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安神蜜膏”的升级获得了识货街坊的认可,口碑在走亲访友的年节里悄然传开。
蜂王浆还剩大半罐,冬梅小心翼翼地收在阴凉处。芷兰堂的日子恢复了冬日的平静,但后院小灶间的心思却更活络了。
这天上午,学堂的李秀才急匆匆来了,眉头微蹙。
“锦书姑娘,林大夫在吗?”他声音带着点沙哑。
林芷从诊案后抬头:“李秀才,何事?”
李秀才叹口气:“唉,这不刚开课吗?天干物燥的,加上孩子们背书扯着嗓子喊,好几个嗓子都哑了,咳得小脸通红!”
“课都没法上了!林大夫,您给开点便宜的润喉方子?学堂经费您也知道……”
锦书立刻说:“咱们有润喉糖呀!清肺化痰款正对口!”
李秀才苦笑:“锦书姑娘,那糖是好,可几十个孩子一人一块一天,天天吃……学堂也供不起啊。”
墨竹在一旁插嘴:“那……多喝茶?”
“茶水孩子们喝得肚胀,跑茅房更耽误功夫。”李秀才无奈摇头。
林芷沉吟片刻,目光转向后院方向:“冬梅,蜂王浆还剩多少?”
冬梅立刻会意,轻声答:“还有大半罐。”
林芷对李秀才道:“李秀才莫急。蜂王浆润燥益肺,本是护嗓佳品。只是直接服用量少价昂。冬梅,”
她看向冬梅,“你试试用蜂王浆混合蜂蜜,加入适量胖大海粉、桔梗粉、甘草粉,再加点薄荷脑粉提清凉,熬成稠膏,搓成小蜜丸,方便含服。”
“每日一两丸即可滋润咽喉。”
锦书脑中算盘立刻噼啪响:“蜂蜜和药粉成本可控,蜂王浆用量比蜜膏更省!搓成小丸子,用量节省,成本摊薄,学堂用得起!”
冬梅眼睛亮了:“好!我试试配比!”
午后,后院小灶间飘散起混合着蜂王浆醇厚、蜂蜜清甜以及草药清气的独特香味。
冬梅专注地掌控着火候,将熬好的深褐色稠膏倒在干净的青石板上冷却。
墨竹在一旁打下手,帮忙搓丸子。
“冬梅姐,这味儿……闻着嗓子就舒服!”
墨竹抽抽鼻子,拿起一颗搓好的小蜜丸对着光看。
丸子只有小指头大小,深褐色,半透明,闪着蜂蜜的光泽。
冬梅轻声道:“蜂王浆的滋养,胖大海桔梗的润喉,甘草调和,薄荷脑清凉,浓缩在丸子里。”
她拿起一颗含在嘴里,一股温和浓郁的甜润感瞬间包裹喉咙,接着是薄荷的清凉缓缓释放,清凉过后,是蜂王浆与草药带来的持续滋润感,毫不刺激。
“成了!”冬梅难得语气肯定。
墨竹迫不及待也塞了一颗:“唔!好吃!比糖块还润!还不腻!”
锦书和林芷也过来品尝。
“嗯,润喉生津效果明显,温和持久。”林芷点头。
锦书心中已有数:“成本核算过了。一小丸成本约半文钱。给学堂按一文钱一丸,如何?量大再优惠些。街坊零买,两文钱一丸。”
李秀才当天下午就收到墨竹送来的一小坛子密封好的蜜丸和一个简单的方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