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然拧胯翻身,又是一套洪拳里面的五形拳打出。鹤形轻巧、明角度攻防,蛇形主飘缠,气主连绵,猴形快速轻灵、手明眼快,虎形刚猛有力,龙形合刚化柔。五形合一,明明是先后出手的多种招式,却神奇地后发先至,就像只打了一拳一样,向苏燃笼罩而来。
苏燃在从贯手那一下开始就只能勉强跟上他的速度,却比不上他的力道,而且就算是速度,也要靠擤气加速来跟上。此刻,只是在倒退中远远地看了洪天然的动作一眼,便知道自己根本接不下洪天然这招。
洪天然的攻势一经出手,就仿佛笼罩了四面八方一样,根本不给苏燃躲闪的空间,苏燃只感觉到天地之间都充塞着茫茫苍苍的拳影,避无可避。
国术之中,有着料敌先机的说法,很多经典的国术招式,之所以在实战中实用性非常得高,就是因为这些招式往往一招递出,就可以衔接上诸多后招,以及应对多个角度袭来的进攻。
但是洪天然的招式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他的实力相对暗劲武者绝对具备碾压性的优势,招式也是恐怖之极,除了开始那一发贯手有些准备不及以外,此时的出手都是给人一种无法抵抗、无可逃避、生无可恋的感觉,一招一式威力极其宏大,仿佛他只要出手,使命一定必达,命中注定会把对手打死一样。
苏燃知道这是自己的心志被夺,俗话说打人先打胆,同境界武者之间的比试一旦一方的气势盖压过了对方,那这场的胜负就很难再有悬念。
更何况这洪天然还是化劲修为。
苏燃身形爆退,在洪天然的攻势下只得避其锋芒。脚步连点,竟然一脚踩空,身形瞬间从洪天然面前消失!
洪天然一愣,动作稍稍一停,漫天的拳影便悉数统归于虚无,他来到苏燃消失的地方看了一样,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不知不觉两人已经来到了这条山路的边缘,之前洪天然威逼三名武者自己跳下山崖寻死,却不曾料到苏燃真的会自己主动跳下去。他气急反笑:“我道你是个肯为自己而战的武者,没想到还是只畏首畏尾的老鼠。你以为跳下悬崖就完了吗?今天我非要让你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说罢,洪天然居然纵身一跃,也从山路尽断之处循着苏燃消失的方向追下山去。
不过他并非真的是跳下山崖,而是身体四十五度倾斜向下,双脚在陡峭的山壁之上连踩,以一种没有失去重心的姿态向着下方速降而去。
洪天然平日里步伐就极大,在追击那三名武者的时候更是展现出了几乎如同缩地成寸般的效果,此时在悬崖之上速降,一半保持着重心,一半却又失去重心,跳跃间距更是异乎寻常的大,往往身影一个闪动就是三四米的距离。
他的双脚如同一个大犁一般,讲脚下的山壁犁得千疮百孔,腾空之后的每一下落地都砸得地面出现一个巨大的凹坑。
由于这是一处荒山,不同的高度角度不同,有的地方陡峭有的地方平坦,所以洪天然到后面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光用脚来跳跃,而是手脚并用起来。
正常人当然不可能在悬崖峭壁之上活动自如,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攀岩高手在面对这种既无保护,也没有提前踩好岩点的野山时大概率也是九死一生。向来只有岩羊这种身体构造特殊的野生动物能够在山崖之上如履平地,所以这种地方一向是人类禁区。
但是武者不同,苏燃的前世就有久居山上的道士跳跃着下山去采水,普通人几乎要以为这是失传已久的轻功。但是其实并不是轻功,而是他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更高,可以在大幅度的蹲跳之间保持身体的平衡不失去,以此完成惊人的徒手速降效果。
一句话,武者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普通人更强,像洪天然这种化劲武者更是如此,所以即使他从没接触过攀岩和登山,也能够义无反顾地跳下山区追踪不见的苏燃。
再说苏燃,他此刻正像一只大壁虎一般紧紧攀附在一处岩壁之上。之前从山崖之上直坠而下确实是他有预谋而为之,提前为自己规划好的逃跑路线。
在荒草丛中不慎发出声音时并不是他因为三名武者被杀而惊动,而是他苏燃在看似是在荒草丛中观战,其实却悄悄地勘察了背后的悬崖地形,转身时发出的响动。在离他们所在不远的高度下,有一段倾角较小的缓坡,正好可以化解他下落几十米的冲击力。
所以当他从山崖上佯装踏空而坠下到这处缓坡以后,就变换了姿势攀爬在了岩壁之上。此刻夕阳渐落,夜幕逐渐四合,再过不了多久天就会逐渐全黑,相信洪天然不会为了他这一个小喽啰而冒着生命危险追杀下来,那到时候就是他苏燃逃出生天的唯一机会。
虽然山上还有洪爷,以及洪鹤门的诸多杀手,但是这一带本就是荒山野岭,天黑以后山野茫茫要找一个掉下山的人谈何容易?所以苏燃自信只要熬过了最初一段时间的搜寻,之后哪怕在山里随便找一个角落一猫也可以度过此次劫难。
至于夜晚的山里危不危险,这已经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先度过这一关再说。况且作为暗劲巅峰的武者,前世还走过满是荒山草甸的红色长征路,他虽然不能做到像洪天然那样劲力千变万化,但是对自己的生存能力还是有着一定的自信的。
苏燃一只手臂吊在岩壁上,他的右拳在洪天然的贯手下受了不轻的伤,此刻正好学前世那些攀岩选手一样放松悬垂到身侧来休息一下。
这时他脸色一变,抬头望天。
不远处,一个黑点在岩壁之上像只怪鸟似的连连缓冲点地,相隔那么远也不难听见落地的腾腾声。在他看向对方的时候,对方也目光如炬地向他看了过来。
“找到你了,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