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随我上前迎接!”
姜桓楚不敢怠慢,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身后一群诸侯,小跑着迎了上去。
就在张桂芳率领大军,即将抵达城前百丈之际。
“报——!!!”
一声急促而又欣喜的呼喊,从后方传来。
众人回头望去。
只见一名东伯侯府的亲卫,正骑着快马,不要命似的狂奔而来,脸上挂着难以抑制的狂喜之色。
“侯爷!大喜!大喜啊!”
那亲卫翻身下马,由于太过激动,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他连滚带爬地冲到姜桓楚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
“找到了!侯爷!有线索了!”
“什么?!”
姜桓楚闻言,浑身一震,一把抓住那亲卫的衣领,急切地问道。
“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亲卫喘着粗气,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高声禀报道。
“回禀侯爷!就在刚刚,有渔民来报!”
“说是在东海之滨的芦苇荡里,亲眼见到一个文士打扮的青年,带着几名仆从,撑着一艘小船,匆匆出海去了!”
“那渔民认得,那青年……正是西伯侯姬昌的四子,姬旦!”
“姬旦!”
姜桓楚的眼睛瞬间亮了,那光芒,比天上的太阳还要刺眼!
他松开亲卫,整个人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腰杆瞬间挺得笔直。
“好!好!好!”
他连道三声好,激动地拍着亲卫的肩膀。
“立刻!马上!派人去给本侯查!”
“他往哪个方向去了,买了多少东西,给本侯查个底朝天!”
“是!”
亲卫领命,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去。
姜桓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狂喜,转身之时,脸上已经挂上了从容不迫的微笑。
他快步迎上已经翻身下马的张桂芳二人,那叫一个底气十足。
张桂芳看着他这副模样,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抱拳道。
“东伯侯,别来无恙。”
“哈哈,张将军,邓将军,一路辛苦了!”
姜桓楚满面春风地回礼,态度热情得恰到好处。
张桂芳也不与他客套,开门见山地问道。
“侯爷,太师有令,我等前来清剿姬昌余孽。不知,那些逆贼如今身在何处?”
他声音平淡,却自有一股军人的压迫感。
若是片刻之前,姜桓楚怕是已经汗流浃背,不知所措了。
但现在嘛……
他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脯,朗声笑道。
“张将军放心!”
“姬昌那厮的妻儿老小,本侯已经查到了蛛丝马迹!”
“不日,定能将其一网打尽,献于将军面前!”
张桂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哦?如此甚好。”
他点了点头,随即一摆手。
“既然如此,还请侯爷即刻带路。”
“太师有令,姬昌妻儿老小,血脉族人,必须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绝不能有任何遗漏!”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姜桓楚连连点头,随即又笑着提议道。
“不过,二位将军舟车劳顿,不如先入城中,吃饱喝足,待我的人确认了那姬旦的具体所在,再出兵也不迟嘛。”
“不必了。”
张桂芳摇了摇头,神情严肃。
“军令如山,时不我待。”
“还请侯爷莫要让我等为难。”
他语气虽然客气,但那股不容置疑的意味,却让姜桓楚心中一凛。
“是,是,将军说的是。”
姜桓楚见状,也不敢再多言,连忙转身,对着身后众人大喝。
“来人!速速开道!”
“即刻前往东海之滨!”
……
殷商,朝歌,人族三皇祖庙。
此地乃人族圣地,香火鼎盛,气运汇聚。
闻仲身披甲胄,神情肃穆,亲手捧着一个古朴的锦盒,率领几名亲卫,大步踏入祖庙之内。
然而,闻仲刚刚踏入殿内,脚步便是一顿。
他看到,大殿之中,除了人王帝辛,还有两人。
一人是国师申公豹,另一人,则是一名身穿朴素道袍的青年。
那青年气息深不可测,明明看着陌生,却又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之感,正与帝辛谈笑风生。
闻仲心中疑惑,下意识地便要开启眉心天目。
就在此时,那青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回过头来,对他露出一抹温和的淡笑。
“闻太师,别来无恙。”
青年开口了,声音平淡,却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贫道,阐教三代弟子·南极仙翁之徒·修缘。”
“轰!”
阐教三代弟子·修缘!
这几个字,如同一道混沌神雷,在闻仲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瞬间怔在原地。
但天目已然开启,覆水难收!
下一刻,他看到了此生最为震撼的一幕。
一股浓郁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功德祥云,在那青年头顶汇聚成华盖!
