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清院士的电话,以一种近乎命令的、不容置疑的语气,打断了“神谕”数据中心里,那群理论物理学家们无休止的争论。
“所有联合攻关团队的成员,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立刻到一号会议室,参加紧急视频会议!”
几分钟后,林浩、克劳斯、秦川,以及那十余位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顶尖学者,都满腹疑惑地坐进了会议室。
巨大的全息屏幕被点亮,分成了两个画面。主画面上,是身处京州物理研究所办公室的叶华清院士,他的表情,是一种林浩从未见过的、混杂着极致的激动与深深敬畏的复杂神情。而另一个小画面上,则是远在江北“新地平线”总部的徐涛、高翔和丰院士等人。
“老叶,这么大阵仗,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一位与叶院士相熟的老教授忍不住问道。
叶院士没有回答他,而是将目光,精准地锁定在了林浩和徐涛的身上。他的声音,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显得有些微微颤抖。
“林浩同志,徐涛同志……你们……你们知道你们和你们的团队,刚刚……做了什么吗?”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事情的非同寻常。
不等他们回答,叶院士便将那份由“天穹”AI生成的分析报告,投射到了会议室的主屏幕上。
“这份报告,我想在座的江北的同志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叶院士说道,“而现在,我需要让京州的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看一看,一个非人类的智慧,在十八个小时内,完成了我们可能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屏幕上,那段关于“混合维度”、“11维超引力”和“圈量子引力”的冰冷文字,清晰地展现在了京州所有理论物理学家的面前。
会议室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呼和质疑。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那位主攻弦理论的学者,第一个站了起来,“11维超引力理论和圈量子引力,是目前量子引力领域的两大主流理论,但它们在最底层的数学结构和物理图像上,是完全不兼容、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怎么可能在同一个物理现象中,同时找到它们的证据?”
“是的!”另一位学者也立刻附和,“更不用说,指出它们在大统一能标下的统一路径了!这是全世界数千名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苦苦追寻了半个世纪都未能解决的终极难题!一个AI……怎么可能……”
面对这些合理的、源于人类科学家思维定式的质疑,叶院士只是平静地抬起了手。
“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内理论物理学的精英。我知道,这份报告的结论,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认知极限。”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以,在召集大家之前,我已经和我本人,以及另外两位从事m理论研究的院士,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对‘天穹’报告中附带的所有数学推演过程,进行了最严苛的、逐行的审查。”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让所有质疑者都哑口无言的结论。
“我们……没有找到任何逻辑上或数学上的错误。”
“相反,”叶院士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天穹’AI在推演中,使用的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处理高维空间拓扑形变的数学技巧,其逻辑之精妙,思想之深刻,让我们这些研究了一辈子理论物理的老家伙,都自愧不如。”
他看着屏幕上,那份由冰冷的代码生成的报告,语气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孩子们啊……‘天穹’找到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乃至我们上一代人,苦苦追寻了几十年而不得的……那块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新物理学的‘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
这个词,让在场的所有物理学家,都感到了一阵阵的眩晕!他们瞬间明白了叶院士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天穹’AI,它竟然……竟然从一段独一无二的、来自真实世界的实验数据中,同时找到了支持两大主流量子引力理论的共同‘基石’,并且,为我们指出了那条通往它们最终统一的、最有可能的路径!”
叶院士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高亢起来。
“这份报告,为我们人类破译21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之谜——量子引力,提供了第一把、也是最关键的一把钥匙!我们找到的,不再仅仅是‘时间的回响’,我们找到的,是新物理学的‘创世法典’!”
……
这个惊人的发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国家最高科研决策层中,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风暴。
三天后,一场历史性的、跨越了所有相关学科的最高级别联席会议,通过加密视频系统,在京州和江北两地同时召开。
会议的主席台上,并排坐着陈默、叶华清、孟承英、丰承德四位分别代表着材料学、理论物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神经科学的泰斗级院士。
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林浩、徐涛、高翔、克劳斯这些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会议的内容,不再是讨论“要不要做”,而是讨论“该怎么做”。
“‘天穹’的发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叶院士首先发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给出的,只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理论地图’。要将这张地图,变成真正被学界公认的、完整的物理学理论,还需要人类科学家进行大量的、艰苦的验证、修正和完善工作。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将科学的未来,完全交给一个机器智能。”
“我完全同意叶院士的观点。”孟院士也点头说道,“‘天穹’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超越了‘工具’的范畴。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人机协同的科研范式。让AI负责它最擅长的、海量数据的关联与模式挖掘,而由我们人类科学家,负责提出原创性的思想、进行批判性的检验,和把握最终的方向。”
基于这个共识,会议最终形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
陈默站起身,代表所有与会者,宣布了这项决议:
“经‘世界’指令最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决定,将‘前沿物理项目组’和‘未来智能项目组’的研究目标,进行全面的、深度的整合。”
“我们的下一阶段,将开启一项人类历史上可能最宏伟的科研工程。这个工程的目标,只有一个——”
他看向林浩,又看向徐涛,眼中充满了期许。
“利用‘天穹’AI的超凡智慧,去系统性地解读‘时间回响’这份‘宇宙密码’中所蕴含的全部物理规律;并由林浩、克劳斯、以及叶院士领导的全国理论物理学家团队,对AI的发现,进行最严格的实验验证和理论修正。”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几年内,在人类顶尖智慧与机器超凡智能的并肩作战下,去构建出那个只存在于爱因斯坦最终梦想中的——‘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万有理论”!
这个代表着物理学终极圣杯的词语,从陈默的口中说出,让在场的所有年轻科学家,都感到了一股从灵魂深处升腾而起的、难以抑制的战栗与豪情。
会议结束了。
林浩和徐涛两人,并肩站在江北总部,那台全新的“神威之心-pro”的控制中心里。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天穹”AI的工作界面,已经焕然一新。在叶华清院士团队的远程指导下,它已经不再去学习那些常规的知识,而是将它那深不见底的算力,全部投入到了对“神谕”对撞机那数以pb计的海量历史数据,进行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挖掘之中。它在寻找更多“时间回响”的证据,也在尝试构建那个统一两大理论的数学框架。
而在他们身后的那块巨大的白板上,之前写着的“量子玻璃”和“天穹”计划,都已经被擦去。
取而代之的,是三个简洁而有力的、代表着他们全新使命的字母:
to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一个由人类顶尖智慧,与机器超凡智能并肩作战的、共同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全新纪元,在这一刻,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