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秦久矣——这话要是放在今天,大概会被吴广写成朋友圈置顶动态,配上一张陈胜翻白眼的截图,再加个#大秦药丸#的标签。但活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吴广可没这等便利,他只能在肚里憋着火,眼睁睁看着朝廷把九百个壮丁像塞沙丁鱼似的赶去渔阳,大雨滂沱中,人人脸上写着赶不上工期就要砍头的绝望。
陈胜捅了捅吴广的肋骨:广哥,瞅这情形,咱赶到时脑袋早搬家了。
吴广把蓑衣一甩,雨水顺着乱发淌成小河:娘的,横竖都是死,不如搞票大的?
这位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副将,此刻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将来会出现在中学课本里,被无数学生一边默写一边骂又要背诵全文。
一、 暴躁老哥的早期养成
吴广的出生堪称行为艺术大师的首秀。据阳城老乡回忆,吴家娘子临盆当天,乌云密布却迟迟不下雨,接生婆刚喊出是个带把的,天上突然炸响惊雷,震得茅草屋顶簌簌掉土。这娃倒好,非但不哭,反而咧开没牙的嘴咯咯笑。他爹抱着娃嘀咕:该不会是雷公转世吧?——这话后来被证明有几分道理。
七岁偷里正的官印当陀螺抽,十二岁把县衙门口的石狮子画成花脸,十五岁组织全村少年罢工拒服徭役。里正揪着他耳朵骂:小兔崽子反了天了!少年吴广叉腰反驳:您老说说,是天反我还是我反天?这话二十年后竟一语成谶。
最绝的是某年寒冬,县令来乡里巡查,见百姓衣不蔽体,假惺惺掉了几滴眼泪。吴广突然扑通跪下,抱住县令的貂皮大氅嚎啕:青天大老爷真是菩萨心肠,见不得百姓受冻!没等县令反应,这机灵鬼扭头就对乡亲喊:老爷要捐衣裳啦!快谢恩啊!当场把县令架在火上烤,不得不捐了全身行头,穿着单衣哆嗦着打道回府。
二、 职场黄金搭档的诞生
陈胜与吴广的相遇活像老天爷安排的相声组合。那日在田埂上,陈胜正对着禾苗吟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路过的吴广顺手抛来半块烙饼:鸿鹄也得先填饱肚子。两人就着井水啃干粮,从赋税聊到天下大势,越说越投机。
我夜观天象,帝星黯淡。陈胜神秘兮兮。
我昼观官道,驿马奔驰。吴广啃完最后一口饼,听说咸阳又要修阿房宫。
两个青年同时叹气,又在彼此眼里看到灼灼火光。
这对cp的互补性堪称绝妙:陈胜擅长画饼——不对,是规划战略蓝图;吴广专精落实——包括但不限于搞物资、拉人头、怼领导。当陈胜说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吴广已经在磨刀霍霍:你说先砍哪个监工?
大雨困住大泽乡那夜,两人猫在漏雨的营帐里密谋。陈胜摆卦占卜,吴广直接溜去炊事班偷来酒肉。三杯下肚,陈胜开始分析天下形势,引经据典还没说到商汤周武,吴广地拍案而起:直说吧,什么时候反?
三、 奥斯卡影帝的诞生
起义最精彩的前戏,当属吴广自导自演的鱼腹丹书篝火狐鸣。
往鱼肚塞绢布这招,吴广原想用羊肚,陈胜提醒:九百人吃全羊宴太假。于是改买鱼。但市场只剩两条小鲫鱼,吴广硬是把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塞进去,伙夫刮鳞时差点没发现。当晚吴广蹲在厨余堆边嘀咕:早知该绣小点字...