一条紫金色的滔天气运神龙,盘踞其身,仰天咆哮!
更有无边人道之力庇护周身,万法不侵,诸邪辟易!
那已经不是人了!
那是功德的化身,是气运的宠儿,是行走在人间的圣贤!
“啊!”
仅仅是看了一眼,一股无法承受的灼热刺痛,便从闻仲的第三只眼中传来。
他的天目,在这股浩瀚无边的气运功德反噬之下,骤然变得一片黑暗!
点点金色的神血,顺着他的眉心,缓缓流下。
李修缘见状,也是微微一愣。
好家伙,这位太师,胆子是真肥啊。
连自己的跟脚都敢随便看?
他如今的实力、气运、功德,早已今非昔比,远超闻仲这等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不做任何反抗。
单单是自身气息的自然泄露,都足以让大罗金仙之下的修士,望而生畏,道心受损,双目自毁。
李修缘摇了摇头,随手一挥。
一道蕴含着勃勃生机的造化大道气息,化作一抹绿光,瞬间笼罩了闻仲。
闻仲只觉得一股温暖和煦的力量涌入体内,眉心天目的刺痛瞬间消失,那片黑暗也如潮水般退去,视线恢复清明。
不仅如此,他感觉自己的肉身与神魂,都像是被洗涤了一遍,前所未有的舒畅。
他心神剧震,连忙稳住身形,对着李修缘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拜。
“多谢农圣大人出手相助!”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敬畏。
“闻仲,代我殷商亿万子民,感谢大人传下良种与风水堪舆之术,让我人族,不再受那饥寒之苦!”
“太师言重了。”
李修缘淡笑着虚扶一把,神情谦和。
“此乃功德之举,我为人族谋福,天地回馈我以功德,理所应当,无需太过感谢。”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一旁的闻仲和帝辛,愈发觉得其胸怀广阔,高深莫测。
闻仲拱了拱手,由衷赞叹道。
“大人胸怀,闻仲佩服。”
说罢,他才想起正事,转身唤来亲卫,将那锦盒恭敬地献于帝辛面前。
“大王!”
锦盒打开,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赫然在内。
“此乃叛逆姬昌之首级!”
“如今西岐已灭!只剩下些许妻儿流落在外,张桂芳将军已率军前往清剿,不日便可将其斩草除根!”
“好!太师辛苦了!”
帝辛见状大喜,龙颜大悦,重重赞扬。
李修缘看着那颗头颅,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他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容易了结。
姬昌死了,但真正的潜龙姬发,还在暗处。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姬发一日不死,这场封神量劫中的人族博弈,就不可能真正结束。
那么接下来,东方玄门与西方教的斗法,核心,应该就是这位未来的周武王了。
想到这里,李修缘上前一步,开口问道。
“闻太师,不知那姬昌子嗣,如今流落何处?”
闻仲虽有些疑惑农圣为何关心此事。
但殿内都是自己人。
他也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
“回禀农圣大人,据探子回报,应是在东海之滨一带。”
“东海么……”
李修缘闻言,心中了然,转身对着帝辛一拱手。
“大王,既然我阐教应邀而来,自当为大王排忧解难。”
他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姬昌子嗣,必定是西方教的下一个目标。”
“为免夜长梦多,贫道这便亲自去一趟东海,将之一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帝辛闻言,大喜过望,连忙点头。
“如此,便劳烦农圣大人走一遭了!”
……
东海。
张桂芳与邓婵玉在东伯侯的全力配合下,效率极高。
他们顺着渔民提供的线索,经过对沿途数个村落的多次盘问。
终于确认了姬旦离去的准确方向。
甚至,通过查访姬旦购买食物与淡水的店铺,他们还大致判定出了对方的航行里程。
“准备船只!”
张桂芳当机立断,一声令下。
东伯侯立刻调集了上百艘大小船只,载着三千殷商精锐,浩浩荡荡,向着姬旦离去的方向追去。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数日之后。
负责了望的斥候,终于有了发现。
“将军!前方五里,发现一座岛屿!”
斥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那岛屿周围有迷阵遮掩,若非靠得近了,极难发现!”
张桂芳与邓婵玉精神一振,立刻来到船头。
只见远方的海面上,一座被云雾缭绕的岛屿若隐若现。
随着船只靠近,岛上的景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炊烟袅袅,人影绰绰。
甚至,他们还能隐隐看到,在岛屿的一处开阔地上。
正有数百名兵将,在进行着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