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至德二载正月初三的晨光,像融化的酥油泼在黄河水面。李倓立在旗舰船头,望着舷边浮掠的碎冰,指尖抚过冰凉的船帮 —— 昨夜北岸的冰层还在发出 “咔咔嚓嚓” 的裂响,今日已化作万千玉屑,顺着东流的河水奔涌而去。阿水赤着脚站在船尾,用长篙拨开一块半融的浮冰,高声笑道:“殿下快看!这冰碴子带着白汽呢,再过三日,连壶口那边的暗礁都能露出来了!”

裴景瑄提着甲胄登上甲板,甲片上的霜花尚未化尽:“殿下,昨夜斥候回报,夏州商栈的补给船已在下游三十里处等候。只是黄河刚开冻,水流湍急,咱们的粮船吃水深,得让水战队在前头清道。” 他指向队列前方的三艘快船,二十名江淮船夫正蹲在船舷边,用特制的铁钩清理水面的浮冰,“阿水这小子识水性,让他带队再合适不过。”

李倓颔首,目光扫过身后的五十艘船舰 —— 二十艘载着亲卫与改良弩箭的长梢船在前,三十艘运粮的漕船居中,裴景瑄麾下的战船殿后,玄色船帆在晨光中连成一片,像一条游弋在黄河上的黑龙。陈忠捧着刚清点完的箭囊走来,甲胄上沾着露水:“殿下,每艘船配了三十张改良弩,备用箭镞足有三千支。昨夜降温,五张弩的望山被冻住,已命工匠以炭火烘过,不影响使用。

“传令下去,午时抵达夏州码头后,给所有弩箭的铜郭涂一层鲸油。” 李倓从怀中取出江若湄绘制的地图,指尖划过 “夏州” 与 “长安” 之间的水道,“过了夏州,便是叛军控制的区域,弩箭不能出半分差错。”

船行至正午,夏州的城楼终于出现在视野中。码头边早已挤满了人,康拂毗延的弟弟康拂毗延带着商栈的伙计搬运物资,见船队驶来,立刻挥舞着手中的波斯锦幡。李倓刚下船,康拂毗延便快步上前,递上一封蜡丸密信:“江掌事让小人转告殿下,贺兰进明在广陵盐场增设税卡,每船盐抽三成利。此外,长安外围近日叛军劫掠频发,殿下需绕行。”

李倓捏碎蜡丸,里面的字条上除了江若湄的字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弩箭图案 —— 这是约定的 “需警惕” 暗号。他抬头望向码头堆积如山的物资:二十车晒干的肉脯、十车御寒的裘衣、五十坛西域烈酒,还有康拂毗延特意备好的 “避水膏”,据说涂抹在船底可防冰棱刮擦。“这些物资何时能装完?”

“日落前准能办妥!” 康拂毗延拍着胸脯,指了指正在帮忙搬货的亲卫,“您的人真能干,比咱们商栈的伙计还利索。对了,江掌事还让小人给您带了这个。” 他从怀中掏出个锦盒,里面是块巴掌大的罗盘,指针用磁石打磨而成,“这是粟特商人带来的宝贝,在雾里也能辨方向,过了壶口用得上。”

李倓接过罗盘,冰凉的铜壳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指针在阳光下微微颤动。正待细问,码头尽头忽然传来争吵声 —— 两名朔方军士兵正拦住一个背着书箱的儒生,要没收他怀中的卷轴。陈忠刚要上前,李倓却抬手止住:“先看看情况。”

那儒生虽衣衫褴褛,却腰杆笔直,紧紧护着怀中的书箱:“这是太学的典籍,你们怎能说扣就扣!” 士兵冷笑一声,举刀就要劈向书箱,李倓终于开口:“住手!”

他快步走过去,见儒生怀中的卷轴露出一角,上面写着 “太学博士苏源明” 的字样。苏源明见他身着亲王服饰,立刻拱手行礼:“草民苏源明,原任长安太学博士,叛军破城时逃出来的,想往江淮投奔亲友。”

“苏博士?” 李倓心中一动,江若湄曾提过太学博士多通经史,若能请到江淮,或许能助文风复兴,“我正要南下江淮,博士若不嫌弃,可随船同行。”

苏源明眼中泛起泪光,对着李倓深深一揖:“殿下仁德!草民愿效犬马之劳,即便只是整理典籍,也心甘情愿!”

