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泪滴”被安置在“曙光”基地最高级别的隔离研究室内。这间研究室与林默他们所处的纯白休养区截然不同,四周墙壁是深沉的暗灰色吸光材料,地面是冰冷的合金,只有房间中央一道锥形的柔和光柱从上打下,聚焦在悬浮于能量场中的那颗晶体上。
晶体本身并不耀眼,只有指甲盖大小,呈现出一种温润的、仿佛内部有液体流动的乳白色光泽。它的形状并非完美的泪滴,边缘带着些许自然凝结的不规则,触手冰凉,但并非金属或岩石的冷硬,而是一种……仿佛能抚慰灵魂的温凉。
肖雅站在隔离窗外,身上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尽管初步扫描显示晶体没有任何物理辐射或生物危害,但“曙光”对这类未知奇物的谨慎已刻入骨髓。她身边站着两位“曙光”的首席研究员,一位是精神能量学专家欧文博士,一位是物质结构分析专家李教授。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光柱中的泪滴晶体上,气氛凝重而专注。
“开始基础能量场测绘,功率百分之零点一。”欧文博士对着通讯器低声道,声音在肖雅的耳麦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颤抖。
无形的探测波束扫过泪滴晶体。房间四周的监控屏幕上,开始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三维能量模型。晶体依旧安静,没有任何反应。
“能量场结构稳定,内敛,未检测到主动辐射。其场效应范围……半径约一点五米。”欧文博士记录着,“场性质……偏向于精神稳定,类似高级镇静剂,但更……温和,更深层。”
肖雅感受不到那能量场,她的防护服隔绝了一切。但她能看到数据,也能看到站在能量场边缘、自愿进行初步接触测试的一名“曙光”特工的变化。那名特工原本因长期执行高压任务而略显紧绷的肩膀,在进入场范围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弛下来,呼吸变得深长而平稳,眼中锐利的光芒柔和了许多,却并未失去焦距,反而更显清明。
“主观报告?”欧文博士询问。
特工闭上眼,仔细体会了几秒,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感觉很……安静。不是困倦,是那种纷乱思绪被抚平的安静。脑子里那些挥之不去的任务细节和战场回响,好像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抹去了,但它们还在,只是不再吵闹。”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似乎更清晰了,一种……剔除了情绪干扰的清晰。”
欧文博士飞快地记录着:“效果一:强力宁神,清除精神杂念,提升专注力。效果二:可能具备一定的感知增强或净化效果。记录,标记为‘领域效果’。”
接下来是物理性质分析。李教授操控着精密的探针,尝试从晶体表面提取微观样本,但失败了。探针无法刺入,仿佛那看似温润的表面有着绝对的韧性。
“物理强度极高,现有手段无法破坏。非晶质,非已知任何元素或化合物结构……更像是一种……纯粹能量的高度有序凝结体?”李教授皱紧眉头,语气中充满了困惑与着迷,“它似乎排斥一切物理性的侵入,但又允许能量场和……精神力的渗透。矛盾,太矛盾了。”
研究陷入了僵局。常规的物理和能量分析手段,似乎都无法真正触及这颗晶体的核心。
“或许,我们该换一种思路。”肖雅突然开口,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沉闷,但异常清晰,“它被称为‘记忆泪滴’。也许,它的关键不在于‘物质’,而在于‘记忆’和‘情感’。”
她的话让两位博士都看了过来。欧文博士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让我试试。”肖雅的目光透过隔离窗,落在那个乳白色的光点上,“我的‘推演回响’虽然不稳定,但本质是处理信息和逻辑。或许,我可以尝试与它进行某种……信息层面的接触。”
这个提议风险未知。谁也不知道这种接触会引发什么后果,尤其是肖雅的精神状态并未完全恢复。
经过短暂的紧急讨论和“明”的远程授权,方案被批准了。安全措施提升至最高级别,肖雅被要求留在隔离窗外,通过一根特制的、能微弱传导精神力的水晶探针与晶体进行间接接触。
肖雅深吸一口气,脱下了厚重的防护手套,露出略显苍白的手指。她轻轻握住那根冰凉的水晶探针另一端,探针的尖端缓缓伸入能量场,轻轻点在了泪滴晶体的表面。
刹那间——
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种浩瀚的、难以言喻的“感觉”顺着探针汹涌而来,冲入肖雅的脑海。那感觉并非混乱的信息洪流,更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平静而忧伤的海洋。海水是由无数细微的、闪烁的记忆碎片和沉淀的情感构成的。
