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香格里拉顶楼的云端咖啡厅,巨大的落地窗外,笔直的深南大道上平安大厦像标枪一样直插云霄。
放眼望去摩天大楼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沿着入海的深圳河一路排开,如同巨兽的脊骨蜿蜒起伏。
阳光洒落下来,玻璃幕墙反射出千万点金光,整个城市像刚刚醒来的巨人,散发着朝气蓬勃锐气。
张伟却无心欣赏,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冰美式一口没动,目光平静地看着对面的汪总。
汪总搅动着面前的拿铁,脸上挂着惯有的精明笑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气氛有些微妙,既像老友叙旧,又像一场即将摊牌的谈判前奏。
“小伟,地方选得不错,清净。”汪总先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咱俩之间,就不绕弯子了。”
张伟端起冰美式,指尖传来的凉意让他精神更集中:“汪总请讲。”
汪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吴总那边,确实搭上线了。新项目就是孟庆山和何卫东搞的那个‘新EGb’,基本实锤。据说,tS都谈得七七八八了,吴大老板这次,胃口不小。”
尽管早有预料,听到“实锤”二字,张伟心里那根刺还是猛地扎深了几分。
面上不动声色,但也很是疑惑:“怪不得在股东会上跳得那么欢实,原来根源在这里啊,可是也不应该啊,我比他们2人强啊,为什么吴总会反水,难道我有致命漏洞?被吴、猛、何三个揪住了?”。
汪总点点头,眼神锐利起来:“猛、何二人,能量不小。他们不仅搭上了吴总,还想拉我‘上车’。跟我聊的时候,可是把你这边‘分析’得头头是道,攻击点很明确。”
汪总看了一眼张伟接着说:“吴总应该信了,被他们策反了,不过他们攻击点确实很猛,要不我也是SAp出身,咱们早有关系,我怕我也上道了。”
“哦?洗耳恭听。”张伟放下杯子,身体有点紧绷的向前倾了倾,眼睛、耳朵聚精会神的聚焦到了汪总。
张伟知道,这不仅是在听对手的攻击,更是在向汪总这位关键投资人证明自己的创业能力。
虽然汪总明面上没说,但毕竟汪总也是投资人,肯定心里也是有一些疙瘩需要张伟解开的。
说服汪总,就是稳住军心。
“第一点,他们说你市场定位太窄。”汪总模仿着孟、何的语气,“‘张伟那套东西,就盯着‘创二代接班’那点小池塘,水浅王八少,市场空间一眼望到头!,而SAp总客群约10万,金有浪却有600万。’”
他顿了顿,继续转述:“他们说,你这产品只适合SAp客户里20亿到500亿这个区间。
千亿级的巨无霸?人家压根不存在二代接班问题!
20亿以下的‘小虾米’?嘿嘿,他们觉得你这SAp大项目出身的‘贵族’,根本弯不下腰去服务,也搞不定!
只有他们金有浪人,一直服务这个体量客群的人才能搞定。
总之,上下不靠,卡在中间等死。”
“哈!”张伟忍不住嗤笑出声,引得邻座客人侧目。
汪总也笑了:“你别逗。我是投资人,得把难听话捞出来给你练胆量。你怎么反击?”
张伟毫不在意,反而眼中燃起斗志,“狭窄?小池塘?汪总、汪哥,您信吗?说这话的人,要么是蠢,要么就是坏,故意混淆视听!”
张伟故意切换了称谓,毕竟汪总也叫自己小伟,那就切换为汪哥,更加的亲切。
张伟身体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洁的桌面上点了点,仿佛那里有一幅无形的战略地图:“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细分市场!什么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毛教员早就教导我们,‘任何战役的胜利,都是在局部战场的以多胜少,最终实现整个战役的以少胜多’!”
张伟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做的从来就不是放弃cEo市场!我是把庞大的cEo市场,用三个维度进行了精准切割!”
张伟伸出三根手指:“第一维,体量:巨鲸千亿+、大鳄百亿级、游鱼中小型。第二维,行业:制造、医药、快消、互联网…等等!第三维,状态:老古董cEo、当打之年cEo、未来cEo创二代!”
“而我,选择集中火力猛攻的,就是未来cEo创二代中的大鳄20-500亿区间,并且优先聚焦在制造业!”张伟的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战略家的狂热,
“为什么?因为这群‘未来cEo’痛点最集中、需求最刚性、决策链条最清晰!俗称这是cEo市场里面的‘软柿子’,最容易被攻占!”
汪总眼神放光:“继续。”
张伟目光灼灼地盯着汪总:“汪哥,您说,这能叫狭窄吗?这叫精准定位,战略定位清晰!
就像您去推销理财产品,您给埃隆·马斯克做的方案,能跟给咱们小区门口开小卖部的老王头一样吗?
能因为老王头数量多,就说他的市场比马斯克大?
笑话!客单价、付费意愿、战略价值,天壤之别!”
