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可不是《聊斋》里那些花枝招展的狐狸精,而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真·狐狸精——狐偃。这位老兄姓狐名偃,字子犯,是晋文公重耳的头号智囊,堪称春秋版的诸葛亮。不过比起诸葛亮的一本正经,狐偃可有趣多了,简直就是行走的段子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晋国第一狐狸的趣闻轶事。
一、出身之谜:真狐狸还是假狐狸?
狐偃这名字听着就邪性,姓狐名偃,字子犯,合起来就是狐狸精犯了事的意思。据《左传》记载,狐氏是晋国的老牌贵族,祖上跟周王室还有点亲戚关系。但民间传说可就不这么正经了,说狐偃他娘怀他的时候梦见一只白狐入怀,醒来就怀孕了。这剧情是不是很熟悉?跟《封神演义》里妲己的出生如出一辙啊!
更绝的是,有野史记载狐偃小时候特别爱吃鸡,家里养的鸡三天两头少一只,仆人追查发现是被一只小狐狸偷吃的。结果某天仆人设下陷阱,抓到的竟然是穿着狐狸皮的小狐偃!这事儿传开后,晋国人都说:难怪叫狐偃,原来是真狐狸变的!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不过狐偃长大后确实有几分狐狸的狡黠。他眼睛特别小,眯起来就剩一条缝,但精光四射;鼻子特别尖,活像狐狸嗅食的样子;最绝的是他思考问题时喜欢用手指捻胡须,那神态活脱脱就是一只老狐狸在打什么坏主意。
二、流亡路上的狐狸精操作
要说狐偃最精彩的表演,还得数跟着晋文公重耳流亡的那十九年。这段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春秋版的《人在囧途》,而狐偃就是里面的搞笑担当兼智慧担当。
1. 偷跑事件:史上最草率的创业团队
当年晋国内乱,重耳被迫流亡。按理说应该好好准备一番,结果狐偃带着几个兄弟半夜翻墙进重耳家,二话不说架起还在睡觉的重耳就跑。重耳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马车上了,气得大骂:狐偃!你这是绑架!狐偃眯着小眼睛说:公子啊,现在不是讲究的时候,再晚点您脑袋就要搬家啦!后来重耳每次提起这事都哭笑不得:我这一生最草率的决定,就是被狐偃这老狐狸架着跑路。
2. 五鹿乞食:狐狸精的绝技
流亡路上最惨的时候,重耳一行人饿得前胸贴后背。路过卫国五鹿时,看到几个农夫在吃饭。重耳拉不下脸去要饭,狐偃却说:看我的!只见他整理了一下破破烂烂的衣服,走到农夫面前深深一揖:诸位大哥,我家主人乃是晋国公子,流落至此,能否赏口饭吃?农夫们一看这群人衣衫褴褛,哪像什么公子,就扔了块土疙瘩羞辱他们:吃土去吧!
重耳大怒要发作,狐偃却捡起土块,郑重其事地说:公子,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啊!然后转身对农夫们说:多谢诸位赐土,他日我家公子得国,必当厚报!后来重耳果然回国即位,还真找到了这几个农夫,赏赐了他们。这操作,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3. 齐国美人计:狐狸精遇上真狐狸精
流亡到齐国时,齐桓公把宗室女齐姜嫁给重耳。重耳沉迷温柔乡,乐不思晋。狐偃一看这哪行啊,就和赵衰等人密谋把重耳灌醉带走。结果计划被齐姜知道了,这位齐国公主也是个狠角色,直接找到狐偃说:听说你要把我丈夫偷走?狐偃吓得汗毛倒竖,正要解释,齐姜却说:带上我一起!原来齐姜深明大义,知道丈夫应该回国争位。
当晚,齐姜灌醉重耳,狐偃等人七手八脚把重耳抬上马车就跑。重耳醒来发现又被了,气得抄起戈就要砍狐偃。齐姜在一旁淡定地说: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重耳顿时蔫了。这段故事后来被改编成各种戏曲,狐偃每次都是丑角形象,被重耳追着打,特别有喜剧效果。
三、回国后的骚操作
经过十九年流亡,重耳终于回国即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狐偃作为头号功臣,开始了他的狐狸精治国生涯。
1. 论功行赏:狐狸的小心机
晋文公论功行赏时,狐偃主动要求排在舅舅狐毛后面。文公不解,狐偃说:流亡路上我多次冒犯主公,而我哥总是维护您,理应他在前。这话听着多漂亮!实际上狐偃精着呢——他知道自己功劳太大,树大招风,不如让哥哥挡在前面。果然,后来不少功臣居功自傲被收拾,狐氏兄弟却安然无恙。这招以退为进,不是狐狸精谁能想出来?
