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的夜,并未在张伟回到水上木屋后沉寂,反而在他胸腔里撞击得更加澎湃。
那片璀璨银河似乎被他装进了脑海里,无数星辰化为思维的闪光,仍在激烈地碰撞、衍生。
他蹑手蹑脚地推开卧室的门,暖黄的夜灯下,妻子小玲蜷缩在床上,呼吸均匀,睡得正沉。
海风的咸涩与她的馨香混合,构成现实世界最温暖的锚点。
可张伟此刻,却像一个刚刚发现了新大陆的航海家,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要与人分享这份震撼的喜悦。
他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忍住,轻轻坐上床沿,温柔又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摇了摇小玲的肩膀。
“小玲,小玲?醒醒,我跟你说,我悟了!真的悟了!印度洋的星空给了我灵感!”
小玲从深沉的睡眠中被强行拽出,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眼睛都睁不开,含糊道:“……悟什么了?天亮了?”
“不是天亮了,是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张伟语速快得像子弹上膛,“企业!企业这个智能体!它有语言!我搞懂了它的语言!字段是字母,单据是单词,流程是句子……”
他滔滔不绝地复刻着栈桥上的顿悟,试图将那座信息的金字塔、那套名为“企业语言”的功法,完整地塞进小玲懵懂的脑海里。
小玲的意识还在梦境的边缘挣扎,只能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她咂咂嘴,无意识地接话,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嗯,我记得……以前我们教授说……一个物种区分莽荒和文明……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是否拥有了语言……”
“轰——!”
这话像一道无声的霹雳,在张伟沸腾的识海中炸开。
语言?
文明与莽荒的分界线?
他之前只将“企业语言”视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一种高效的范式,从未将其拔高到如此哲学、如此本源的层面。
“啊?语言这么猛的么?”张伟自己都被这个类比震撼得汗毛倒竖。
妻子,这位英语专八的文科学霸,在半梦半醒间,用她知识体系里的底层共识,给他的“企业语言”完成了一次神圣的加冕。
这一下,张伟的分享欲不再是澎湃,简直是火山喷发。
他更加兴奋地摇晃着小玲:“对对对!就是这个!语言是文明的基石!那企业拥有了语言,是不是就意味着……”
小玲被他晃得头晕,睡意如潮水般再次涌上,将她淹没。
在彻底沉入梦乡的前一秒,她几乎是凭着本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哑着吼出了脑子里随机蹦出的念头:
“你知道……语言从发明以来……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
“笔和纸!”张伟立刻回答,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经典的答案。
“不对……!”小玲的声音已经微不可闻,但否定得却异常坚决。
“是啥?是啥?!”张伟正处在兴头上,迫不及待地追问。
“是word!word!微软的word!你应该搞一个,企业语言的word!”
话音落下,小玲头一歪,呼吸瞬间变得悠长而平稳,彻底进入了无念无想的混沌睡梦。
而张伟,则如同被一记来自天外的‘昊天锤’结结实实地击中了脑门!
“word……企业语言的……word?”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大脑因为过载而瞬间停滞了那么一瞬。
之前因顿悟而生的狂热兴奋感,被这一锤驱赶得一丝不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冰冷、更加通透的清明感,如同北极的寒风,席卷过他每一个思维角落。
笔和纸,是记录和书写。
而word,是创作平台,是编译器,是让语言从概念变成数字实体的神器!
小玲这无心的一句梦呓,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张伟思维中一扇从未触及的、更为宏伟的天地。
他之前悟的是“道”,是企业语言的理论本身。
而现在,张伟看到了“器”,是承载和施展这个‘道’的终极平台啊!
他瞬间转身,翻出书包里的VR头盔,动作迅捷而精准。
戴上头盔,启动电源,现实世界的水上木屋悄然隐去,一片无垠的黑暗虚空在他眼前展开。
但他的内心,却亮如白昼。
脑海中,那刚刚结成的“企业语言”道种光芒万丈,之前顿悟时使用的SAp蓝丹十层架构经验,如同被激活的符文,再次浮现,并且变得更加清晰、更具层次。
“第一层,汇编,面向机器……第二层,c语言,面向过程……第三层,AbAp、JAVA,面向对象……”,这是SAp结丹的前三层,也是计算机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张伟喃喃自语,如同复习一门早已融会贯通的功法。
“哈哈,现在,是否要升级到第四个阶段了?企业语言!”张伟此刻想到了企业语言的单词(单据)、句子(流程)“升级到第四层,企业语言,那么应该是——面向图形?面向最终用户?”
张伟意识到,自己发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企业建模方法论,更可能是编程范式、计算机语言的一次终极跃迁!
是从极客的文本咒语,走向普罗大众的图形化、空间化表达的革命?
所以他拿起了VR!