她“看”到了模糊的光影,那是“遗忘之湖”中无数沉沦者最终释然的微笑;她“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悲悯,来自那个最终消散的守护之灵;她甚至捕捉到了一丝零在触碰祭坛时,那短暂清醒瞬间留下的、对空白过去的茫然与恐惧……
这些都不是她自身的记忆,却无比真实地在她意识中流淌。她的“推演回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发运转起来,不是计算,而是在“梳理”和“理解”这片情感的海洋。她感到自己的精神力在被快速消耗,额角开始渗出冷汗,那种因创伤而导致的不稳定感再次浮现,脑海深处传来细微的刺痛。
但与此同时,一股温润的力量也从探针另一端反馈回来,如同甘泉,滋养着她近乎干涸的精神本源。那力量轻柔地抚平她因强行推演而躁动的精神力,缓解着她的头痛,让她在信息冲击的漩涡中,始终保持着一丝奇异的清明。
她就像一个在风暴海中抓住了灯塔的溺水者,虽然随波逐流,却不至于迷失。
“肖雅博士,你的生命体征和精神波动出现剧烈变化!是否需要中断?”欧文博士紧张的声音透过耳麦传来。
“……不,继续。”肖雅咬着牙,努力维持着意识的聚焦,“我在……读取表层信息。主要是……情感印记和环境记忆残留……没有发现主动意识……”
她断断续续地报告着,同时竭力引导着自己的思维,尝试向晶体“提问”。她没有使用语言,而是凝聚起一个清晰的概念,一个关于他们当前最大威胁的意象——“利用者”荆岳那冰冷而贪婪的眼神。
几乎在她凝聚这个意象的同时,泪滴晶体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一股带着明显“排斥”和“警示”意味的情感波动反馈回来,紧接着,是一段更加清晰的、来自湖底祭坛守护之灵的记忆碎片——关于“掠夺”本质的厌恶,关于纯粹“恶意”对平衡的破坏。
肖雅猛地睁开眼睛,松开了探针,踉跄着后退一步,脸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探针迅速被收回。
“读取到了!”她喘着气,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虽然模糊,但我能确定,它确实能被动地反映接触者的表层思维和情感倾向!当我想到荆岳时,它反馈回来的是强烈的负面情感和相关联的‘掠夺’、‘破坏’记忆片段!”
欧文博士和李教授都震惊了。这不仅仅是稳定心神,这根本就是一个……情感与记忆的共鸣器,一个思维感应的媒介!
“不可思议……这效果远超‘领域’的范畴!”欧文博士激动地调出刚才记录到的、肖雅与晶体接触时那异常复杂的精神波谱,“它放大了你的思维倾向,并从它自身储存的庞大情感记忆库中,调取了与之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反馈!这……这是一种双向的、基于情感和记忆的信息交互!”
李教授也盯着结构分析屏幕上依旧一片空白的数据,喃喃道:“物理层面无法解析,却能进行如此精微的精神互动……它的存在形式,可能完全颠覆了我们现有的物质观。”
肖雅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受着脑海中尚未完全平复的波澜,以及那被泪滴力量滋养后的一丝舒缓。她明白了,这颗“记忆泪滴”,不仅仅是钥匙部件,它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在小范围内,它能创造一个精神净土,抵御外界的侵蚀和内部的纷扰。更进一步,它能作为一个桥梁,窥探他人心绪,甚至从历史的情感沉淀中寻找答案。
但它也是危险的。过度依赖它的稳定,可能会让人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试图读取更深层的信息,可能会被那浩瀚的记忆海洋同化或冲垮;而用它来窥探人心,更是一条危险的伦理钢丝。
“它的‘读取’能力有限,”肖雅补充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只能触及最表层的、最活跃的思维和情感,无法深入记忆核心或潜意识。而且,反馈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情感化的,需要使用者自行解读,很容易产生偏差。”
她看向隔离窗内的泪滴晶体,它依旧散发着温润宁静的光晕。这件从“遗忘之湖”深处带出的遗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抚慰创伤,也能窥探秘密,关键在于持有者如何使用。
而此刻,对身心俱疲、前路艰险的他们而言,这枚“记忆泪滴”带来的片刻宁静与一线洞察,或许正是最及时的力量。研究,还远未结束,但这第一步,已经揭示了一个充满可能性与危险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