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一阵胡思乱想,马车到了郡王府门口。
剪秋、绘春把几个孩子送回了亲娘身边,胤禛则拉着宜修回了正院——为了弘晓和弘晖的安全,两人没有把孩子接回来,连濡媛都留在了贵妃处。
宜修拦住了胤禛去棠安院的脚步,领着胤禛到了刚修葺好的西跨院,“爷,居安思危,咱们得未雨绸缪了。”
胤禛放眼望去,震惊不已。
清朝王府规制中,西跨院向来是“偏安一隅”的雅致所在——不似正院那般铺陈华丽,也不及东跨院(多为长子居处)的轩敞,如今却焕然一新。
一座垂花门,朱红门柱上缠着重瓣蔷薇,门楣上的木雕是“梅兰竹菊”四君子,门簪上嵌着极小的青金石,低调华贵又不失雅致。
过了垂花门,便是一方方砖铺就的天井庭院,甬道用青灰砖与白灰勾勒出“冰裂纹”图案,雨天时积水顺着纹路漫开。
甬道两侧各有一排半开的朱红回廊,廊柱间挂着竹编的帘笼,风一吹,纱帘轻摆,能瞥见廊下摆着的乌木茶桌与竹椅。
庭院中央立着一座太湖石假山,此刻完全被白雪覆盖,但可以想象夏日常绿得遮天蔽日,石缝里嵌着几株迎春,初春时便冒出嫩黄的花穗……假山脚下凿了一方月牙形的小池,池边用青石板围砌,池里养着几尾红鲤,时不时惊起细碎的涟漪。
池边种着两株西府海棠,树龄已逾三十年,枝干遒劲如虬龙,只待暮春花开时,粉白的花瓣堆得满枝满桠。
看到这一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胤禛扶额轻叹,“你早有预料,何必动手?”苦了他的大腿和胳膊,青紫一大片啊!
“预料什么?我若有个通天的本事,何必嫁你做福晋!”宜修又一把抓了过去,元宝鞋在地上“咚咚”踩出声,拉着他进了屋内。
胤禛躲闪不及,好不容易揉开的左胳膊又青了一片,欲哭无泪。
咱们好好说,动什么手啊!
西跨院的正房是三间硬山顶的瓦房,青灰瓦当雕着“福”字纹,窗棂间糊着夹纱纸,纸上绘着浅淡的山水,月台比正院的矮半截,台上摆着两盆石榴树;
西侧是两间耳房,一间用作书房,里头摆着十几个书案,窗下种着一丛翠竹,另一间是绣房,窗台上摆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绷架。
“看着很像学堂,你该不会……”
宜修挑起两根丝线,迎上胤禛的目光,“是啊,我要开个女学堂。”
“本来是想借此讨好大哥、大嫂,让你结束禁足后能够更好回到朝堂的。现在,要给儿子用了。”
胤禛一时迷糊,没怎么听懂,但大为感动:到底是自己的枕边人,一直为自己的处境忧心。
“雅丽茉、苏雅拉几岁?翻了年,开春雅丽茉就及笄了。”宜修一句话揭开谜题。
是啊,雅丽茉要及笄了,就该议婚事了。
他就说为什么雅丽茉、苏雅拉没有领着一众弟弟妹妹上前说吉祥话,竟是惠妃和大哥刻意为之。
老爷子将女儿一个一个嫁去蒙古,温宪姐妹能留京,是老太太用自己的脸面和情分换的,也有安抚八旗贵族的意味在里头。
女儿尚且指婚不手软,隔了一层的孙女,就更不会手软了。
胤禔如何能舍得女儿去蒙古,可不得藏一藏。话又说回来,藏能藏多久,八公主婚事一定下,雅丽茉就是下一个。
婚事必然是要好生谋划的。
偏偏大福晋体弱,上次胤禔受杖责后,更是缠绵病榻,除夕宫宴上基本没开口说话,就是怕一开口就咳个不停,不吉利。
惠妃手段再高,也困于宫墙,耳目再通透,也不可能一一清查八旗各族儿郎、家中长辈的实际情况。
这等境遇下,宜修可谓是替雅丽茉牵线保媒的不二人选——众多福晋中,论人脉,论手段,论名声,论亲近,舍宜修选谁?
这么多年,宜修素来是亲自操持给各家的年礼,大福晋身体不好,宜修隔三差五上门探望,有时也领着几个侄女去参加宴饮;
纵然和三福晋渐行渐远,却始终没有失了礼数,弘晴春秋之际总犯咳疾,宜修总是会送上自己酿制的秋梨膏;
五福晋、七福晋那儿,宜修更是没少去走动,两人什么私房话都会和宜修谈……胤禛从来不置喙宜修身为嫡福晋却不管府务一事,除却不希望福晋权柄在握外,就是宜修所作所为比操持府务更有价值。
自出宫开府后,人情世故这四个字,胤禛可谓是体会的够够得。
然而,他不是能放下身段迎合事故的人,这时候一个好福晋便显得尤为重要。
宜修去各家走动,联络女眷,何止是润化两家关系,更是帮胤禛稳定人心。
胤禛欠缺的,恰恰是宜修擅长的,夫妻互补,又有费扬古帮衬,这才让胤禛初入朝堂那几年没那么艰难,渐渐站稳了脚跟。
开办女学堂这一步就更妙了,谁家还没个女儿,有这个学堂在,去各家走动就少了许多顾忌。
胤禛能有这番体会,当然不是他体贴入微能感同身受,而是宜修曾经撂挑子,以称病为由,把各家人情往来的册子和账本托付给胤禛。
不过短短七八日,胤禛就忙得晕晕乎乎,拉了佟佳悦榕、乌苏氏、格根塔娜、李静言四个人帮衬,结果还是备错了两家的礼……自那以后,胤禛态度之变化不可谓不大。
先前不怎么在乎,觉得都是小道;后来福晋忙啊,没事,爷以后再来,你忙外头的,府里一切都不用操心,有爷在呢。
正如宜修所料,宫宴余波未平,元宵节还没过,胤禔就上了门。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胤禩、胤禟一同上门。
胤禛一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胤禩破防了呗。
按理,胤禩是惠妃养大的,大福晋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延禧宫一脉的事儿该由八福晋挑起来。
奈何……八福晋没开怀,没当过娘的人,大福晋怎么可能把女儿托付出去?只怕连惠妃也不愿意让八福晋帮衬。
宜修好歹是胤禔亲自承认的表妹,雅丽茉、苏雅拉几个孩子可是喊宜修姑姑,而不是四婶的。
亲疏远近,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