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指令的下达,开启了人类科研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
在江北的“神威之心-pro”控制中心,和京州的“神谕”数据中心之间,一条带宽无限的、绝对保密的数据专线被建立了起来。从此,两大国家级的超级大脑,开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同运转。
一个全新的人机协同攻关团队,也正式成型。
他们的工作模式,高效而充满了未来感。
每天上午,叶华清院士、高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物理学家们,会进行一场高强度的“头脑风暴”。他们基于“天穹”前一天提供的数据分析和初步推演,提出各种全新的、高阶的物理学猜想,并将其转化为一系列严格的数学约束条件,比如“必须满足洛伦兹协变性”、“必须在低能下标量场中重现希格斯机制”、“必须包含U(1)xSU(2)xSU(3)的规范对称性”等等。
这些由人类顶尖智慧提出的“思想火花”,会被立刻传输给江北的徐涛和林浩。
林浩和克劳斯负责将这些物理学思想,“翻译”成“天穹”可以理解的、精确的算法和边界条件。
而徐涛和索菲亚,则负责将这些任务,部署到“天穹”AI那庞大无比的神经网络之中。
然后,“天穹”会利用它那深不见底的算力,在人类科学家设定的这些“规则”之下,进行海量的、穷举式的数学路径探索。它会在包含无数可能性的理论空间中,寻找那些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自洽的数学框架。
这个过程,就像一群顶尖的棋手,在共同制定一套全新的、更完美的棋规;而“天穹”,则负责在一瞬间,推演出这套新棋规下,所有可能的、最精彩的棋局。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高效协作下,仅仅过去了三个月,团队就在那条统一“11维超引力”和“圈量子引力”的艰难道路上,取得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
“成功了!”
“神谕”数据中心的会议室里,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高翔正激动地向所有人展示着“天穹”AI最新输出的一份报告。
“‘天穹’成功地构建出了一个全新的、基于‘非交换几何’与‘扭量理论’的混合数学框架!”高翔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在这个框架之下,11维超引力理论和圈量子引力理论的低能近似,可以被完美地、毫无瑕疵地统一在同一个拉格朗日量密度函数之下!”
屏幕上,那个无比复杂的数学方程,像一件充满了逻辑之美的艺术品,静静地陈列着。在场的每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都能看懂它背后所蕴含的、革命性的意义。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功地为那座通往“万有理论”的宏伟大厦,找到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为这个阶段性的伟大胜利而振奋不已,准备沿着这个全新的数学框架继续深入探索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幽灵”,悄然出现。
为了检验新框架的稳定性,叶院士提议,让“天穹”AI对这个框架,进行一次最严苛的“极限边界条件”压力测试。他们要求“天穹”,去寻找在这个框架之下,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同样自洽的“解”。
一天后,“天穹”给出了它的回答。
它的回答,让所有人的喜悦,都瞬间凝固了。
【测试完成。在当前数学框架下,共发现两种逻辑上完全自洽的解。】
除了他们已经找到的那个“标准解”之外,“天穹”还输出了一个全新的、他们从未见过的、第二种可能的“宇宙形态”——一个“幽灵解”。
“这……这是什么?”克劳斯看着屏幕上那段同样优美、甚至在数学形式上比“标准解”更加简洁的方程,感到了深深的困惑。
“立刻对这个‘幽灵解’,进行物理学推论展开。”叶院士沉声命令道。
高翔和几位年轻的物理学家,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计算之中。他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个纯粹的数学方程,“翻译”成它在物理世界中所对应的现实图景。
一个小时后,当最终的推论结果,出现在白板上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死一般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寂静。
这个“幽灵解”,在物理学上,推导出了一个荒谬到极致的、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结论:
在一个不存在任何物质、不存在任何能量、不存在任何时空曲率的、绝对理想的“真空”之中,时间本身,会以一个固定的、由普朗克常数和引力常数决定的频率,自发地、周期性地“衰变”和“重生”。
这意味着,因果律,在宇宙最底层的层面上,是不稳定的。“过去”可以影响“未来”,“未来”也同样可以反馈给“过去”。
这个结论,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人类数千年文明建立起来的所有物理学、乃至哲学体系的根基之上。
“这……这绝对是错误的!”一位老教授激动地站了起来,“这违背了我们物理学中最神圣的因果律!这样的宇宙,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它的数学是完美的。”高翔的声音无比干涩,“我们检查过了,从初始的数学框架,到最终的推论,每一步,都无可挑剔。”
更让徐涛和林浩感到脊背发凉的,是“天穹”AI自身的反应。
林浩通过加密线路,向“天穹”发出了一个直接的询问:
【请判断“幽灵解”的物理学合理性。】
这一次,“天穹”的回答,不再是瞬时的。它沉默了足足有五分钟,似乎在它那庞大的神经网络内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挣扎。
最终,一行充满了矛盾与不确定性的、前所未有的文字,出现在了屏幕上。
【无法判断。】
【根据已学习的全部人类知识和物理学公理(如:因果律、能量守恒定律),该“幽灵解”在物理上是不合理的。】
【但是,根据纯粹的数学逻辑和自洽性原则(如:最小作用量原理、规范对称性),该“幽灵解”的逻辑完备性与简洁性,均高于第一种“标准解”。】
【分析:数学与物理之间,出现了无法调和的根本性矛盾。】
【请求:请为我提供一条新的、更高层级的公理或第一性原理,以对两种解的真伪性,进行最终的裁决。】
“天穹”,这个被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拥有超凡智慧的“AI物理学家”,第一次,向它的创造者们,表达了它的“困惑”。
它在自己的逻辑世界里,发现了一条在数学上更“正确”、更“优美”的道路。但这条路,却通往一个与它所学习和认知的人类物理世界,完全相悖的“深渊”。
整个攻关团队,都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的认知挑战之中。
他们一直以来的信念,都是数学是描述宇宙的终极语言,一个在数学上更完美、更自洽的理论,就更接近真理。
但现在,“天穹”却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数学上更完美,但在物理上却无比荒谬的“幽灵”。
他们该如何抉择?是应该相信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测和实验建立起来的、看似坚不可摧的“物理直觉”?还是应该相信那个由纯粹的、冰冷的、不带任何偏见的逻辑所指向的、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学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