2. 城濮之战:狐狸的心理战
晋楚城濮之战前,楚军势大,晋文公心里没底。狐偃出了个损招——让士兵们砍下树枝拖在战车后面,弄得烟尘滚滚,假装大军撤退。楚军果然中计追击,结果被埋伏的晋军杀得大败。战后楚军主帅子玉气得吐血:狐偃这个老狐狸,连打仗都玩阴的!
更绝的是,狐偃还建议在战场上竖起两面大旗,一面写,一面写。原来当年流亡时,楚国招待过重耳,而曹国、卫国羞辱过重耳。晋军专打曹、卫军队,对楚军则手下留情。这一手分化瓦解玩得炉火纯青,把楚国盟友都打跑了。
3. 会盟称霸:狐狸的
晋文公称霸的关键一战是在践土会盟。当时周天子都被请来当吉祥物,各诸侯心里不服气。狐偃又出妙招——他让晋文公在会上突然晕倒(装的),然后自己站出来声泪俱下:我家主公为了匡扶周室,积劳成疾啊!这一哭把周天子感动坏了,当场赐给晋文公一大堆礼器,相当于官方认证的霸主地位。其他诸侯一看天子都表态了,只好跟着认怂。这演技,奥斯卡都欠狐偃一座小金人!
四、狐狸精的晚年趣事
狐偃晚年越发像只老狐狸,干的那些事儿让人哭笑不得。
1. 装病拒赏
晋文公想封狐偃更大的官,狐偃却突然了。文公亲自探病,发现狐偃在院子里活蹦乱跳地逗孙子玩。文公怒问:老狐狸你装病?狐偃笑嘻嘻地说:主公啊,我这是真病——富贵病!官太大容易招祸,我还是当个普通大夫吧!这理由找得,文公都没脾气。
2. 教孙妙招
狐偃教育孙子也特别。孙子问他怎么才能在朝堂上混得好,狐偃说:记住三句话:主公永远是对的;如果主公错了,参照第一条;实在不行就装傻。后来他孙子果然官运亨通,秘诀就是——该精明时精明,该装傻时装傻,活脱脱一个小狐狸精。
3. 临终恶作剧
狐偃临终前把家人叫到床前,说有重要秘密告诉他们。等大家都凑过来,他突然做个鬼脸:骗你们的!我没什么秘密,就是想看看你们着急的样子!说完哈哈大笑,笑完就断气了。这死法,也太了吧?
五、历史评价:是真狐狸还是假正经?
《左传》评价狐偃:智足以周事,信足以守物。意思是聪明能干还讲信用。但民间传说就五花八门了:
有人说他是真狐狸成精,证据是他特别爱吃鸡,晚年还长出了白头发白胡子,活像只白狐;
有人说他是神仙下凡,因为他料事如神,好几次预言都应验了;
还有人说他就是个老顽童,一辈子都在玩游戏,只不过玩的是天下大势。
我个人觉得,狐偃就是个智商超高、情商爆表、还特别有幽默感的政治家。他用一种游戏人间的方式处理严肃的政治军事问题,把狐狸精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狡猾但不奸诈,机智但不刻薄,幽默但不轻浮。
最后说个冷知识:现在山西某些地方还有供奉狐偃爷的习俗,求他保佑子孙聪明伶俐。供品嘛,当然是鸡啦!看来老百姓心里,这位晋国第一狐狸精的形象算是坐实了。
所以各位看官,下次听到有人说你是狐狸精,别急着生气,说不定是在夸你聪明呢!毕竟,能像狐偃这样把狐狸精活成一种智慧的,古往今来也没几个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