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例行巡查
宁波港的造船厂里,木屑与海风交织成一片忙碌的景象。萨琳娜踩在一块新刨的船板上,靴底沾满了细碎的木屑,她手里紧攥着一张战船图纸,眉头紧锁,指尖点着船舷某处,语气急促而坚定:这儿的铁皮,至少得加两层!倭寇的火铳,能打穿单层铁皮!
她抬手指向远处的海平面,仿佛看到了那些觊觎大明海疆的宵小之辈。上个月抓的倭寇首领招了,东瀛有个叫的领主,正纠集十几股倭寇,想下个月来抢宁波港的漕粮。
李木匠蹲在她身旁,粗糙的大手捏着一截炭条,在沙地上勾画着船型。这位老匠人手上老茧厚得像铁皮,指节粗大却格外灵活。萨大人,加铁皮没问题,他抬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可船身重了,吃水深,遇上暗礁可就麻烦了。
他手腕一转,炭笔在船底又画了几笔,俺们按西域商队的尖底船改,船底尖,吃水浅,浪大也不怕。再在船底装个测深木,碰到暗礁,木头先撞上,船就躲得开。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扬起一片尘土。王老铁带着五个江南工匠大步走来,每个人肩上都扛着一捆黑黝黝的铁皮铆钉。为首的王老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声音洪亮:萨大人,陛下让我来帮忙!这铆钉,比旧的好三倍,铁皮钉上去,海水泡不烂,海风吹不锈!
萨琳娜接过一枚铆钉,随手抄起一把锤子,狠狠砸下去。的一声脆响,铆钉纹丝不动,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她惊喜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家伙!有这铆钉,船舷铁皮稳如泰山!
王老铁哈哈大笑,粗糙的大手拍在萨琳娜肩上,力道大得让她踉跄了一下:陛下说了,战船必须结实,不能让倭寇欺负到咱家门口!
萨琳娜揉了揉肩膀,目光炯炯地扫视众人:按新方案改!船舷加铁皮,船底改尖底,再在船尾装个,没风的时候也能走!她抬手指向远处的海平线,声音坚定,咱们的战船,要比倭寇的快,比他们的结实!下个月,让他们有来无回!
工匠们立刻忙碌起来,锤子敲钉子的叮当声、锯木头的刺啦声、号子声混在一起,整个码头热闹得像个巨大的铁匠铺。老渔民郑阿福也来了,他新授了个水师巡检的官职,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水师制服,却精神抖擞。他带着几个渔民,在船头搭起一个高高的竹制了望台,足有两丈高。
萨大人,俺们渔民都愿来帮忙!郑阿福扯着嗓子喊,声音里透着兴奋,倭寇要是敢来,俺们就驾着渔船当向导,把他们引进包围圈!
萨琳娜拍拍他的肩膀,笑容里带着赞许:好!有你们帮忙,咱们的眼睛就更亮了!
然而,好景不长。三天后,慕容芷派来的影卫悄无声息地潜入造船厂,带来了一个令人愤怒的消息——造船厂的监工刘三,是前唐水师将领的亲信,暗中给倭寇送信!
影卫呈上一封截获的密信,上面画着简单的战船图样,标注着船型、数量,甚至停靠位置。萨琳娜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一把抓过密信,冷声道:带刘三来!
刘三被押来时,还试图狡辩:萨大人,冤枉啊!我......我只是例行巡查!
萨琳娜冷笑一声,将密信甩在他面前:例行巡查?那你解释解释,这画的是什么?
刘三的脸色瞬间惨白,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影卫又从他身上搜出一块倭寇令牌,铁证如山。
我......我错了!是松浦领主的人逼我的!他们抓了我家人......我没办法啊!刘三哆嗦着求饶,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
萨琳娜眼中寒光一闪,厉声道:大明的律法,不饶叛徒!
当日,刘三被投入大牢,而萨琳娜则连夜修书一封,快马送往开封——陛下,战船预计下月中旬完工,臣恳请调石守信将军两万禁军协防宁波港,并请太子殿下统筹粮草,确保剿倭无后顾之忧。
开封城内,赵正正与赵江月俯身查看沿海粮道图。侍从呈上萨琳娜的奏报,赵正扫了一眼,提笔蘸墨,毫不犹豫地批复——
他掷笔于案,沉声道:调两万禁军赴宁波,由石守信统领。太子监国期间,总揽东征筹备,务必让萨琳娜无后顾之忧。
夜幕降临,宁波港的造船厂依旧灯火通明。月光洒在新造的战船上,铁皮船舷泛着冷冽的光泽,船帆上字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第三百零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