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廒(厫)áo,储存粮食的仓库。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一:“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息米:作为利息交纳的米)

我们来全面解析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这段关于唐代“和籴”政策的记载。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背后关联着唐代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以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治理智慧。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1. 原文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市籴考二》)

“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盖所谓常平者矣。”

2. 注释

· 凡:总共。

· 十有四年:有,通“又”。即十四年。

· 息米:通过粮食买卖获得的利润(或盈余)米。这里的“息”指通过和籴(官方购粮)政策,在买卖差价中产生的盈利。

· 造:建造。

· 仓廒:粮仓。“廒”特指存放粮食的库房。

· 盖:文言发语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就是”。

· 常平:即常平仓,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的粮仓。政府在粮价低时买入(平籴),粮价高时卖出(平粜),以稳定市场,故称“常平”。

3. 翻译

(这项政策执行了)总共十四年,用(和籴买卖中)获得的利润米,建造了新的粮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常平仓”制度了。

二、故事背景与上下文

这句孤立的话需要一个更大的背景来理解。它描述的是唐代宗时期,政治家刘晏改革漕运和粮食政策后取得的卓越成效。

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凋敝,尤其是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旦粮食歉收,便粮价飞涨,民不聊生。当时,财政专家刘晏被任命为转运使,负责漕运和粮食供应。

· 旧有问题:以往,政府在丰收年景用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名为“和籴”,实则近乎苛捐),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收购来的粮食需要昂贵的运费从江淮运到长安,成本极高,财政难以维系。

· 刘晏的改革:

1. 改革漕运:他改进了运输方法,大大降低了运输损耗和成本。

2. 创新“和籴”:他不再在关中高价收粮,而是将改革漕运所节省下来的经费,运到丰收的江淮地区,以市场价格收购粮食。

3. 建立循环机制:他将这些粮食通过高效的漕运送至长安,不仅保障了供应,还可在京师粮价上涨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百姓(平粜)。

4. 产生利润:这种“低价地区收购,高价地区平价销售”的模式,不仅平抑了物价,还产生了可观的利润(即“息米”)。

马端临的记载,正是描述了这个良性循环的结果:刘晏用这十四年来积累的“息米”作为资本,建造了大量的粮仓。这些粮仓具备了常平仓的功能,但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比传统的、依赖国家拨款的常平仓更为先进和可持续。

三、作者与作品介绍

1. 作者:马端临

· 时代: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约1254—1323年)。

· 身份: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马廷鸾曾任南宋宰相。宋亡后,他隐居不仕,专心着述。

· 成就: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撰写了《文献通考》,与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并称为“三通”。

2. 作品:《文献通考》

· 性质:一部记载从上古到宋宁宗时期(约1224年)的典章制度通史。

· 内容:共348卷,分为24考(即24个门类),如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官考、学校考、经籍考等,内容极其浩博。

· 特点与价值:

· “文”与“献”结合:“文”指历代典籍的记载,“献”指学士名流的议论。马端临不仅罗列史料,还附上大量前人和自己的精辟分析。

· 尤其详于宋代制度,是研究宋史不可或缺的核心史料。

· 其《市籴考》专门论述了历史上的市场、贸易、和籴、常平仓等经济制度,体现了作者先进的经济史观。

四、寓意与启示

这句记载的深层寓意在于它揭示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公共治理模式。

1. “造血”优于“输血”:传统的常平仓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是纯粹的消耗。而刘晏的模式,通过精明的市场运作,让公共政策本身产生了利润(息米),再用利润去扩大公共服务(造仓廒),形成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一种“以政促商,以商养政”的智慧。

2. 效率是公共治理的核心:刘晏的成功,根源在于他通过改革漕运、洞悉市场,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省下的成本和新创造的利润,成为了推行善政的资本。

3. 宏观调控的智慧:政府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而是利用市场规律来平抑市场波动。在产区低价购入,在销区平价售出,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宏观调控,实现了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的大致平衡。

五、结合现实论述

刘晏的故事和马端临的记载,对于今天的公共管理、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强的镜鉴意义:

1. 对现代公共财政的启示:

· 许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如公共交通、公共文化设施)往往被视为纯投入、纯消耗。而刘晏的模式启示我们,可以探索“可持续公共运营” 模式。例如,通过开发地铁上盖物业的利润来反哺地铁运营;将部分公共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收益,用以覆盖成本和扩大服务范围。关键在于,要让公共资金能够“滚动起来”,实现增值。

2. 对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启示:

· “息米造仓”本质是建立了一个稳固的粮食储备体系。在今天,这直接对应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我们不仅要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建立现代化的仓储物流体系(相当于“造仓廒”),并完善粮食收购和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当于高效的“和籴”),确保任何时候都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3. 对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启示:

· 个人成长:与其一味地消耗存量(时间、金钱、精力),不如投资于自我提升(教育、技能),创造出新的“息米”(能力、机会),再用这些“息米”去建造更大的人生“仓廒”(事业平台、生活品质)。

· 企业经营: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盈利,需要有长期主义的“十四年”规划。将利润(息米)持续投入到研发、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仓廒)建设上,才能形成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正如任正非所说,“活下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结语:

“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这句平淡的史料,蕴含的是中国古典政治经济思想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与制度创新的深邃智慧。它告诉我们,最优秀的治理,不是消耗性的给予,而是创造一个能够自我生长、自我完善的系统。这套千年前的智慧,在今天这个呼唤高效政府和可持续未来的时代,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