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听诊器的温情还在“绿韵微光”中心蔓延,苏医生用它守护孩子们健康的身影,成了庭院里最动人的风景。而此时,陈曦四人收到了一份来自“大佬圈”的意外邀约——国内顶尖科技集团“智联未来”董事长陆承泽、文创龙头企业“锦绣东方”创始人温若曦,两位长期支持特殊儿童帮扶计划的行业大佬,提出要与四人互赠定制礼,以纪念三年来的跨界同心。经过商议,大家决定以“挚友同心·非遗印记”为主题,定制四支专属钢笔,每支都刻有彼此名字与非遗元素,既是同行者的致敬,也是公益之路的见证。
“陆总和温总不仅是捐赠者,更是我们的战友。”陈曦翻看着三年来的合作档案,从最初的智能教具研发到非遗服饰商业化,两位大佬始终无条件支持,甚至亲自参与方案讨论。林砚舟补充:“钢笔是商务与情怀的结合,刻上彼此名字和孩子们的非遗作品,既显郑重,又藏温度。”
秘密筹备:匠心打磨专属印记
为了让钢笔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四人特意避开两位大佬,开启了秘密筹备。沈亦舟负责梳理合作过往,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瞬间——陆承泽亲自调试智能竹编架、温若曦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剪纸服饰,这些画面将作为附赠纪念卡的素材;陈曦对接国内知名钢笔品牌,定制高品质铱金钢笔,笔身选用沉稳的磨砂黑,搭配拉丝金装饰,既适合商务场景,又不失质感。
核心设计环节由林砚舟主导。他从孩子们的非遗作品中提炼出四个核心元素,分别对应四位大佬与四人团队的合作特质:
? 给陆承泽的钢笔:刻上乐乐的竹编“幸福树”简化纹路,搭配“智启未来·同心筑梦”八字,呼应他用科技赋能特殊教育的初心;笔帽内侧刻有陆承泽与陈曦四人的名字缩写,象征跨界携手。
? 给温若曦的钢笔:融入朵朵的剪纸“爱心小羊”图案,搭配“锦绣非遗·温情守护”八字,契合她推动非遗服饰商业化的付出;同样刻有五人名字缩写,见证文创与公益的融合。
? 给陈曦的钢笔:采用小宇的羌绣“太阳花”轮廓,刻有“初心如磐·步履不停”八字,以及五人名字缩写,致敬她作为团队核心的坚守与担当。
? 给林砚舟、苏医生、沈亦舟的三支钢笔:分别融入竹编经纬纹、羌绣祥云纹、剪纸碉楼纹,各自搭配贴合其职责的寄语,均刻有五人名字缩写,象征五方同心。
此外,四人还准备了配套纪念卡:正面是沈亦舟拍摄的合作瞬间照片,背面是孩子们手写的祝福——乐乐歪扭的“谢谢陆叔叔”、朵朵画的爱心小羊、小宇绣的迷你太阳花,质朴又动人。
非遗融合:刻在笔身的同心印记
定制钢笔的关键,在于将非遗元素与刻字工艺完美融合。林砚舟带着设计稿,再次拜访了手工雕刻工坊,与师傅反复沟通细节:“非遗图案要简约大气,不能破坏钢笔的整体质感;名字缩写要隐蔽却清晰,体现‘挚友同心’的寓意。”
雕刻师傅采用激光精雕工艺,先在笔身侧面精准勾勒出非遗图案:竹编纹路的经纬线条细腻均匀,剪纸图案的边缘流畅利落,羌绣花纹的轮廓圆润饱满,每个图案都控制在2厘米见方,小巧却精致。随后,将“智启未来·同心筑梦”等寄语刻在图案下方,字体选用规整的宋体,笔画粗细适中,既醒目又不失庄重。
笔帽内侧的名字缩写是点睛之笔。师傅用微型雕刻工具,将五人的名字缩写按顺时针排列,字体微小却清晰可辨,不仔细看难以发现,恰似四位大佬与四人团队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雕刻完成后,笔身经过多层抛光处理,手感顺滑,刻字处经过防氧化处理,确保长久清晰。
与此同时,纪念卡的制作也在同步推进。沈亦舟将挑选好的照片打印在加厚卡纸正面,背面贴上孩子们的手写祝福和迷你非遗手作——乐乐的竹编小挂件、朵朵的剪纸贴纸、小宇的羌绣碎片,让每一张纪念卡都独一无二。
赠礼时刻:笔墨传情,同心致远