“他们嚷嚷着要做金有浪‘所有cEo’,听起来市场是大了60倍,”张伟嘴角挂着嘲讽,
“可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幼稚和认知浅薄!企业是个复杂的智能体,需求千奇百怪。
想用一种药方包治百病?那是江湖郎中!
他们连目标客户都没真正理解透,还谈什么市场空间?瞎子摸象罢了!
而我,已经在‘未来cEo’这一个点上,打穿、打透,积累了势能!
下一步,才是水到渠成地向‘当打之年cEo’甚至部分‘老古董’cEo辐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汪总听得若有所思,微微颔首。
张伟趁热打铁:“再说说产品能力。他们攻击我只做SAp区间客户,上下够不着?哼,井底之蛙!”
他再次伸出手指,这次在空中虚点,仿佛在勾勒一个当年的SAp丹球:“我的产品,是基于SAp的技术体系构建起来的。
也就是说,我的产品的基座,本身是完全可以搞定千亿级别的客户,我技术架构沿用了SAp,SAp能搞定千亿级别的客户,我的产品同样可以。
相反我对他们的产品反而很怀疑,如果是基于金有浪技术体系,他们只抄了一个外形,就像山寨手机和苹果手机。
这点我们做SAp的门儿清,金有浪和SAp的真正差距,核心是产品力。
我对to b产品有四级划分,等会我看下他们的产品,就知道了。”
“哟呵,你还有产品四级划分,等会看他们的产品时,给我讲讲。”汪总一脸的好奇的说道。
张伟的语气带着技术出身的自信和傲然:“好嘞,等会给你说;还有汪哥,他说我产品上下不靠?
我认为我那叫进可攻,退可守,我是从中间客户出发的,因为我有全球最强to b系统SAp的底子。
对上,我完全有能力去打千亿的客户。
对下,我可以把产品做减法,去大小客户。
我这叫,根基深厚!
他们呢?一个靠抄袭起家的东西,按照金有浪技术体系构建起来的产品,连地基都没夯实,就想着盖摩天大楼?
忽悠,接着忽悠!
tob产品,就像盖楼,3层小楼的地基,永远无法在此基础上加盖到100层楼,可是100层楼的地基,却可以只盖到三层楼!
这就是金有浪产品技术体系,和SAp产品体系根本性的差异。”
张伟盯着汪总有点迷糊的眼睛:“我最后做一个总结吧。”
“体量上我主攻SAp的主力区间:二十到五百亿。
不是我上不去千亿,是暂不主动进攻。你让我现在去拿千亿级,团队底蕴不够,这点我承认,但技术架构是顶得住的——我产品的地基就是按千亿客户来的。
向下十亿以下?当然能兼容。只是对我这种SAp出身的人,难度太低,我需要的是前后都能兼顾,所以我从中间出发。”
张伟顿了顿,笑了起来:“行业上我盯制造,因为刚需、因为复杂,也因为我熟。我在这行深耕了10年。”
他抬眼瞥了下窗外:“对方说‘我们只做cEo’,我听了半天像听相声。cEo是人,不是一个标准零件。把‘做cEo’当大旗,是认知不深刻。企业是智能体,需求千奇百怪,得分层、分象限、分阶段。”
汪总一脸的佩服说道:“你这嘴是抹了蜂蜜,还是蘸了辣椒!你这张嘴,能替我去拉Lp了。哈哈!”
汪总端起杯,压住笑,“好,产品、市场你都说清楚了,我也认为你说的比他们有逻辑,有道理。”
“还有一条,他们攻击你的团队结构。说你是‘夫妻店’,不够‘专业’,不像他们是‘能力互补的专业团队’,还自掏腰包投了100万搞出了产品原型,显得多有决心。”
“噗…”张伟这次是真乐了,差点把咖啡喷出来,“汪哥,这话要是搁一年前说,我可能还得脸红一下。现在?这简直是我听过最搞笑的反向广告!”
张伟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我现在,交付有小赵,稳如泰山!销售有小许,狼性十足!研发有老李,技术大牛!售前有小黄,方案写得飞起!产品有小周,脑洞比黑洞还大!大后勤有小玲,精打细算,把公司当自己家管!
六位核心高管,个顶个的能打!我们公司的执行力、成长速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妻子小玲坐镇大后方,我才能心无旁骛在前线冲锋陷阵,这怎么就成了劣势?这是定海神针般的优势!”
张伟话锋一转,直指对方软肋:“反观孟和何二人,一个销售出身,一个技术架构师出身。
听起来互补?
那交付谁扛?产品谁掌舵?售前谁负责?人事、财务这些大后勤的破事谁管?
他们是不是还得满世界去碰运气找合伙人?
创业初期,拼的是创始人能亲自搞定多少事!是执行力!不是看你能拉来几个‘看起来’互补的人!”
“卧槽,好像你说得很对啊。”汪总感觉这个张伟,逻辑不是一般的强,完全没法反驳。
接着张伟的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甚至有点“凡尔赛”:“我在SAp那几年,咨询顾问、项目管理、销售售前、技术产品、甚至跟客户拍桌子吵架…哪个岗位我没干过?哪个坑我没踩过?