此刻张伟,特别感激感自己构建的“六边形”能力,让自己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最近更是频繁使用这个金手指,甚至已经融会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明悟。
之前所有的沉淀、积累,都是为了此刻一次次的爆发。
之前是为自己AI分身贡献了强化学习的六边形语料库,助其分身进阶到2.0。
现在,是深化对“企业语言”深入本质的参悟和理解。
既然要造“word”,就必须彻底弄清这种语言的“材质”和“结构”。
张伟的思维再次沉入那片意识的宇宙。
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识别出“字段”、“单据”、“流程”这些层级,而是开始为它们赋予空间坐标。
字段(Field),是悬浮在虚空中的‘信息点位’,是原始的、无意义的数字或字符,比如“319.00”。
它是一个孤立的x轴坐标,就像x轴上的一个坐标位。
单据(document),比如“采购订单”,是由无数字段按照特定结构(表头+行项目)组合而成的,就像一个平面,一个‘二维信息平面’。
而现实中,大家也把表格,叫做一个二维的信息面,甚至直接叫做二维表格,就像Excel表有横轴、纵轴。
要理解“319.00”是什么,必须看它在这个“面”上的位置——它旁边的字段是“单位:个”,那么它就成了“数量:319个”;
它旁边的字段是“币别:Rmb”,那么它就是“金额:319元”。
如果需要再深入定义,就得同时拥有x轴(字段值)和Y轴(单据类型与结构)共同定位,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信息、语义。
一个企业语言的“单词”,本身就是一个二维的信息平面、逻辑平面!
流程(Flow),比如“采购到付款”,是将多个“单据”信息面按照业务逻辑串联、堆叠起来,形成的是什么?
多个信息面重叠,多个企业语言的单词重叠、串联,那肯定是一个‘三维信息体’啊。
重叠它们的、串联它们的是——Z轴,当然也是时间,是顺序,是因果。
此时,再回头看那个“319个”,结合Z轴上前序的“采购订单”(Z1)和后续的“收货单”(Z2),它的含义瞬间丰满、立体起来:“这是采购订单上需求的数量,为319个,并且已经收货完成了。”
一个企业语言的“句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在时间中、在顺序中、在因果中演化的三维信息体啊!
也就是企业语言写的一句话。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张伟在虚空中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自然语言的单词,只是一个个线性的信息‘位’只需要x轴就能定位;而企业语言的‘单词’,天生就是一个信息‘位面’需要x轴和Y轴才能定位!
而企业语言的‘句子’,天生就是一个信息‘体’!
企业语言——它本质就是一种‘三维的语言’啊!
哈哈,三维语言!
而自然语言的句子,永远是线性的,在x轴上无限延伸。
自然语言,是一维的,哈哈!”
这种多维、高维的特性,让它蕴含的信息量和逻辑严谨性,要远远超越线性的自然语言。
只是一瞬间,张伟就明悟了,因为自己手上有VR啊,哈哈。
“既然是三维,那就好办了啊,哈哈”张伟一阵狂喜,嘴中喃喃自语。
张伟迅速把六边形战力里蕴含的知识量开放到极致,立马开始从过往的经验中汲取灵感、养分并迅速转化为创意,验证企业语言“空间化”的可行性。
张伟的脑海中闪电般掠过全球两大超级垄断级的to b系统:
首先是,Salesforce的paaS平台:那强大的流程生成器(Flow builder),通过拖拽对象、连接节点来定义业务逻辑。
它是一种“图形化编程”的模式,但……它仍然被困在电脑屏幕这个‘二维平面’里了。
“它只是把代码变成了二维的流程图。”
张伟第一次看到时,惊为天人,就像当年乔布斯,看到柯达图形化操作系统界面的感受。
现在,张伟用三维的头脑,用‘主脑座舱’产品构建者的眼光来看,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
还有,张伟立马又闪过第二个巨头,那是当初在夏国能量源,做合并报表项目时,玩过的SAp的bw系统。
SAp bw的数据流:那经典的“dSo之间拉线”建模,数据在不同的存储对象间通过“转换”这条线流动、变形。
这简直就是“数据编织”的雏形!
当时觉得酷毙了、帅呆了。
但同样,那些拉线只能在二维的建模工具里进行,现在看总给人一种线条的错位感和混乱感。
这两大巨头的工具,即使在此刻,在tob界都强大到无敌。
但它们都像是在用一张张平面的施工图来描绘一栋立体的摩天大楼。
从张伟此刻的思维体系看,他们都少了一个维度!
而张伟自己公司的产品——“企业智能体主脑掌控座舱”,本就运行在VR环境中,这为他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绝佳的三维舞台!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创世之光,撕裂了张伟思维的混沌:
“他们的‘拉线’只是在平面上连接两个点。”
“而我的‘拉线’,可以在三维空间里,编织一个逻辑的‘体’!”
