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过北地,扬起一阵黄尘。
蓟州通往山东的官道上,一名游方道士正疾步而行。
但见他步履轻盈,身形飘忽。
宽大的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竟似脚不点地,颇有腾云驾雾之姿。
这道士头绾双丫髻,身穿一领皂布短褐袍,背后斜挎一柄松纹古铜剑。
生得是额阔顶平,目深眉重,虽风尘仆仆,却难掩那份道貌堂堂。
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入云龙公孙胜。
他此番离了二仙山,去寻那东溪村托塔天王晁盖,欲商议一桩大事。
这一日,行至饮马川地界,山势渐险。
忽听得前方密林中一声唿哨,撞出三四百喽啰,拦住了去路。
为首三人,更是气度不凡。
中间一位,面色微黄,透着不容置疑的刚正,乃铁面孔目裴宣。
左边一位,眼珠赤红,似有火焰跳动,膀大腰圆,乃火眼狻猊邓飞。
右边一位,则皮肤白皙,身材高挑,英气勃勃,乃玉幡竿孟康。
双方狭路相逢,俱是一怔。
公孙胜见对方虽人多势众,却并无厮杀之意,便打了个稽首,主动开口。
“无量天尊!贫道公孙一清,云游路过宝山,不知诸位好汉为何拦路?”
裴宣见这道士气度不凡,不似奸邪之辈,便也抱拳还礼。
“道长勿怪,我等并非剪径的强人。适才恰巧下山,故而撞见。不知道长仙驾何往?”
公孙胜坦言:“贫道欲往济州而去。”
邓飞闻言,那双火眼一亮,哈哈大笑:“巧了,我等兄弟也正是要下山往济州去!”
孟康也笑道:“道长与我等竟是同路,看来有缘。”
裴宣行事稳重,细问道:“不知道长去济州所为何事?如今道上不太平,我等或可结伴而行。”
公孙胜微微一笑,却不深言,只道:“云游之人,随处缘法。诸位好汉声势浩大,不知倾寨而出,所图何事?”
裴宣正色道:“不瞒道长,我等已焚毁饮马川山寨,此番举寨南下,正是要去济州投奔梁山泊!”
“梁山泊?”
公孙胜眉头微挑,心中不由泛起一丝疑虑。
他常年云游四海,对江湖之事了如指掌,自然听过梁山名号。
听闻梁山头领乃是白衣秀士王伦,此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并非成大事之人。
于是好奇道:“贫道孤陋寡闻,那梁山泊有何魅力,竟值得诸位千里迢迢,举寨相投?”
裴宣与邓飞,孟康对视一眼,皆是面露敬仰之色。
裴宣解释道:“道长有所不知,如今梁山树起替天行道大旗,招贤纳士,广行仁义。四方受贪官污吏,豪强恶霸欺凌的百姓,多有前去投奔者。我等在饮马川,亦久闻其名,心向往之。”
孟康接过话道:“我原是个造船的匠户,只因不肯屈服贪官污吏,才被迫落草。裴宣哥哥更是冤枉,他本是蓟州府秉公执法的六案孔目,铁面无私,却反被奸人诬陷,刺配流放,途中幸得我与邓飞哥哥搭救。”
他指了指邓飞:“邓飞哥哥敬重裴宣哥哥为人正直,本事高强,主动将寨主之位相让。”
邓飞爽朗一笑:“俺是个粗人,只会打打杀杀,裴宣哥哥才是有真本事的!俺们饮马川,就服他!”
他转向公孙胜,赤目中闪着光:“道长你说,这样的梁山值不值得投奔?俺们早就受够了官府的鸟气!”
公孙胜听着三人言语,心中讶异更甚,那王伦竟有如此脱胎换骨之变?
他暗自沉吟,自己此行正是要去郓城县东溪村,寻那托塔天王晁盖商议大事。
梁山近在咫尺,若这白衣秀士真如裴宣等人所说,倒是个值得留意的人物。
裴宣见公孙胜气宇轩昂,兼具仙风道骨与江湖豪气,不由心生结交之意,便诚挚相邀。
“公孙道长一身本事,何不与我等一同上梁山?似你这般人物,王头领定然倒履相迎!”
