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猛然转头四顾,当视线落在左后方时,身形骤然僵住。
师兄可察觉了?李淳风追问。
袁天罡沉声道:虽未闻其味,却见其人。
何人?李淳风循着方向望去,赫然发现林间高阳公主一行人的身影。
竟是高阳公主?她怎会寻至此地?李淳风难掩惊色。
袁天罡迅速起身收拾药篓:无论缘由,必是祸端。速速收拾,另觅他处采药。
二人匆忙收好酒具,背负药篓跃下巨石,疾步遁入密林。
远处朱嫙眼尖,急声道:殿下,他们欲逃!
高阳公主抬首望去,石上已无人影,情急之下喊道:仙长速速阻拦!
朱嫙应声展翅,透明羽翼轻振,转瞬拦在二人面前:二位道长意欲何往?
李淳风冷然道:与阁下何干?
朱嫙浅笑:便当我多事,又如何?
二人对视一眼,回首望了望尚远的高阳公主。袁天罡抱拳道:道友与我等素无恩怨,还望行个方便。
恕难从命。朱嫙断然拒绝。
袁天罡颔首:既如此,得罪了。
话音未落,青罡剑已出鞘直刺。李淳风同时掷出巽风剑,双剑齐发。
朱嫙从容掐诀,袖袍轻挥间旋风骤起,巽风剑应声落地。眉心仙光迸射,青罡剑铿然震飞,袁天罡踉跄倒地,面色惨白。
李兄小心,此乃地仙!袁天罡强忍痛楚警示。
李淳风当即掐诀诵咒:混沌乾坤,阴阳轮转。周天星斗,听吾号令!
一道白光自李淳风指尖激射而出,瞬息间击中朱嫙身躯。
朱嫙周身仙光骤然一滞,身形不稳如遭重击,整个人向前扑倒。李淳风趁机拽起袁天罡就往山下疾奔。
朱嫙尚未从跌倒中回神,忽闻高阳公主清喝:仙长,贼人逃了!她猛然跃起,见二人已远遁,当即祭出碧霄所赐五火灵珠。
灵珠凌空,朱嫙叱喝声中迸发空中火。此火焚天灼地,转瞬将李淳风二人裹入烈焰。惨叫声里,两道焦黑人影自半空坠落。
朱嫙御风而至,提着烧成黑炭的二人回到高阳公主面前。公主拱手道:冒犯二位仙长了。
袁天罡喘息道:公主大礼,贫道消受不起。李淳风亦冷笑:这位道友才是真仙长。目光瞥向朱嫙。
高阳公主温言道:本宫诚心相求,奈何二位避之不及,只得出此下策。袁天罡皱眉:究竟何事?
想请二位推算散落人间的另一道人皇之气
闻听此言,二人面色骤变。李淳风强笑道:陛下乃当世人皇,何来第二道?袁天罡连连摆手:闻所未闻!
公主笑意更深:袁道长叔父能算死泾河龙王,您岂会不知?她环视终南山景,此处风水甚佳,二位以为呢?
二人交换眼色,袁天罡沉声道:容我二人商议。公主望向朱嫙,见她挥手封住二人法力,方颔首道:请便,莫要走远。
二人对视一眼,缓步走到离高阳公主等人十余丈外的树荫下。
李淳风低声道:听她话中之意,若不替她占卜人皇之气下落,便要取我等性命。
袁天罡颔首道:此女心狠手辣却愚不可及,竟妄想染指人皇之气,岂是她能觊觎之物?
眼下当如何应对?李淳风询问道。
袁天罡略作沉吟,展颜笑道:修道之人贵在明哲保身。既然她执意要寻人皇之气,我等不妨替她占上一卦。至于她有无福分消受,便与我等无干了。
李淳风深以为然。
二人回到高阳公主跟前,拱手禀道:殿下,我二人愿合力推演人皇之气所在。只是道行浅薄,仅能窥测天机,无力助殿下取得此物。
未等高阳公主开口,朱嫙抢先道:此事不劳二位费心,只管推演便是。
高阳公主亦颔首应允。
李淳风与袁天罡请朱嫙撤去禁制,在其监视下稍复法力后,当即设坛作法。二人盘坐阵中,指诀翻飞,令旗符咒流转不息,周身笼罩着氤氲灵光。
良久,二人手势骤停,阵中器物应声而落,周身光华渐敛。
见二人收功睁目,高阳公主迫不及待地问道:可有结果?
李淳风与袁天罡同时点头。高阳公主喜形于色,急问:在何处?
二人异口同声答道:由此东行九百九十里,终南山土龙洞中,藏有人皇之气炎火赤明炁
大唐长安城,距玄奘西行已逾七载。这座南瞻部洲中心的雄城,已成为阎浮世界最繁华的所在。
太极殿上,李世民听着百骑司校尉的禀报,面色阴晴不定。
朕知道了,退下吧。太宗挥袖道。
末将告退。校尉躬身退出大殿。
校尉方退,气色红润的长孙皇后便在宫娥簇拥下步入殿中。见太宗神色不豫,立即关切道:陛下因何烦忧?