当晚船队在夏州码头过夜,李倓特意请苏源明到旗舰上叙话。烛光下,苏源明展开一幅残破的《长安舆图》,指着城西的曲江池:“叛军占了长安后,把太学的典籍烧了大半,我拼死抢出这几卷《礼记》和《诗经》。听说江淮一带还有不少文人避难,若是能聚起来,或许能再办起一所太学。”

李倓想起江若湄说的 “江淮文风复兴”,心中愈发坚定:“博士放心,到了江淮,我必拨出专款建学馆,让典籍得以传承。” 他话锋一转,“不知博士近日可有听闻李白先生的消息?”

苏源明闻言一怔,随即点头:“上月在华阴县偶遇李兄的故人,说他从庐山下来后,一直在丹阳驿停留。永王李璘派了三批人去请他入幕府,据说他已动心,前几日还写了首诗赠给永王的幕僚。”

“哦?” 李倓心中一紧,李泌的锦囊还贴身藏着,“不知是什么诗?”

“具体字句记不清了,只听说有‘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之句。” 苏源明叹了口气,“李兄心怀报国之志,可惜一直未得重用。永王许他‘御史中丞’之职,他怕是难以拒绝。”

李倓沉默片刻,将苏源明送至舱外时,特意叮嘱:“此事还请博士暂勿声张,我自有办法劝回李先生。” 回到舱内,他立刻召来陈忠与裴景瑄:“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启程,加快速度赶往丹阳驿!”

次日清晨,船队如期出发。黄河水流愈发湍急,浮冰渐稀,岸边黄土坡裸露而出。亲卫们在甲板上操练弩箭,箭矢破空之声与船桨划水声交织。苏源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烽火台,忽然叹道:“昔日黄河岸边皆是良田,如今却只剩荒草了。”

行至正月初六傍晚,船队进入长安外围的渭水入口。陈忠忽然压低声音:“殿下,前方有火光!” 李倓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岸边村落火光冲天,十几名叛军拖着哭喊的百姓,手中长刀鲜血淋漓。

“这群狗贼!” 亲卫们纷纷举起弩箭,就要下令射击,却被李倓喝止:“不许开火!”

陈忠急道:“殿下,百姓危在旦夕!”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打通江淮粮道,若在此处开战,暴露行踪,只会让贺兰进明有备无患。” 李倓的声音冰冷却坚定,他抽出腰间的横刀,指向叛军左侧的空地处,“陈忠,带锐射队瞄准叛军脚下的土地射击,用弩箭威慑,不许伤人性命!”

陈忠虽心有不甘,仍立刻领命。五十名锐射手迅速列阵,三十张改良弩同时瞄准岸边,“咻” 的一声,箭镞精准地射在叛军脚边的泥土里,激起一串烟尘。叛军们一惊,抬头望见河面上船队旌旗招展,弩箭寒光逼人,误以为是唐军主力,丢下百姓转身便逃。

百姓们纷纷跪在岸边磕头谢恩,苏源明快步走下船,扶起一位白发老妪:“老人家,快随我们上船吧,叛军说不定还会回来。” 老妪颤抖着指向远处的茅屋:“我的孙儿还在里面!” 阿水立刻带着两名水战队的亲卫冲过去,片刻后抱着一个啼哭的孩童跑了回来,茅屋此时已被大火吞噬。

船队继续前行,苏源明坐在甲板上,给孩子们讲《论语》中的故事,亲卫们则将自己的干粮分给百姓。李倓望着长安方向的浓烟,心中五味杂陈 —— 这座曾繁华无比的都城,如今竟成了人间炼狱。陈忠走到他身边,低声道:“殿下,刚才若不是您下令威慑,那些百姓怕是活不成了。”

“可我们终究没能赶走叛军。” 李倓握紧了拳头,“等打通粮道,我一定要回来,收复长安,收复洛阳!”

正月初八清晨,船队抵达洛阳外围的孟津渡口。远远望去,叛军的营垒连绵数里,黑色的 “燕” 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裴景瑄举着望远镜观察敌营,眉头紧锁:“殿下,你看他们的巡逻兵,比往常多了一倍,而且个个神色紧张,像是在防备什么。”

李倓接过望远镜,只见营垒门口的叛军手持长刀,对进出者盘查得格外森严,甚至有士兵在偷偷擦拭兵器,甲胄上沾着未干的血迹。“安庆绪怕是要动手了。” 他想起李泌曾提及安禄山晚年暴戾,偏爱幼子安庆恩,安庆绪早已心怀不满,“传令下去,船队靠北岸行驶,避开叛军的哨船。”

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名叛军骑兵沿着河岸疾驰而来,手中挥舞着令旗。陈忠立刻下令:“弩箭上弦!战船列阵!” 李倓却按住他的手:“别慌,他们没发现我们。”

骑兵们并未靠近,只是在岸边巡视了一圈,便匆匆离去。裴景瑄松了口气:“殿下,您怎么知道他们没发现我们?”

