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宫暖阁里燃着安神的檀香,太后斜倚在铺着貂裘的软榻上,手里捻着一串菩提佛珠,指节泛着常年礼佛的温润。宜修刚跨进门槛便屈膝行礼,六阿哥也跟着奶声奶气地喊“太后祖母”,膝盖触到冰凉的金砖时,宜修故意顿了半息才起身,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忧心:“太后,臣妾今日带弘景来,一是让他给您请安,二是实在心里熬不住了,想求太后为天下苍生计,定个祈福的章程。”
太后见六阿哥粉雕玉琢的模样,先露了些笑意,抬手让他近前,又看向宜修略显憔悴的脸,捻佛珠的手慢了半拍:“哦?弘景乖。你操持后宫已是妥当,怎还为这事烦忧?”
“后宫事再重,也重不过天下苍生命脉。”宜修垂眸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要融进檀香里,“臣妾昨夜翻了半宿的邸报,见江南江北旱情竟已重到这般地步——十户有八户颗粒无收,流民都涌到城门口了,地方官的折子递上来,字里行间全是急惶。臣妾虽在深宫,可一想到百姓们背井离乡的模样,就整夜整夜睡不着,总觉得该借佛法之力求份庇佑。”她刻意提起“邸报”,借“知晓前朝事”的细节显诚意,又用“睡不着”的姿态,把“忧心”演得入木三分。
太后捻佛珠的手果然停了,眉头微蹙:“竟已到了这地步?皇上近日忙于朝事,倒没跟哀家细说。”
“皇上是怕您忧心伤了身子。”宜修立刻接话,顺势抬眼看向太后,目光里满是恳切,“臣妾思来想去,宫里最灵验的便是宝华殿的佛,当年先帝在位时,也常去为天下祈福,总能求来甘霖。若能请太后您亲自去敬香,一则显皇家体恤万民的心意,让流民知道宫里记挂着他们;二则也能安定朝局,百官与百姓见太后以身作则,民心自会安稳。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她特意搬出“先帝”,戳中太后重规矩、念旧情的心思,又把“稳朝局、安民心”的大帽子扣上,让此事容不得拒绝。
说到这里,她话锋轻轻一转,拉过六阿哥的小手,语气软了几分:“前日齐妃妹妹来景仁宫,还跟臣妾念叨三阿哥课业用心却总不自信,夜里常读到深夜。不如一并请了齐妃妹妹和三阿哥同去,弘景也跟着,孩子们心诚,再沾您的福气,菩萨定会更显灵验。只是臣妾实在走不开——六宫琐事堆积如山,前几日华贵妃还跟臣妾提过,要商议冬日各宫份例与炭火调度的事,关乎宫中人冷暖,耽搁不得。”她特意点出“与华贵妃商议事务”,既符合皇后“主理六宫”的身份,又借年世兰的名头堵死太后劝她同行的可能,更能让这场“祈福”显得纯粹是为民生与皇子,毫无私心。
太后闻言,捻佛珠的手指终于动了,看着六阿哥乖巧的模样,又听宜修说的是实在事,当即点头:“你考虑得周全,六宫事务要紧,你留在宫里坐镇是对的。祈福的事哀家去便好,就定在今日午后。让齐妃带着三阿哥先去景仁宫候着,让嬷嬷把弘景也带过去,你们那边清点妥当,直接送孩子们来寿康宫,咱们一同出发。”特意叮嘱“先去景仁宫候着”,便是要把齐妃与三阿哥的行程攥在手里,断了他们中途走漏消息的可能。
“谢太后体恤万民,也体恤臣妾庶务繁杂。”宜修恭敬叩首,六阿哥也跟着再次行礼,起身时宜修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冷光,快得像流星划过夜空。她垂着眸,掩去所有情绪,又陪太后说了几句逗弄六阿哥的家常话,才松开孩子的手,看着嬷嬷将他抱走,自己则缓步退出暖阁。
踏出寿康宫朱红宫门时,廊下的风卷着碎雪扑在脸上,宜修却浑然不觉。她指尖轻轻攥紧了袖中的丝帕——冯若昭,这深宫从来容不得心软。今日太后被引去宝华殿,弘景成了稳住场面的幌子,我留宫“理事”堵住所有口实,翊坤宫那边正好收网。你纵有千张嘴,也再无人能为你递一句情。这局,你逃不掉了。
昌贵人乌雅碧檀接到消息时,正在自己的宫里对着镜子试新做的珠花。听闻能在皇后和贵妃面前邀功,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卸下珠花,换了一身素净些的衣裳,又对着镜子练习了几遍惊慌又急切的表情,才急匆匆地跟着景仁宫的宫人赶往翊坤宫。
一进殿门,她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慌乱:“贵妃娘娘!奴婢有要事禀报!”年世兰正等着消息,见她这副模样,心中已有数,却故意沉下脸:“何事这般慌张?”乌雅碧檀伏在地上,声音急促地说道:“回贵妃娘娘,奴婢昨晚起夜,走到内务府附近的月亮门时,远远见敬妃娘娘的侍女晚晴,穿着一身灰布衣裳,鬼鬼祟祟地往账房那边去,当时奴婢还觉得奇怪,想着这深更半夜的,一个宫女去账房做什么?直到方才听闻晚晴被抓了,奴婢才反应过来,她定是要去销毁证据啊!”她怕年世兰不信,又补充道:“奴婢看得真真的,那侍女腰间系着的银锁,还是前几日敬妃娘娘赏的,绝不会认错!”
年世兰见时机已到,当即理了理描金绣凤的宫装裙摆,眼底的急切化作胸有成竹的冷厉。她命颂芝将人证物证一一打点妥当:曹琴默捧着账册与太监行踪的字条走在前头,安陵容小心护着盛有熏香粉末的白瓷罐,乌雅碧檀则刻意整理出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连鬓边的珠花都故意歪了几分——这副阵仗,倒像是捧着铁证,要去掀翻一场惊天骗局。一行人行至御书房外,年世兰深吸一口气,让苏培盛入内通禀,声音里恰到好处地带着一丝委屈与急迫:“劳烦苏公公回禀皇上,臣妾有关乎腹中龙胎安危的紧要事禀报,片刻也耽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