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格陵兰岛冰原之下的巨型地底设施,“中枢矩阵”核心。
这里没有祈祷室,没有自然圣殿,也没有死亡宫殿,只有无数闪烁的指示灯、高速运行的计算单元和流淌着冰冷数据的能量管道。
万机之灵的领导者,并非血肉之躯,而是一个被称为“主脑”的、高度发达的集体意识聚合体,其载体便是这庞大的机械矩阵。
它额间的咒印,是一个不断变幻的、由无数0和1构成的复杂几何光符。
此刻,“主脑”正在全力处理着海量的异常数据。
“警告:逻辑核心受到未知悖论冲击,第7、42、105号演算线程陷入死循环,已强制隔离。”
“警告:接收到高密度无意义混沌数据流,信息过滤系统负载已达到87%。”
“警告:对目标‘哈迪尔’领域结构解析进度:1.73%......解析失败......重新构建模型......”
一条条冰冷的提示信息在核心光屏上刷过。
哈迪尔投放的“混沌变量”和“逻辑悖论”,对于极度依赖精确计算和逻辑运行的万机之灵而言,是极其麻烦的干扰。
就像往精密的齿轮中扔沙子,虽然不至于立刻损坏机器,却严重影响了其运行效率。
“目标力量体系,不符合已知能量守恒定律及规则相容性定理。初步判定为:高维规则干涉现象,或存在未知‘观察者效应’。”
主脑的“思考”结果以合成音的形式输出,不带任何情绪波动。
它尝试了无数种数学模型和物理定律去解析哈迪尔的暗蚀戒律领域,却发现其内部存在着大量自相矛盾、却又强行共存的现象。
这超出了它基于现有科学认知的理解范围。
“应对方案评估:方案A,提升算力,强行破解……计算资源不足,否决。方案b,构建防御性逻辑防火墙……效率低下,无法根除干扰。方案c,采集更多样本数据……”
主脑很快做出了决策。
它停止了徒劳的全面解析,转而开始有选择地记录、分析哈迪尔领域在与其他竞争者交锋时产生的所有能量波动和规则变化数据。
它就像一台最先进的记录仪,试图从这些海量的“异常”数据中,找到某种潜在的、尚未被理解的规律。
同时,它调整了自身领域的运行模式。
不再追求绝对的逻辑纯净,而是允许一定程度的“模糊计算”和“概率适应”,以增强对混沌数据的抗干扰能力。
这使得万机之灵的领域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但其稳定性却有所提升,像是一台进入了节能防御模式的超级计算机。
合作请求,来自‘自然之语’、‘变革之火’......
分析:信息共享有助于提升对目标‘哈迪尔’的威胁评估精度。
风险:可能存在信息欺诈或逻辑陷阱。
收益:潜在的数据补充与模型优化。
主脑冰冷地分析着塞海赫恩森和艾拉妮娅试探性传来的、关于共享哈迪尔领域弱点的信息。
对于它而言,合作的价值在于能否获取更多有效数据。
“初步回应:同意建立低带宽、加密数据交换通道。交换内容限于对目标‘哈迪尔’领域异常规则的观测记录与分析报告。拒绝任何形式的战术协同或力量融合提议。”
它选择了有限度的、纯粹基于利益交换的信息合作。
在绝对理性的逻辑判断下,这是当前最优的应对策略之一。
万机之灵,如同一个冷静的科学家,在这场神战中,更专注于理解和破解哈迪尔这个最大的“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