我为此还专门构建了‘六边形战士’能力模型,简直就是10年磨一剑!
创业需要的核心能力,我储备得比需要的还要多!我甚至还修炼出了学术能力。
所以我能精准地用筛选的逻辑组建我的团队,不行就换,直到找到最合适的!
他们呢?还在赌运气找合伙人补短板!
我的人不合适,是员工,我的更换成本是N+1,而他的互补型合伙人不合适,更换成本是要命的股份和N+1。
一家创业公司,创始人的价值占据90%的作用。
反而我觉得他们的cEo孟庆山能力不够强,居然还要人去补公司核心能力的短板,而我不用,就这一点他就比我差远了。”
汪总一听张伟这么说,完全愣住了,张伟的创业,真可谓是厚积薄发啊。
直接给张伟这段激情演讲,来一个大大的,大拇指。
张伟接着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个“八”的手势,带着点狡黠的笑意:“还有那自投的100万!
汪哥,您还记得我怎么起步的吗?我可是靠一份ppt,就从您和一众投资人那里拿到了750万天使轮!
他们自己砸了100万才搞出个原型,这说明什么?”
张伟喝了一口水,接着说:“我当时创业时也有钱,可我当时是只用ppt就拿到了天使投资款,而他们却首先自己投了100万。
从创始人能力来说,我的起步能力就比他们强了850万,因为我只靠ppt,就拿到了750万,而他们已经投入了100万。还没拿到融资。
说明我的创始人溢价,光起步就比他们高了整整850万!
这850万,就是市场对我个人能力、战略眼光和项目潜力的认可度差距!是实打实的‘能力值’碾压!”
汪总瞪大了双眼,居然还能从这个维度解读他们投入这100万,但是好像张伟说的真对啊,创业者就要这种无中生有的能力啊。
最后,张伟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
他看向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汪哥,最根本的区别,在这里。”张伟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他们创业是为了什么?看到我张伟搞出了点动静,觉得能抄一把,赚点快钱?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当年在华联精工被虐的‘我’差?这叫为了创业而创业,这叫投机,这叫跟风!”
张伟转回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汪总:“他们是抄袭我的,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而我有一整套‘企业智能体’理论在支撑我的方向,和未来,他们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是剽窃者、是投机分子。
而我是为了梦想而创业,EGb的全称是‘企业全球脑’,我的梦想是基于企业智能体理论,推动停滞50年的企业信息化理论升维。”
张伟停顿了一下,掷地有声的说:“他们创业没有灵魂!”。
“汪哥,您说,”张伟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一个连方向都不清晰,靠抄袭起家,核心团队还在四处补漏、赌运气的项目;和一个有成熟理论支撑、有清晰战略路径、有稳定高效团队、有深厚产品底蕴、并且被梦想和使命驱动的项目…哪一个,能真正走得远?哪一个,才配得上您和真正有眼光的投资人的长期押注?”
咖啡厅里流淌着舒缓的钢琴曲,阳光透过玻璃,在张伟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他静静地说完,没有再补充一个字,只是端起那杯早已冰凉的咖啡,一饮而尽。
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却仿佛点燃了胸腔里更炽热的火焰。
汪总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右脚激动的在无意识的抖动。
手指在咖啡杯沿上画着圈,眼神深邃,显然被张伟这一番话震撼到了。
显然已经沦陷在张伟这一番狂风暴雨般的逻辑轰炸和价值宣言中了。
终于,他抬起头,脸上那种精明的商人式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得的严肃和……欣赏。
“呼…”汪总长长吐出一口气,身体也随着这声叹息,放松地靠回椅背,露出一丝苦笑,“小伟啊小伟,你这张嘴…还有你这脑子里的东西…真是能把死人说活,活人说死啊。”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拿铁,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坦白说,见你之前,我确实存了点心思,想听听另一边怎么说,毕竟市场上多一个选择,对投资人不是坏事。”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但今天听完你这番话…去他娘的另一边!”
汪总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根不正,苗不红!战略虚浮,团队松散,动机不纯!纯粹是看你起高楼,想来搭个顺风车捞一把的投机分子!跟你这边扎扎实实打地基、有理论、有步骤、有灵魂的‘根正苗红’比起来,高下立判!”
他放下杯子,目光灼灼地看着张伟:“这场仗,我站你这边!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资金、资源、人脉,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
张伟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但他脸上并未显露太多激动,只是郑重地端起自己空了的咖啡杯,以茶代酒般向汪总示意:“汪哥,谢了!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更有底了。”他没有说“需要什么”。
猛、何二人,的忽悠能力确实不错,但张伟能真切的感受到,汪总依然是自己的‘汪哥!’
而现在张伟完全了解后,反而觉得稳了,毕竟孟、何二人的认知、能力和自己还差着维度呢。
“哦,对了,小伟,他们的产品留了一个在我那里,等会我们去看下,做到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