公孙胜婉言谢绝:“多谢裴寨主美意。只是贫道闲云野鹤惯了,此去尚有要事需见一位故人。他日若有机缘,或当上山拜会。”
饮马川三杰听闻便不再强求,虽未同路,但双方言谈投机,惺惺相惜,便结伴同行。
路上,公孙胜见识了裴宣的严谨,邓飞的豪迈,孟康的机敏,心中对这伙草莽英雄也高看了几分,一行人晓行夜宿,很快便到了郓城县地界。
在岔路口,双方依依惜别,公孙胜往东溪村去寻晁盖,裴宣一行则继续南下,直奔梁山泊。
不一日,饮马川众人终于望见了那八百里水泊,但见烟波浩渺,芦苇丛生,气象万千。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那梁山脚下的李家道口,竟聚集着许多百姓,形成了一片热闹集市。
商贩叫卖,孩童嬉戏,农夫往来,人人脸上都带着安居乐业的满足笑容,与沿途所见的饥荒流离景象判若云泥。
孟康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这……这真是山寨脚下?”
裴宣亦是动容:“闻说梁山仁义,深受百姓拥戴,今日一见,方知不虚。”
邓飞咧开大嘴:“俺看这地方,来对了!”
他们这一行三百多人,器械鲜明,自然引人注目。
百姓初时有些警惕,但见他们纪律严明,并无骚扰之举,便有胆大的上前询问。
得知是来投奔梁山的好汉,不仅放下戒备,更是热情洋溢地夹道欢迎,争相递上茶水饭食,嘘寒问暖。
“各位好汉辛苦了!快喝口水,吃些东西!”
“王头领可是大好人啊!你们来投梁山,算是来对地方了!”
饮马川的喽啰们何曾受过百姓如此?从上到下,心里都是暖烘烘的。
更有腿脚快的乡民,飞也似地跑上山报信。
不多时,只见水泊中驶出几艘快船,当先一艘船上,立着数人。
船刚靠岸,一位身穿素白长衫,面容仁厚却自带威严的男子便率先跳下,大步流星走来。
正是刘备,他身后跟着杜迁宋万,豹子头林冲,金枪手徐宁等一众山寨头领。
刘备笑容满面,远远便拱手:“可是饮马川的裴宣,邓飞,孟康三位兄弟?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裴宣三人见刘备亲自出迎,且态度如此诚恳,心中顿时一暖,连忙上前见礼。
刘备竟逐个与他们紧紧握手,力道沉稳,目光真挚:“三位兄弟能远道而来,信任我梁山,是某之幸,亦是梁山之福!此乃雪中送炭,为我梁山开了个好头啊!”
裴宣等人又见刘备身后,林冲和徐宁这等名满天下的禁军教头皆在,且对刘备神色恭敬,更觉投奔对了明主,心中那份忐忑彻底化为欣喜。
众人欢欢喜喜上了山,聚义厅中早已备下酒宴,席间叙话,气氛热烈,刘备当众宣布座次。
铁面孔目裴宣,坐第十七把交椅。
火眼狻猊邓飞,坐第十八把交椅。
玉幡竿孟康,坐第十九把交椅。
饮马川带来的三百喽啰也一并妥善安置,山寨实力又增一分。
正当聚义厅内喜气洋洋之际,忽然一名小头领急匆匆奔入厅内,大声禀报。
“启禀哥哥!山下有个使双板斧的黑大汉,凶悍异常,正在李家道口闹事!李忠周通两位头领上前劝阻,反被他打伤!”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单枪匹马敢来梁山闹事,还打伤两位头领,这是何方神圣?
鲁智深性子最急,霍然起身:“哪里来的撮鸟,敢在梁山撒野!待洒家去会会他!”
刘备眉头微皱,放下酒杯:“诸位兄弟少安毋躁,待我亲自下山一看。”
那使双板斧的黑大汉究竟是何来历?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