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无声的碗筷
夜色,像一块浸透了机油与尘埃的厚重绒布,缓缓覆盖在香港上空。欧阳震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推开了家门。空气中弥漫着的,不再是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而是一股清甜的、近乎诡异的米香。这香气过于浓郁,仿佛有实体,缠绕在鼻尖,带着一丝不祥的黏腻。
“阿爸,你返来啦!”女儿小琳从厨房探出头,脸上是毫无阴霾的笑容,“今晚煮咗新米,好香啊!系金龙农场嘅特供米喔!”
“金龙农场?”欧阳震华换鞋的动作微微一顿。这个名字,最近在法证部和o记的绝密简报里出现的频率高得吓人。与新界那边几起无法定性的“失踪案”和“群体性癔症”有着若有若无的关联。他揉了揉眉心,试图驱散职业带来的敏感,“系咩?几时买嘅?”
“唔系买嘅,”小琳端着电饭煲内胆走出来,热气蒸腾,让她的面容有些模糊,“系楼下张太太送嘅,话系亲戚农场自己种,今年大丰收,送咗好多比人。”
欧阳震华走到饭厅,目光扫过餐桌——动作瞬间僵住。
三副碗筷。
明明只有父女两人,桌上却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三副碗筷。多出来的那一副,安静地放在他对面的位置,筷子平行地搁在筷枕上,仿佛在等待一位看不见的客人。
“小琳,”他的声音下意识地放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点解……多咗一副碗筷?”
女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茫然,随即又漾开笑容:“唔知啊,顺手就摆咗。多一副就多一副咯,可能系潜意识觉得今晚有客人哩?”她说着,自顾自地开始盛饭。
欧阳震华的心,却猛地往下一沉。顺手?小琳从小做事细致,绝不会犯这种错误。他走到餐桌旁,没有坐下,目光如手术刀般审视着那多出来的碗筷。普通的瓷碗,普通的竹筷,在头顶节能灯的冷光下,泛着一种过于洁净的光泽。
小琳将盛得尖尖的一碗饭放在他面前,又盛了一碗给自己,然后,她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那第三只空碗。
“小琳!”欧阳震华几乎要出声阻止。
但女儿的动作流畅而自然,仿佛演练过千百遍。她在那只空碗里,也盛上了满满一碗饭。雪白的米饭堆砌成一座微型的山峰,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食饭啦,阿爸。”小琳坐下,拿起自己的筷子,眼神明亮地看着他。
欧阳震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安,缓缓坐下。他拿起筷子,却觉得重若千钧。桌上的菜色是他平日最爱的,但此刻看来,却莫名地失去了色彩。他的视线,无法控制地黏在那第三碗饭上。
那碗饭,就那样孤零零地放在那里,冒着丝丝热气,对面空无一人。
房间里只剩下咀嚼声和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小琳吃得很香,似乎完全没觉得有任何不对劲。欧阳震华食不知味地扒了几口饭,那米粒的口感确实极好,软糯弹牙,但咽下去之后,喉咙里却残留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弱的麻痒感。
就在这时——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只无人使用的空碗,碗底,毫无征兆地,浮现出几粒米饭。
不是谁放进去的,也不是从旁边洒落的。就像是……从洁白的瓷碗内部,自己“生长”了出来。一粒,两粒,三粒……越来越多,它们无声无息地出现,违背着物理规律,静静地躺在碗底。
欧阳震华屏住呼吸,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在一瞬间冲向了大脑。法医的本能让他死死盯住那里,记录着这超自然的一幕。
米粒并非杂乱无章。它们像是在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缓缓移动,排列……
渐渐地,一个图案清晰起来。
那是一个由简单的几何线条构成的、却散发着无比古老、无比亵渎气息的符号。它像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抽象人形,又像是一个指引向无尽虚空的标记。欧阳震华的脑海中瞬间炸开——黄衣之印!他在一些被加密的、不允许外传的现场照片和古老文献扫描件里见过类似的变体!这是……那个不可名状的、象征着戏剧、绝望与秘密的黄衣之王相关的印记!