“我不需要模仿他们做二维的word,我要做的,是‘三维的word’哈哈!
我要把这个叫做什么呢?
叫着什么呢?
张伟在大脑中感悟这种感觉,去搜索能匹配这种感觉词汇。
突然间!
一个词蹦哒了出来!
“空间编程”
哈哈,就是这个,哈哈!
张伟几乎要叫出声了。
下意识看了下,床上睡的正鼾的小玲,忍住了。
概念已然清晰,激情充盈胸膛。
张伟在VR的虚空中,缓缓抬起了双手。
随着他的心念移动,周围黑暗的虚空里,开始浮现出无数闪烁的微光——那是代表各种“字段”的“信息星点”(物料编码、数量、金额、日期……)。
张伟手随心念快速移动,此时的意念都聚焦于“采购订单”这个企业语言的单词上,那些相关的星点便迅速被张伟创建、拉近、靠拢。
依照他脑海中SAp那经典的表头EKKo,行项目结构EKpo,张伟手速如电,迅速延展、拼接,瞬间化作一张闪烁着蓝色幽光的、半透明的“采购订单信息面”,如同巨大的符文悬浮在VR的星空中。
张伟又构想了“收货单”这个企业语言的单词,表头mKpF,收货行项目mSEG,另一组字段星点,在张伟如闪电般手速面前汇聚成“收货单信息面”。
然后,他做出了最关键的动作——他“伸手”虚拟地抓住了“采购订单”信息面的一条边缘,又“抓住”了“收货单”信息面的一条边缘,然后在虚空中将两者‘拉近、对接’。
然后张伟,面对近在咫尺的两个信息面、逻辑面,两个企业语言的单词。
做了一件,看似平凡,却无比庄重的首次动作。
把这两个信息平面之间,相同的字段,像bw构建doS字段链接一样,相互间拉上了,第一条线。
这条线,是采购订单的‘公司代码’字段,和收货单的‘公司代码字段’,进行了链接。
有了第一条,就有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币别字段被拉线链接上、物料号字段被拉线链接上.....
看着两个信息平面,在VR空间里,被张伟用拉线全部链接上了,形成了一个只有两个‘位面’的信息体。
张伟甚至有点恍惚的感觉,就像是两者接触的瞬间,一条璀璨的、由流动的数据光点构成的“逻辑之线”自动生成一样。
将两个信息面自动连接了起来。
这条线不再是平面图表中的死板箭头,而是一个有粗细、有光影、有数据在其中奔流的立体管道!
甚至,在金额字段这条连线上,还有一段张伟编写的逻辑,“需要去采购信息记录表里,确认下本次收货的价格,是否处于价格有效期内?”
在数量连线字段线上,张伟同样赋予了一小段逻辑“需要校验下,总收货数量,不能大于采购订单的数量。”
这还没完。
张伟继续构建,“报价单”、“发票”、“付款单”……一个个企业语言的单词、信息面、逻辑面被创造出来,通过一条条立体的逻辑管线连接、组合。
最终,一个完整的“采购到付款”流程,不再是流程图上的方框和箭头,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内部有数据光流不断穿梭运行的、巍峨的‘三维逻辑体’‘三维信息体’,赫然呈现在张伟的VR虚拟空间之中!
张伟甚至可以“走”进这个逻辑体内部,穿梭其中。
看着采购需求如何转化为订单,订单如何触发收货,收货数据又如何匹配发票,最终驱动付款……一切逻辑,目之所及,清晰无比。
“这不是在写代码……”张伟感受着这前所未有的创造体验,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是在‘建造逻辑’!是在“编织信息的宇宙”!”
是在空间中用企业语言编程!
——空间编程!
这四个字,如同最终揭晓的谜底,深深的烙印在张伟的灵魂深处。
他心念再动,在虚拟空间的中央,一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类似文档图标的物体缓缓凝聚成形,旁边张伟慎重的写下了:
[空间编程:企业语言 worda0.1 (空间编译器)]
产品原型,已然成型,当然具体产品,还得等回深圳了,才能落地。
到时小温、老陈,肯定会乐的飞起,以后再也不用被那帮搞‘主脑座舱’的兄弟部门嘲笑了。
张伟站在这个由他亲手开创的虚空之中,望着眼前初具雏形的三维逻辑建筑,和那代表未来的编译器图标,眼神深邃,嘴角难以自抑地勾起一抹了然的微笑。
浑身上下,是蜕尽凡尘的轻盈,是掌控法则的通透。
星空下,他听懂了企业的语言‘道’。
虚空中,他创造了企业语言的‘器’。
“从今天起,”他轻声自语,声音在这片意识的天地间回荡,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编程,不再只是程序员的专利。编程属于所有人!”
一种新的语言,已经诞生。
一个全新的编程纪元,于此夜,在印度洋的这座孤岛上,在一个男人沸腾的思绪中,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