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的笔友姓陆,是位头发花白的退休教师。他带来的铁皮盒里,除了信件,还有个更旧的木匣子,里面装着几十片星星草枯叶,每片叶子上都用铅笔标着日期,最早的一片,距今已有三十一年。
“这是小芸寄给我的‘季节’。”陆老师抚摸着枯叶,眼里泛着光,“春天的叶子带着绒毛,夏天的叶脉最清晰,秋天的边缘会卷起来,冬天的……她总说冬天的叶子藏着雪的味道。”他拿起片标着“冬”的枯叶,对着光看,叶片上果然有细小的冰晶痕迹,像被时光冻住的星尘。
阿念把枯叶一片片摆在壁画前,阳光透过叶片照在画上,枯叶的影子正好落在光粒的轨迹上,像给流动的光添了层时光的滤镜。“它们在和画里的星星草打招呼呢。”她轻声说,仿佛能听到枯叶与新叶的私语。
陆老师翻开最旧的一封信,信纸边缘已经发脆,上面画着个简易的星图,旁边写着:“陆老师,您说城里的星星和山里的星星,是不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等我画完谷口的画,就去城里找您,一起数星星。”
“我总以为她会来的。”陆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后来收到她最后一封信,说‘要去很远的地方种星星草’,我才知道……”他顿了顿,指着壁画里城市的部分,“现在看到这幅画,就像她真的来了,把山里的星星,种到了城里。”
周明听说陆老师来了,特意从研究所赶来,带来了台光谱分析仪。“您看,”他把枯叶放在仪器下,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熟悉的能量峰值,“这些枯叶里的星尘,和现在星星草的光粒完全吻合。”他又拿出片新鲜花瓣,“就像时光没有流逝,只是换了种方式发光。”
陆老师看着屏幕上重叠的光谱线,突然笑了:“她真的做到了,把星星草种到了时光里。”
孩子们围着陆老师,听他讲小芸当年的故事。说她总在信里画火狐,说火狐的尾巴能扫开乌云;说她偷偷把糖果纸埋在星星草下,说这样能让草长得更甜;说她最大的愿望,是修一条能让光跑起来的路。
“这些愿望都实现啦!”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校车模型,“路修通了,火狐还在,星星草也长满了山谷!”
陆老师把孩子们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说要带回城里,讲给学校的孩子们听。“小芸没说完的故事,该由你们继续讲下去。”他从木匣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些金色的粉末,“这是我收集的城市星尘,路灯的光、车灯的光、还有孩子们画星星时洒的金粉,现在送给你们。”
阿念把星尘撒在星星草的花盆里,粉末落在土壤上,竟慢慢渗入根须,草茎上立刻泛起更亮的光,像吸收了城市的温度。“它们喜欢城里的星尘!”她惊喜地拍手。
傍晚,陆老师要回城了。林羽把《星草札记》递给他,让他带一本复印本回去。“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吧。”
陆老师接过札记,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面还装着片新鲜的星星草花瓣。“我会的。”他看着壁画上的光粒轨迹,“等秋天,我带城里的孩子来,看看小芸种的星星草,告诉她,路通了,光来了,我们都来看她了。”
火狐突然叼来片枯叶,放在陆老师的鞋边。枯叶上的冰晶痕迹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像颗不会融化的星。陆老师把枯叶收好,对着火狐笑了:“谢谢你,小家伙,替我们守了这么多年。”
车开远时,陆老师从车窗里探出头,挥了挥手里的札记。风把他的声音送回来:“我们会带着城里的光,再回来的!”
林羽望着车影消失的方向,发现陆老师撒在地上的星尘,正顺着风往星星草丛里钻,像无数个细小的约定,在土壤里悄悄发芽。他知道,这些星尘会带着城里的故事,在黑风谷长出新的形状,就像当年小芸的信,带着山里的光,在城市里温暖了无数个日夜。
壁画上的光粒还在流动,把陆老师的背影和小芸的树枝画连在一起,像封跨越三十年的信,终于找到了收信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