太宗见是皇后,神色稍霁,示意其近前就座。
长孙皇后依偎而坐,柔声再问: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太宗目光在御案上游移片刻,终是抬头问道:皇后以为...高阳一介女流,为何要寻人皇之气?
长孙皇后闻言愕然:陛下说的是高阳公主?
“正是她。”李世民颔首道。
长孙皇后略作迟疑,随即问道:“陛下,敢问何为人皇气?”
李世民答道:“灵台道宫宫主望舒真人曾言:‘天降人皇,必赐人皇气运加身,以统御万民。’”
长孙皇后追问道:“既如此,陛下身为人皇,本该独享此气运。高阳公主又在寻何人皇气?”
李世民继续道:“望舒真人还提及,数年前有位身负人皇气运者被灵台真君度化入道,致使部分人皇气散落民间。”
“只是...高阳从何处知晓此事?”李世民面露困惑。
长孙皇后思忖片刻,道:“既是机密,知情者寥寥,恐是灵台道宫中人无意泄露。”
稍顿,她又补充:“道宫中那些小道童,或许在闲谈时告诉了高阳。”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此事本无大碍,但高阳竟起意搜寻人皇气,意欲何为?莫非想做女帝?”
长孙皇后神色微变,轻抚李世民手背道:“陛下,高阳年方十三,又是你最疼爱的女儿,怎会有异心?许是出于孝心,想为你寻回散落的人皇气。”
“但愿如此。”李世民语气平淡。
片刻后,李世民对内侍道:“传旨,朕在武德殿设宴款待望舒真人,速请真人入宫。”
不久,望舒乘紫金銮舆入宫。宴席间,李世民问道:“真人可还记得当年所说散落的人皇气?”
殿内众人顿时屏息聆听。
望舒含笑拱手:“贫道自然记得。如今那道气运已然现世。”
“哦?”李世民神色一凝,“现于何处?”
望舒答道:“贫道来时窥得天机,人皇气正在终南山显现。”
“终南山?”李世民当即对内侍道:“宣李靖进宫。”
望舒却道:“陛下纵有百万雄师,也难收人皇之气。”
李世民止住内侍,请教道:“真人有何高见?”
望舒笑道:“我灵台道宫有修行真法之士,愿助陛下收回人皇气。”
李世民欣然道:“真人不愧国师之名。还请速遣高人前来。”
望舒又道:“常言道师出有名,行事需有首领。请陛下先指定带队之人,贫道才好安排。”
话音未落,魏王李泰已出列行礼:“父皇,儿臣愿效犬马之劳,为父皇寻回人皇之气。”
李恪紧随李泰之后,恭敬行礼道:“儿臣亦愿前往。”
未等李世民开口,长孙皇后已面色不悦,冷声呵斥道:“此事与你们何干?还不速速退下!”
面对长孙皇后的训斥,李泰与李恪不敢有丝毫违逆,连忙低头应道:“是,母后。”
二人悻悻退回席位,李世民淡淡扫了他们一眼,转而问望舒:“人选可有要求?”
望舒含笑答道:“只需陛下指定即可。”
李世民略一思索,心中已将朝中重臣逐一考量。
就在他欲开口时,长孙皇后忽然提议:“陛下,此事不如交由承乾去办。”
李世民微怔,随即摇头:“承乾乃太子,不宜涉险。”
长孙皇后温声道:“正因他是太子,更应担此重任。”
李世民目光一沉,似有所悟。此时,李承乾本欲起身 ,却觉衣袖被人轻扯,回头望去,却不见异样。这一耽搁,他便未再出声。
见李承乾沉默,李世民颇感意外,问道:“承乾,你有何想法?”
李承乾立即起身答道:“儿臣全凭父皇安排。”
李世民闻言展颜,当即决断:“既如此,此事便由你负责。”
李泰与李恪面色骤变,李承乾心中暗喜,恭敬领命:“儿臣遵旨。”
定下人选后,望舒指尖轻点,一道符诏化作流光飞出宫外。
片刻后,侍从来报,灵台道宫三位道长求见。
李世民宣召入内,只见三人步入殿中——为首者手持铁拐,肤色黝黑,身形敦实;另一男子风度翩翩,面容清俊;最后是一名少女,约莫十一二岁,明眸皓齿,姿容出众。
望舒介绍道:“此三人乃我灵台道宫 ,镇山道士李真、扫洒道士江寒、道童武照,皆身怀异术,可助太子一臂之力。”
三人向李世民行礼后,李世民当即下旨,命李承乾率三人前往终南山,寻回人皇气,并带回高阳公主。
李承乾领旨谢恩,御宴继续,众人各怀心思。
就在李承乾奉李世民之命,携李真等人赶往终南山之际,高阳公主已率众抵达土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