“你看他们的旗帜,是安庆绪的亲兵旗号。” 李倓指着骑兵手中的令旗,上面绣着个小小的 “绪” 字,“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河上的船队。说不定,此刻安禄山已经死了。”

苏源明闻言一惊:“殿下是说,安庆绪要弑父夺权?”

“十有八九。” 李倓放下望远镜,“安禄山失明后性情暴戾,动辄打骂亲信,安庆绪早有反心。只是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 他望向洛阳城的方向,曾经作为大唐东都的洛阳,如今却沦为叛军内讧的巢穴。在我们从江淮归来之后,便是收复两京的时刻。

船队小心翼翼地绕过孟津渡口,继续向东行驶。岸边的景色渐渐变了,黄土坡被成片的芦苇取代,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味道。阿水兴奋地跑到船头,指着远处的水面:“殿下!前面就是汴水入口了!过了汴水,再走三日就能到丹阳驿!”

李倓走到船头,望着东流的河水,怀中的锦囊仿佛变得更沉了。苏源明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 李白已动心入永王幕府,若不能及时赶到丹阳驿,不仅会失去这位奇才,更可能让永王势力壮大,给江淮局势添乱。他回头望向亲卫们,他们正坐在甲板上擦拭弩箭,眼神坚定;裴景瑄在指挥战船调整阵型,神情肃穆;苏源明则在给百姓们讲解江淮的风土人情,眼中充满希望。

“陈忠。” 李倓开口道。

“末将在!”

“传令下去,今夜不歇船,全速前进!” 李倓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务必在三日内赶到丹阳驿!”

陈忠高声应诺,转身去传达命令。船桨划动的速度更快了,溅起的水花落在甲板上,冰冷却有力。李倓望着东南方,那里是江淮的方向,是李白所在的丹阳驿,更是大唐复兴的希望之地。黄河的水流裹挟着碎冰与浪花,载着这支肩负重任的船队,向着风雨飘摇的江淮驶去,也向着即将到来的命运交汇点驶去。

夜色渐浓,船帆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李倓取出江若湄绘制的地图,借着舱内的烛火,指尖再次停在 “丹阳驿” 的位置。苏源明说李白已写了赠永王幕僚的诗,那句 “英王受庙略”,想必是李白对永王抱有厚望。可他不知道,永王起兵反抗肃宗,名不正言不顺,最终只会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李泌的锦囊里写着 “遇李白,可提‘东山再起’”,这四个字,能唤醒李白心中的报国之志吗?

他又想起洛阳外围叛军的戒备,安庆绪弑父之后,叛军内部必然陷入混乱,这对唐军而言是机会,却也可能让江淮的叛军更加疯狂。贺兰进明在广陵盐场的税卡、令狐潮在洪泽湖的封锁、永王李璘的野心,还有即将相遇的李白,无数的线索在他脑中交织。

“殿下,该歇息了。” 陈忠端来一碗热汤,“明日还要过汴水,那里有叛军的哨卡,得养足精神。”

李倓接过汤碗,暖意顺着指尖漫向全身。他望向窗外,月光洒在河面,波光粼粼。远处传来水鸟的鸣叫,与亲卫们的鼾声、船桨的划水声交织,构成了一幅乱世中前行的画卷。

“陈忠,你说李白会跟我们走吗?” 李倓忽然问道。

陈忠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回答:“殿下以诚待人,又有收复两京的大志,李先生心怀天下,必定会明白您的苦心。”

李倓嘴角微扬,轻抿了一口热汤。或许真如陈忠所言,只要心怀赤诚,自能打动人心。他将碗放在桌上,重新握紧了腰间的横刀。前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这支队伍团结一心,只要能请到李白相助,只要能打通江淮粮道,大唐就还有希望。

船继续向东行驶,黄河的水流渐渐平缓,汴水的入口已近在眼前。远处的天际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