赠礼仪式选在“非遗童韵”全国巡展的开幕式现场。当巡展剪彩结束后,陈曦四人捧着定制钢笔礼盒,走到陆承泽和温若曦面前。“陆总、温总,三年来感谢你们的一路同行,这是我们为你们准备的专属礼物。”陈曦笑着递上礼盒。
陆承泽打开礼盒,映入眼帘的是磨砂黑钢笔,笔身上的竹编“幸福树”纹路格外醒目。他拿起钢笔,指尖抚摸着刻字和名字缩写,眼中满是惊喜:“这礼物太用心了,竹编纹路是孩子们的作品,名字缩写藏着我们的同心,我会好好珍藏。”他当场拧开钢笔,在纪念卡上写下“公益之路,初心不改”八个字,递还给陈曦:“这是我的回赠,愿我们继续携手,让更多孩子受益。”
温若曦的礼盒里,剪纸“爱心小羊”图案栩栩如生。她握着钢笔,反复欣赏着刻字:“‘锦绣非遗·温情守护’,这正是我们合作的初心。”她也在纪念卡上写下寄语:“非遗有温度,公益有力量,愿与诸君共赴山海。”随后,她从随身包中拿出两个精致的锦盒,递给陈曦四人:“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回礼——定制非遗纹样书签,每一枚都嵌有孩子们的非遗作品碎片。”
四位大佬与四人团队互换礼物后,陆承泽举起钢笔,感慨道:“三年前,我只是被孩子们的坚韧打动,如今,我看到的是一条‘科技+非遗+公益’的可持续之路。这支钢笔,刻着我们的名字,更刻着我们的共同使命。”温若曦附和道:“未来,‘锦绣东方’会继续加大投入,让非遗童韵走向更多国家,让特殊儿童的创造力被世界看见。”
陈曦四人握着刻有彼此名字的钢笔,心中满是感慨。这支小小的钢笔,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承诺、一份羁绊。它见证了跨界合作的同心协力,也承载了公益之路的初心与梦想。
笔墨延续:书写公益新篇
从那以后,这支定制钢笔成了五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陆承泽用它签署公益合作协议,每一笔都透着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温若曦用它修改非遗服饰设计方案,让孩子们的创作更好地融入市场;陈曦用它撰写项目规划,勾勒帮扶计划的未来蓝图;林砚舟用它记录非遗教学心得,优化课程设计;苏医生用它整理康复方案,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沈亦舟用它写下拍摄脚本,捕捉更多温暖瞬间。
在一次公益捐赠仪式上,陆承泽用这支钢笔签下捐赠协议后,特意将钢笔展示给孩子们看:“你们看,这支笔上有乐乐编的幸福树,以后叔叔会用它为你们争取更多帮助。”孩子们围过来,好奇地抚摸着笔身的纹路,乐乐骄傲地说:“这是我编的,陆叔叔要多帮我们设计好玩的教具呀!”
温若曦则带着钢笔参加国际文创展会,向海外友人介绍:“这支笔上的剪纸图案,来自中国特殊儿童的创作,我们希望通过它,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魅力与公益的力量。”不少海外品牌被这份初心打动,主动提出合作,让“非遗童韵”系列服饰成功走出国门。
陈曦四人看着钢笔在不同场景中传递温暖与力量,心中满是坚定。这支刻有彼此名字的定制钢笔,不仅是同行者的致敬,更是公益之路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继续携手前行。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同心之礼,在特殊儿童帮扶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让非遗文化绽放更多光彩,让公益的力量温暖更多角落,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挚友同心、砥砺前行中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