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要借此机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浪,彻底清洗朝堂内外的不稳因素。
而汉王周景昭,经此一事,不仅安然无恙,其形象反而更加沉稳、顾全大局。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竟成了他立威朝堂的契机。
大朝会结束,文武百官各自散去,神色各异,显然都被今日朝堂上的惊涛骇浪所震撼。
周景昭随着人流走出宫门,正准备登上马车,却见一人并未立即离去,反而像是在等人,正是刑部尚书赵明渊。
赵明渊见到周景昭,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上前几步,拱手道:“王爷留步。”
周景昭心中微动,停下脚步,回礼道:“赵尚书可是有事?”他猜到赵明渊身为即将主导三司会审的刑部主官,必然对案件细节极为关注。
赵明渊左右看了看,压低了些声音,苦笑道:“不瞒王爷,陛下命三司会审,此案千头万绪,牵扯甚广,下官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啊。王爷是此案关键当事人,不知…不知可否提点一二,也好让下官心里有个底,办案时能更快抓住要害,不负圣恩?”他话说得十分客气,姿态也放得低,纯粹是一副请教公事的模样。
周景昭了然,赵明渊这是想从他这里获取一些未公开的线索或判断,以便在接下来的三司会审中占据主动,至少不至于被动。
他略一沉吟,道:“赵尚书言重了。此案父皇既已交由三司,本王自当避嫌。不过,本王可告知尚书,万年县衙尸检疑点颇多,绝非煤毒所致;昨夜擒获之贼人,成分复杂,口供之中,于粮价、工坊、乃至本王行程诸事,多有勾连。尚书与大理寺、御史台同僚,只需紧扣证物口供,顺藤摸瓜,想必不难查清真相。”
他透露了一些方向性的信息,但并未涉及具体细节,既给了赵明渊面子,也守住了分寸。
赵明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连忙拱手:“多谢王爷指点迷津!下官定当仔细核查,秉公办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声音压得更低,“呃…王爷,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实在是…实在是拗不过小女鹿溪那丫头…她听闻王爷‘风铎书君’之名,仰慕殿下书法已久,日日缠着下官,想求王爷一幅墨宝…不知王爷可否赏光…”
他说着,老脸都有些微红,显然觉得为女儿求字有些难以启齿,但又架不住爱女软磨硬泡。
周景昭微微一怔,随即失笑。赵鹿溪那明艳活泼、甚至有些泼辣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没想到她还有这般心思。他当下便爽快答应:“原来是鹿溪小姐喜欢。此乃小事,何须尚书亲自开口。待本王回府后,便写一幅字,差人送至府上。”
赵明渊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多谢王爷!多谢王爷!下官代小女谢过王爷恩赏!”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总算能向女儿交差了。
两人又寒暄几句,赵明渊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周景昭登上马车,发现青崖子不知何时已坐在车内等候。
“师父您怎么来了?”
青崖子抚须笑道:“听闻你昨夜遇刺,虽说有惊无险,但老道总有些不放心。正好你要去工坊,便陪你走一趟,看看那些孩子(指工人们)可还安稳。”(实则也有暗中护卫,以防途中再遇埋伏的用意)
周景昭心中温暖,知道师父是担心自己,点头道:“有劳师父挂心。”
马车并未直接回府,而是驶向了城外黑石坡工坊。昨夜经历一场大战,虽已清扫战场,但消息定然瞒不住,工坊和矿区的工人们必定人心惶惶,需要他这位主心骨亲自前去安抚。
抵达工坊时,果然见到工人们虽然仍在劳作,但神色间都带着不安和恐惧,窃窃私语,不时望向昨夜发生过战斗的区域。
周景昭让管事将工人们暂时召集起来。他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台上,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惶惑的脸。
“各位乡亲父老!”他的声音清朗,以真气送出,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清,“让大家担惊受怕,是景昭之过。在场景昭向大家赔礼了。”说完便对着大家一礼”
众人大惊,齐齐躬身行礼,皆曰:“王爷,万莫如此。”
又听周景昭朗声道:“昨夜,确有一些宵小之辈,企图破坏我等辛勤劳作之成果,断大家活路!”
人群一阵骚动。
“但!”周景昭语气一转,变得铿锵有力,“朝廷天威浩荡,陛下圣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所有来犯之敌,已被尽数歼灭或擒拿!本王可以向大家保证,工坊、矿区,乃至大家的安全,皆有朝廷精锐暗中保护,绝不会再让此类事件发生!”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年关将至,元正休沐之期,工钱会提前足额发放!本王已另备一份年礼,虽不丰厚,也是本王一番心意,让大家能过个安稳年!开年之后,工坊矿场还需仰仗各位!只要大家安心做工,本王在此承诺,绝不会让任何人断了大家的生计,绝不让任何人夺走大家凭力气挣来的安稳日子!”
他的话语真诚而有力,既说明了情况(隐去血腥细节),又给予了强大的安全保障承诺,更提到了实在的工钱和年礼,瞬间安定了人心。工人们脸上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感激和安心。
“王爷仁义!”
“谢谢王爷!”
“我们一定好好干!”
欢呼声和感激声此起彼伏。
周景昭又带着青崖子、司玄等人巡视了工坊和矿区,仔细查看了防御布置,慰问了受伤的护卫,一切安排妥当后,方才打道回府。
马车驶离工坊,周景昭望着窗外恢复秩序的景象,心中稍安。然而,他清楚,朝堂上的三司会审才刚刚开始,暗处的敌人也并未完全清除。这个年关,注定不会平静。而赵鹿溪求字之事,倒像是一段紧张旋律中意外插入的轻松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