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冲进议事屋时,艾琳正将登记簿合上。那半截烧焦的木片递到她眼前,边缘焦黑卷曲,暗号刻痕歪斜错乱。
她接过木片,指尖划过刻线——三短一长应是平安,现却是两短两长夹一断痕,属警讯误传。她抬眼问:“值守人是谁?”
“王二牛。”少年喘着气,“他说……说风大,火堆塌了,重新点时没注意顺序。”
艾琳没说话,把木片放在石台上,转身走向门边。李三已在等她。
“带两个人,走西坡旧道,查脚印、看哨桩有没有动过。”她说,“顺便调轮值记录,昨夜他当值多久,中途离岗几次,全记下来。”
李三点头去了。艾琳没回屋,沿着村道往粮仓方向走。日头偏西,几户人家在门口分发修补农具的铁条。她走近时,人群安静了一瞬。
一个老妇接过工具,低头不语。旁边男人犹豫着伸手,却不开口登记。艾琳从怀里取出炭笔和登记簿,翻开一页。
“领了要记。”她说。
那人终于开口:“听说统储仓的粮,要先紧着外村送?”
“没有这回事。”艾琳说,“协约写明各村自管存粮,遇困才借,记账三年免息。”
“可谁看着呢?”另一人低声接话,“账本只你们几个翻,我们连字都不识。”
艾琳不动声色,在簿上写下名字、数量、用途,推过去让他按手印。对方迟疑片刻,蘸墨按下。
她继续往前走,经过磨坊时脚步放慢。里面传出压低的声音。
“她说共守,可避难所的干粮清单从不贴出来。”是张氏的声音,“我儿子去帮忙搬过一次,回来讲,东岭那边还没运来多少,咱们倒先垫了三袋陈麦。”
“她亲信都得了好处。”另一个妇人答,“赵二河的弟妹今早领了双份草药,说是‘协约联络员家属’。”
艾琳停了几息,转身离去。
傍晚前,李三带回消息:西坡沿途无陌生足迹,但第三哨桩底部有刮痕,像是有人用刀撬动过位置;轮值记录显示王二牛当值六个时辰,中间离岗两次,每次约半炷香时间,未报备。
“他还说了什么?”艾琳问。
“他在酒棚喝了一碗果酒,跟人讲,‘拉外村人进来,是想立威,以后咱们说话都不算数’。”李三顿了顿,“还有人听见他说,‘她要是真为村子好,干嘛不让大家看协约怎么执行?’”
艾琳站在议事屋檐下,风吹起她的衣角。梁上那张协约纸页微微晃动,指印清晰。
她走进屋,取出一张新纸,对照登记簿逐项核对:避难所物资调配三次,均有三方代表签字;武器修缮派员两名赴石沟屯,携带铁料清单留存副本;粮食借贷暂无发生,统储仓出入账每日由两名村民轮值监秤。
没有一条违背协约。
但她知道,不信的人不会来看这些。
第二天清晨,她叫来参与物资管理的五户人家,一一询问是否有人施压隐瞒、是否有分配不公。五人均称流程透明,若有疑问当场可提。
其中一人提到,王二牛曾找他打听统储仓钥匙何时交接,被拒后冷言道:“早晚有人掀桌子,看你们还记不记得谁最先跟着她瞎忙。”
艾琳听完,取来炭笔,在登记簿“王二牛”名字旁画了一个圈。笔尖顿住,墨点晕开。
李三站在门外:“要不要把他叫来问?或者先停了他的轮值?”
“不行。”艾琳摇头,“现在抓人,只会让人觉得我们在怕质疑。”
“那任他散播谣言?等人心散了再收拾?”
“不是收拾。”她说,“是让所有人看清,谁在做事,谁在搅局。”
她提起笔,在另一张纸上写下:
明日辰时,议事屋前集会——议合作细则分配。
下面列出三项议题:
一、统储仓粮物监管方式公开;
二、避难所物资补充进度公示;
三、外村联络任务人员轮换机制。
写完,她把纸交给李三:“贴到公告柱上。再准备十支炭笔、十张纸,放在台前。谁有疑问,当场写,当场答。”
李三接过纸,迟疑道:“万一有人闹事?”
“那就让大家看看,什么叫有理有据。”她看着梁上的协约,“他们按了手印,就得认这个规矩。”
李三走了。艾琳留在屋里,翻出协约副本,再次逐条细读。风从窗缝钻入,吹动纸页,翻到“决策由三村代表共议,一人一票,过半即行”。
她想起吴娘子当时问:“没印,没官证,签了字,回头不认怎么办?”
她当时说:用指印。
如今有人想赖账,不是因为纸不够黑,而是心蒙了尘。
天黑前,她绕村一圈。公告已钉在议事屋前木桩上,周围干净,无人围观。但她在不远处看见两个孩子蹲在地上画格子,嘴里念叨:“艾琳要把麦子送给外村,我们要饿死了。”
她没上前纠正。
回到议事屋,她把登记簿摊开,翻到最新一页。上面写着:“三村协约立,条款五,指印为信。”下面一行小字:“资源调配细则待议,训练轮值表初拟。”
她提笔,在“细则待议”四个字下划了一道横线。
然后合上簿子,坐在灯下等。
李三后来进来一趟,说王二牛今晚没去酒棚,也没出门。其他几家拒签工具登记的人,有的悄悄补了名字,有的仍无动静。
“明天会来多少人?”他问。
“来的都是想听实话的。”她说,“不来的,要么信不过我,要么已经被话堵住了嘴。”
李三沉默片刻:“你不怕他们联手?”
“怕。”她说,“但我更怕没人敢站出来讲真话。”
她站起身,走到屋外。夜风清凉,公告纸在木桩上轻轻摆动,像一面等待升起的旗。
她抬头看向梁上那张协约。五个指印静静悬在那里,如同五块石头压在屋顶。
远处传来一声犬吠,接着归于寂静。
她没有动。
灯影落在地上,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