“小琳!你睇!”他猛地抬头,声音因极度震惊而沙哑。
女儿却恍若未闻,依旧小口吃着饭,甚至对着空位笑了笑,仿佛那里真坐着一位相谈甚欢的客人。
恐惧,如同冰冷的机油,瞬间灌满了欧阳震华的胸腔。他伸出手,想要打翻那只诡异的碗——
“哔——”
客厅的电视机突然自动开启,跳转到新闻频道。美丽的女主播面容严肃,正字正腔圆地播报着紧急新闻:
“突发新闻。全球多地农业部门同时报告,包括水稻、小麦在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出现前所未有的异常增产现象,初步统计平均增幅达到百分之三百……”
欧阳震华的动作僵在半空,骇然转头看向屏幕。
画面切换,展示着世界各地金灿灿的稻田麦浪,沉甸甸的穗子几乎压弯了茎秆,一派“丰收”的奇景。但镜头拉近,那些谷粒的形态似乎有些异常,过于饱满,甚至隐隐泛着一种不自然的、类似金属或珍珠的光泽。
“……这种违背常理的生长速度与产量,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担忧与质疑。目前增产原因不明,有专家推测可能与未知的土壤成分变化或大气环境因素有关。各国政府已介入调查……”
女主播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播报的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全球……百分之三百……原因不明……
欧阳震华感到一阵眩晕。他想起了新界那些报告,失踪的人在最后都曾大量食用过本地产的新米;想起了法证部在那些米粒中检测出的、无法解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想起了线人模糊提及的,关于“土地活了”、“稻子在唱歌”的呓语。
这不是丰收。
这是献祭。是全球规模的、以人类口粮为载体的、一场盛大而无声的献祭仪式!
他猛地看向女儿。小琳不知何时已经吃完了饭,正乖巧地收拾着碗筷。她拿起那只盛着“黄衣之印”的碗,动作自然地将里面的米饭倒进垃圾桶,仿佛那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空碗。然后,她哼着不成调的、旋律古怪的儿歌,走向厨房水池。
欧阳震华浑身冰冷地站在原地,新闻女主播的声音还在客厅里回荡,与女儿那诡异的哼唱声交织在一起。
他一步步挪到窗前,猛地拉开窗帘。
香港的夜景在他眼前铺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灯火璀璨,如同镶嵌在黑暗中的无数颗宝石,勾勒出这座都市钢铁丛林的轮廓。已是万家灯火,晚餐时分,无数个窗口里,无数缕炊烟——或者说,现代城市中替代了炊烟的厨房排气——正袅袅升起。
在欧阳震华此刻的眼中,那些原本寻常的、带着生活温度的烟气,却变得完全不同。它们在霓虹灯光的映照下,扭曲、盘旋,仿佛拥有了生命。在那氤氲的烟气深处,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细微的、不可名状的触须状阴影在蠕动、伸展,它们无声地舞动着,汇入香港的夜空,与全球各地升起的同样气息连接在一起,编织成一张笼罩整个星球的无形之网。
每一户亮着的灯,每一个升起“炊烟”的家庭,都可能正在上演着与他家类似的、程度不同的诡异一幕。那多出来的碗筷,那自动浮现的印记,那被无形之力影响的心智……这一切,并非孤例。
镜头在他布满惊惧与绝望的瞳孔倒影中拉远。
香港依旧繁华喧嚣,车水马龙。但在这熟悉的景象之下,某种源自远古的、冰冷彻骨的东西,正沿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食物——悄然蔓延,渗透进每一个家庭,每一张餐桌。
夜晚的香港,灯火辉煌,却仿佛一个巨大祭坛上的装饰。而那无数缕升起的、带着触须阴影的炊烟,便是献给某个即将苏醒的、庞大存在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