真正的演技巅峰在篝火旁。吴广披着偷来的狐狸皮,蹲在树丛学狐叫。第一声像猫被踩尾巴,第二声像公鸭打鸣,调整到第三声,终于逼真得把自己都吓一跳。他捏着嗓子喊大楚兴,陈胜王时,守夜士兵确实吓跪了——不过主要是因为看见灌木丛里冒出个毛茸茸的怪物。
翌日整个营地都在传狐仙显灵,吴广凑在人堆里添油加醋:我昨夜起夜,亲眼见到狐仙,有三丈高!陈胜悄悄踢他脚尖:吹过头了。
四、 暴脾气点燃革命火
起义导火索源自吴广的经典碰瓷。那日他故意在监工面前晃悠,嚷嚷着雨这么大不如散伙。监工扬鞭抽来,吴广顺势倒地,抱着小腿哀嚎:官爷打杀人啦!待众人围拢,他突然鲤鱼打挺跃起,夺过鞭子反抽——这招后来被载入《古代农民起义标准操作流程》。
将尉醉这个关键细节,其实是吴广灌的。他先前拿出私藏老酒,拉着军官划拳:哥俩好哇!五魁首哇!灌倒最后一个军官时,吴广把酒偷偷泼进草丛,转身就喊:弟兄们!官爷说醉死也是死,反了也是死!
篝火燃起的刹那,九百个湿透的庄稼汉眼睛都亮了。吴广跳上粮车嘶吼:等也是死,逃也是死,举大计也是死——死国可乎?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横竖要完蛋,不如搞个大的!
众人血性被点燃时,陈胜正在清清嗓子准备发表长篇演说,刚说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吴广已经扛着竹竿挑起义旗:废话少说,跟我冲!——这导致《史记》里不得不把陈胜的演讲稿安插在后文。
五、 专业捧哏的自我修养
起义军横扫陈县时,发生过着名对话:
陈胜:吾欲据陈以拒秦。
吴广:
陈胜:需立国号张楚。
吴广:大善!
陈胜:当设官爵整纲纪。
吴广:极善!
谋士悄悄问吴广:将军能否多言几句?
吴广瞪眼:我要说得比主公多,到底谁才是王?
但吴广的字诀实乃大智慧。当陈胜沉迷帝王排场,搞出苟富贵无相忘的段子时,吴广正在整肃军纪;当陈胜接待老乡时,吴广在演练攻城;当陈胜享受鸿鹄之志实现时,吴广在叮嘱士兵勤换草鞋——毕竟起义可以浪漫,脚底板可是现实的。
西进征秦时,吴广任代理总司令围困荥阳。部下建议火攻,他摇头:烧了粮仓百姓吃啥?建议水攻,他又否:淹了农田来年种啥?这种慈悲后来被证明贻误战机,但可见暴躁老哥骨子里藏着仁心。
六、 历史车轮上的幽默烙印
吴广的结局充满黑色幽默。他被部将田臧假传陈胜旨意杀害时,最后一句话据说是:老子的鱼还没收竿...田臧后来给陈胜的报告中写:吴广骄,不知兵权。其实真实原因是吴广发现田臧私藏军粮,约定次日当众对质。
更讽刺的是,吴广死后转年,陈胜也被车夫所杀。这对革命兄弟用生命印证了苟富贵终究成空。但那些由吴广亲手点燃的火种,已然燎原。
泗水亭长刘邦后来悄悄学走了吴广的许多招数:包括但不限于斩白蛇(特效比狐鸣高级)、拉队伍(但更会跑路)、善用人(主要靠吹牛)。当上皇帝后某次醉酒,他曾对戚夫人说:若吴广不在鱼肚塞绢布,朕大概还在送快递呢。
两千年后的某个中学课堂,老师提问:吴广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瞌睡的学生被同桌捅醒,慌忙站起:证明...证明副手也能改变历史?
全班哄笑中,窗外忽然雷声隆隆。
这个生于惊雷的男子,终究把自己活成了历史中的一声惊雷。他或许没有陈胜的鸿鹄之志,却真正做到了死国可乎——用最暴脾气的方式,完成了最热血的神助攻。
而今每当我们遇到不公拍案而起时,灵魂深处都回荡着大泽乡的雨声,以及那个披着破蓑衣的汉子在喊:等死?死国可乎!
这或许就是吴广留给世界最大的趣闻——他证明历史有时不需要深谋远虑,只需要某个瞬间的冲动与勇气,加上一点演技,以及一个肯陪你疯的哥们。毕竟,哪场革命不是从不管了,先干再说开始的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