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之后一直是风调雨顺的,眼瞅着到了夏季就会有第一个好收成,日子也渐渐有了盼头。
娘亲把家里打理得好,之前的四只鸡如今发展成了十只,有六只是新孵出来的小鸡仔。原本娘亲是拿了十二个鸡蛋来孵小鸡的,只是最后只有十只小鸡成功的破壳而出。
娘亲倒是很欣慰,十二个鸡蛋孵出了十只小鸡崽,已经算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了。那两个光荣牺牲了的蛋仔就进了哥哥的肚子,全家人一致觉得他做学徒最辛苦,这是他应得的。
养的大了些,娘亲又拿了四只小鸡仔去跟别家换了几只鸭崽回来养。所以如今的家里有了四只大鸡、六只小鸡和四个鸭崽。
清晨别人家的公鸡打鸣的时候,我们家的鸡笼子也算是热闹,“叽叽喳喳”“嘎嘎嘎”的声音不停歇,像是一首交响曲。
养鸡和养鸭都需要食物,尤其是鸭子,看着个头不大,但胃口很好。稍一停嘴,就开始“嘎嘎嘎”吵个不停。
于是我的任务从放牛割草演变成了放牛和捞浮萍,当然,若是看到螺丝之类的也要眼疾手快的捞回来,才勉强够那几张“嘎嘎嘎”的大嘴消耗的。
很快,便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哥哥得了两天的假期,爷爷和爹爹也休息了一日,只在早上去田里看了看就回来了。
门口挂上了艾草和菖蒲,家里还挂上了无毒图,寓意着可以驱虫辟邪。我和哥哥各得了一条五彩绳,是娘亲亲手编织的,十分好看。
爹爹还砍了几根竹子回来,说是要给我和哥哥做个灯笼。我自然是欣喜的,只是哥哥似乎并不这么想。
我以为是哥哥长大了不爱玩这些小物件了,谁知哥哥悄悄凑到我耳边说道:“妹妹,你忘记了吗?去年爹爹做的灯笼,害得我们俩被全村的孩子嘲笑了一个月!”
去年的时候,这副身体里的人还不是我,所以我并不清楚。
可耳边是哥哥诚恳地叮嘱,眼前是爹爹自信的眼神,我一时竟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不过,很快我就知道了。
爹爹说:“你们俩放心,今年我跟老师傅学了几招,肯定能做出一个好看的灯笼,震惊全村人!”
我眼前一黑,正想说这个灯笼也不是非做不可,可看着爹爹自信的眼神,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嗯!我相信爹爹一定可以做出最好看的灯笼!”我的鼓励刚刚说完,情绪价值拉满,爹爹显得更加自信了。
而我的身侧,哥哥一巴掌拍在了自个儿的脑门上,还缓缓闭上了眼。
爹爹看着满地的竹子,最开始打算做一个传统的兔子花灯,理由也很简单,这个保存的好,中秋节的时候还可以接着用。若是保存不好,中秋节的时候再在外面糊一层纸,也可以接着用。
“实在不行,还可以当柴烧嘛!不浪费!”爹爹说的豪迈,我只庆幸我来了这个世界也没交上几个朋友,没人约我出门我就不用出去丢人了。
兔子花灯并不难做,爹爹砍的竹子粗细均匀,韧性也不错,正好适合编兔子灯。
我看着他先把竹子削成细条,开始熟练地编起骨架。可编着编着,原本该圆润可爱的兔子轮廓,在爹爹手里渐渐变了形,那兔子耳朵弯弯曲曲,活像两条扭动的蛇。
哥哥在一旁默默摇头,小声嘀咕:“完了完了,还是那个熟悉的造型!”
我心里也直打鼓,但还是强装镇定地给爹爹递工具。好不容易把骨架编好,爹爹开始糊纸。他选了张红彤彤的纸,可一糊上去,因为骨架歪七扭八,纸也皱皱巴巴,那兔子灯看起来更像个奇形怪状的怪物。
爹爹却还一脸得意:“你们瞧,这多有特色!”
我和哥哥相视苦笑,但又不好败坏爹爹的兴致。好在爹爹也并不在意,他还略微有些上头,大概是灵感来了,还要再做一个。
大概是也没跟那位老师傅学太多,爹爹这次倒是也没问难自己,只把竹子削成薄片,打算编一个简单的竹筒灯。
这个竹筒灯倒是没有走样,也没有变形,只是样式普通了些。
我倒没什么不满意,只是哥哥那一句“这个拿着出去真像个打更的”被爹爹听到,被爹爹追着满院子跑。
要不是今天过节,爹爹大抵是要拿竹篾子抽他一顿了。
倒是娘亲手巧,用粽叶给我折了一个花灯。是粽子的形状,只是小了一些,只能看,不能在里面点一根蜡烛。
爹爹更得意了,“生生,你看,还是爹爹的这个好,这么大,可以放一整根蜡烛进去!”
我扶额,只能尴尬地笑着,想着下午出去摘些野花,装点一下那个竹筒灯。至少那个还是能看的,拾掇拾掇颜值就上来了。
下午娘亲喊我一起包粽子,她早早泡好了糯米和粽叶,只等这一刻。
我洗了洗手,兴致勃勃地坐到娘亲身边。
娘亲手法娴熟,很快就包好了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
我学着她的样子,先拿一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可这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怎么也卷不好。好不容易卷成了个勉强能装米的形状,往里放糯米时,又撒得到处都是,下面还漏了米出来。
哥哥在一旁偷笑,我瞪了他一眼,更加用心地包起来。
在娘亲的耐心指导下,我总算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虽然模样不好看,但我还是很有成就感。只是我有些担心,担心它们撑不到在锅里熟透的时刻,就先在锅里爆开了。
不过娘亲掂量了一下我包的粽子,说很结实不必担心。
包完粽子,我们把它们放进锅里煮。
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晚餐不只有粽子,娘亲还做了好几道小菜,摆满了整张桌子。今日的水芹菜也格外不同,配上了一小块腊肉,看起来就更加好吃了。
今日过节,爷爷早早去买了肉回来,娘亲做了一碗红烧肉,算是今天最硬的硬菜。红烧肉颜色透亮,一眼就能展现出主人高超的手艺。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还有娘亲就精心准备的饭菜。爷爷破天荒的端出来一壶老酒,爹爹陪着喝了两小杯,娘亲和哥哥各分了半杯算是陪衬,而我只能分到一杯白开水。
五只杯子碰到一起,“叮”的一声,像是记录下这一刻,又像是开启着下一个篇章。
天黑之后,爹爹果然还是点亮那只兔子灯,那昏黄的光透过皱纸透出来,显得这灯更加怪异。
村里孩子路过看到,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哥哥无奈地捂脸,我则苦笑着想,爹爹这自信做出来的灯,果然还是逃不过被嘲笑的命运啊。
还好有我的竹筒灯在,下午我趁着有空找了几朵野花插在上面,本来放到晚上,花已经有些蔫了。只是点上了灯之后,蜡烛的烛火透过花瓣的颜色散发出来,倒显得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爹爹更加得意,又自夸了半天,说自己手艺好。
爹爹高兴,我们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便都夸他今年的手艺确实有长进。爹爹听着高兴,扬言等中秋的时候便不用这些旧的花灯了,要给我们做一盏崭新的花灯,还要复杂的那种样式。
我实在有些不懂,不过就喝了两杯而已,咋就这么不清醒了?
哥哥偏头看我,一个劲的憋着笑。我也起了捉弄的心思,说“爹爹,只给我做怎么行?哥哥也想要一盏!”
爹爹是个豪气的,大手一挥,“都有!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