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我把黄豆种进了地里,盖了土,又洒了水。这块地的种植任务就算完成了,只等它们发芽生根、长叶开花。
回到家,发现菜地里的人黄瓜、豇豆那些新种的蔬菜都发了芽。正好今天元宝放假在家,吃过早饭,我和元宝就一起出发去山里砍竹子。
我走前面开路,元宝紧紧的跟在我身后,我们都各自背着一个小箩筐。除了竹子,还期待一些野外的收获。
只有我们两个人,也没什么战斗力,自然也不会往深山里面走。竹林的路我是认识的,所以我们直奔那里而去。
山里的竹子多,砍不完的,每年倒竹笋也有很多。“要是等下我们挖到好的竹笋,姐姐今天就给你做腌笃鲜?好不好?”
“嗯嗯嗯……好!”元宝对于吃的,自然是千百个愿意。“姐姐,莴笋我也爱吃,可以也放一点进去吗?”
“可以啊!”
“晚上要不别煮饭了,再做一点梅干菜笋丁的包子,这样有汤有主食,也能吃得饱!”
“好!姐姐你说的我都要流口水了!”
我俩边走边聊晚上吃些什么,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路上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惊喜,也没有意料之外的惊吓。
放下背篓,我开始挑拣几根合适的竹子砍断,元宝在周边寻找有没有刚刚冒尖的竹笋。找到了就拿着小杵子去挖了起来,也不耽搁工夫等我来挖。
我砍了十来根竹子,已经差不多够用了,我拿野草编了条草绳捆起来,准备往回拖。
这时,元宝也将手里的竹笋递给我看,他一共挖到了两个,手掌已经被杵子的把手磨得通红,要是在挖一会儿估计就要磨破出血了。
元宝拍了拍手,笑着说没有关系。大概是拍手的时候手掌有些痛,他微微低了点头,掩盖住不舒服的表情。
回去的路上,元宝背着竹笋,我拖着竹子,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往家走。又想着几次进山都有意外的收获,这一次我也是左顾右盼,可除了春天疯长的野草,还有草地里紫色的小花外,我什么都没找到。
又走了一段,就在我打算放弃的时候,我在路边发现一丛刚抽条出来的蕨菜。蕨菜粗壮,头顶卷曲像一条盘着的小蛇,很好辨认,也不会有其他植物与它相似却不能吃的。
我正开心着,跑过去开始折起蕨菜来,蕨类植物分布密集,所以我几分钟的时间就摘了一大把。
我把它们都装进身上背着的竹筐里,丝毫没注意到我的脚下不远处,有一条真的蛇在盯着我看,嘴里还吐着信子。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变暖之后,很多冬眠的动物都苏醒了。刚刚过于兴奋,忘记了这一点。
我听到旁边元宝轻声地提醒时,人都吓得七窍丢了一大半。还是元宝轻轻安抚我的情绪,又教我慢慢后退,他自己则拿着一根长长细细的竹子上前挥舞一通。
蛇被吓走了,隐入了草丛之中。我俩都吓坏了,不敢耽搁,也不再留意周边,只一味地快不得往回走。直到走出山林,看见熟悉的平坦的小路才安定一些。
想我前世是一个眼神里透着清澈的愚蠢的大学生,现在也不过自己独立生活了一年,真算起来,也算是顺风顺水。又哪里看得出,元宝随意挥舞的那一通其实暗藏玄机才能把蛇赶走!
回去的路上,元宝叮嘱我:“姐姐,以后一个人千万不要独自上山,这太危险了。你可以跟李胜哥或者其他人结伴再去,要是再遇到什么危险,也好有个照应。”
元宝虽小,话说的却很在理,我只能点头应下。又暗暗感叹,读书真的会使人长进很多,不仅明白事理,还会有应急处理办法,看来书还是要坚持读下去。
元宝并不知道我心中所想,回到家中,积极的地打水给我们俩洗手。
我把竹子堆在院子的角落里打算明天再整理,天色不早了,大家都饿了,要先煮饭。元宝则去把竹笋剥去外皮,又打了水清洗干净,放到了灶台上。
之后,厨房留给我,元宝去房间里温习功课了,还有先生留的课业要做。
厨房里,我切了一小块腊肉,又拿出一块新鲜的肉,全都切成片,放进锅里煸炒,炒出油脂,再加入开水,烧开后放入焯好水的竹笋炖煮。趁着炖煮的功夫,我削了一根莴笋,切成滚刀块,预备等下放进汤里一起煮。等汤炖好,出锅前再加切成细碎沫的芹菜进去,这样更加入味,汤也会更加清甜。
“元宝,出来吃饭啦!”
元宝走到饭桌,我才跟他说,今日有些晚了,梅干菜还没有泡发,面粉醒发也需要时间,做包子是来不及了。
“今日就先就着米饭吃,明日咱们再吃梅干菜笋丁的包子,好不好?”我边盛饭边跟元宝说这话。
元宝说好,“其实刚才路上我也是随口一说,姐姐不必如此麻烦,怎么方便怎么来就好!”
元宝也是个懂事的孩子,打小做什么吃什么,从来没让人操心过。也不知道这样乖的娃娃长大了会不会也有叛逆期?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然而,今天的汤菜虽然是简易版的腌笃鲜,但汤味浓厚,笋肉鲜嫩,一口下去,我已经记不得刚刚纠结的点在哪里了!
睡醒之后,又是新的一天。
菜园子里,之前白菜拔完之后的那块地已经晒了好几天了,今天就给他们翻一翻,种上一些辣椒和茄子。
黄瓜和豇豆才发芽,要等它们大一些才好打架子给它们牵藤生长。
菜地的角落里,我还随手种了几颗甜瓜和西瓜的种子,希望夏天来临的时候可以有瓜吃。
然而,理想总是很美好,我的甜瓜生长的很好,甚至开花结果我都没怎么操心,只浇了几次水。我注入了更多期待的西瓜连芽都没发,更不要提开花结果的事情了。
我一度很低落,毕竟我是个忠实的西瓜爱好者。还好后来,芳婶家的西瓜发了好多芽,我去她家挖了好几棵苗回来移栽,也成活了几颗,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