还有许多圆圆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她正想伸手摘一朵,却发现花丛里有只蝴蝶怎么也飞不起来。
“它的翅膀被花刺勾住了!”圆圆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拨开刺藤。蝴蝶得救了,却还是停在她手心里,翅膀微微颤动。“是不是受伤了呀?”她担心地问。
这时,背着竹篓路过的花农大叔蹲下来查看:“小蝴蝶可能累坏了,咱们带它去我家的花房休息吧。”
在花房里,大叔用棉签蘸着糖水喂蝴蝶,圆圆则帮忙把掉落的花瓣扫干净。“每种花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呢。”大叔指着墙上的画,“比如这个,是白族传说里会带来好运的山茶花。”
三天后,蝴蝶的翅膀终于恢复了力气。圆圆把它托在掌心,看着它轻盈地飞向花丛,和其他蝴蝶跳起了舞。临走时,大叔送给她一包花种子:“等春天来了,把它们种在院子里,蝴蝶们就会来做客啦。”
到了傍晚,奶奶神秘地说要带圆圆去看“月亮掉进水里”。她们乘着小船来到洱海中央,圆圆的眼睛突然瞪得大大的——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轻轻摇晃,仿佛伸手就能捞起来。
“奶奶,水里的月亮会不会被鱼吃掉呀?”她趴在船沿好奇地问。
奶奶笑着摇头:“不会的。洱海的月亮呀,是守护这里的精灵。你看,月光会照亮回家的路,也会让花儿更香,让鱼儿更快乐。”
突然,远处传来“哗啦”一声响,圆圆的目光被吸引过去。原来是两只水鸟在争抢一条小鱼,搅碎了水面的月光。“它们在打架!”她着急地说。
划船的船夫爷爷笑着说:“别担心,这是水鸟在学本领呢。等它们长大了,就会一起捕鱼,互相帮助。”
圆圆的眼皮渐渐变沉,在摇晃的小船上睡着了。梦里,她变成了一只蝴蝶,跟着红嘴鸥在洱海上空飞翔,下关的风轻轻托着她的翅膀,上关的花香一路相伴,苍山的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而洱海的月亮,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