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楼的议事厅里,檀香在铜炉里袅袅升腾,混着窗外飘来的槐花香,让这场开春的会议多了几分暖意。曹林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座的各部门主事——铁骑营的赵虎、长枪营的张彪、人事部的曹聪、杂货铺的掌柜,还有新任命的集市总管王二柱,个个神色专注。
“山脚下的兵营空着也是浪费,”曹林开门见山,指尖在地图上圈出一片空地,“从兵营往南拓出百亩地,建个集市。水泥路要从聚义楼一直铺到周边所有村镇,清溪镇、临江村、黑石渡……只要是咱们势力能到的地方,路都得修通。”
赵虎粗着嗓子接话:“大当家是想让商人们方便来?可修那么多路,得用多少水泥?”
“水泥坊加派人手,三班倒着烧。”曹林语气笃定,“路通了,人才能来;人来了,生意才能活。你铁骑营的战马,将来运货也能走得舒坦,不是吗?”
这话让赵虎咧嘴笑了。王二柱往前凑了凑,手里捧着图纸:“大当家,集市区的房子按您说的,盖成二层楼?一排十间,一楼当商铺,二楼住人,用青砖砌墙,玻璃窗户,看着亮堂。”
“就这么盖。”曹林点头,“先盖五十排,留出消防车通道和广场,别挤得像罐头。商铺大小统一,三米宽、五米深,方便记账收租。”
最让人振奋的是招商的法子。曹林让人写了告示,贴遍周边州县:“断云寨新立集市,开业首月免租金,无论绸缎庄、粮铺、药行,还是铁匠、陶匠、货郎,皆可入驻。断云寨担保安全,如有盗抢,十倍赔偿。”
告示一出,像扔了块石头进池塘。清溪镇的绸缎庄掌柜第一个动了心——断云寨的细布比他卖的还好,要是能在集市开个铺子,既能进货又能卖货;临江村的药农也盘算着,山里的药材能直接卖给断云寨的药铺,省了中间商的盘剥。
开工的哨声吹响时,山脚下热闹得像过年。修路的民夫推着独轮车,把搅拌好的水泥铺在路基上,用木抹子刮得平平整整;盖房的工匠们搭着脚手架,青砖一层层往上砌,玻璃坊的马车一趟趟送来窗户玻璃,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
王二柱拿着尺子,在工地里来回转悠:“这排楼地基深三尺,得用钢筋混凝土,不然经不住人踩;那排离兵营近,二楼多开个窗,方便看顾……”他原是清溪镇的杂货铺伙计,最懂买卖人的心思,被曹林挑来管集市,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半个月后,第一批二层楼立了起来。青砖灰瓦配着玻璃窗户,在阳光下透着股利落劲儿。王二柱让人在集市入口立了块石碑,刻着“聚宝市”三个大字,是私塾的老秀才写的,笔力遒劲。
开业前三天,就有商人陆续赶来。清溪镇的绸缎庄掌柜带着伙计,运来两马车绸缎;临江村的药农背着药篓,里面装满了晒干的草药;甚至有州府来的盐商,听说这里免租金,也赶着马车来占铺子。
断云寨自己的商铺更是显眼。铁匠铺的批发部摆着新打的农具和火枪零件,玻璃坊的柜台里摆着碗、瓶、镜子,纺织坊的货架上堆着成匹的细布,颜色从月白到靛蓝,看得人眼花缭乱。
开业当天,曹林让人在广场上搭了戏台,请了戏班唱《穆桂英挂帅》,又摆了五十桌流水席,来赶集的人不管买不买东西,都能坐下吃碗肉面。巡逻的士兵穿着崭新的铠甲,腰挎燧发枪,在集市里来回走动,眼神警惕却不凶戾,商户们看着心里踏实。
“这断云寨,比官府还靠谱!”卖糖葫芦的老汉一边吆喝一边感叹,他昨天刚来,摊位被顽童撞翻了,巡逻士兵不仅帮他捡起来,还让顽童家长赔了钱。
绸缎庄掌柜的铺子第一天就卖了五匹布,其中三匹是断云寨产的细布:“进价低,卖得快,下个月就算收租金,也有的赚!”
最热闹的是断云寨的批发部。周边村镇的小商贩挤在柜台前,抢着要货:“给我来十匹粗布!”“我要二十个玻璃碗!”“火枪零件还有吗?给我留一套!”伙计们忙得满头大汗,账房先生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曹聪来查账时,看着批发部的流水直咋舌:“开业三天,光细布就卖了三百匹,玻璃器卖了两百套,比杂货铺一个月的进项还多!”
“这才刚开始。”曹林站在集市的过街楼上,看着下面摩肩接踵的人群,“等路都修通了,青州府、临江府的商人都会来,到时候不仅卖咱们的货,还能收他们的税,集市就能养活着咱们大半个寨。”
他让人在集市中心盖了座“公平秤”亭,放着标准的秤砣和尺子,商户和顾客有纠纷,就去那里评理。又设了个“汇兑处”,商人可以把银子换成断云寨的“票号”,拿着票子在寨里任何地方都能当银子用,省去了携带重金的麻烦。
一个月后,王二柱统计商户数量,竟有三百多家入驻,远超当初的预期。他找到曹林,递上租金账本:“大当家,第二个月开始收租,按一间铺子每月二两银子算,光租金就能收二百四十多两,还不算管理费和税。”
“商户们没意见?”
“哪能有意见?”王二柱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赚的比租金多十倍!有个卖茶叶的,这一个月就赚了五十两,说要把老家的铺子都搬来。”
夕阳下,聚宝市的灯笼一盏盏亮起,照亮了铺着水泥的街道,也照亮了商户们忙碌的身影。巡逻的士兵换岗了,脚步踏在水泥地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戏台还在唱,唱腔顺着晚风飘远,混着各种叫卖声,像一首热闹的市井歌谣。
曹林走在集市里,看着绸缎庄的伙计在盘点货物,药铺的掌柜在给病人抓药,孩子们举着糖葫芦在人群里穿梭,心里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他知道,这集市不仅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更是断云寨与周边村镇连接的纽带——用生意代替刀枪,用互通有无代替壁垒,才能让这片土地真正安稳下来。
“在最东头三层楼的客栈要赶快收拾出来,圈上院墙,也能给商人们更多的方便。”
“下个月,把说书先生请来,再开个茶馆。”曹林对王二柱说,“让商人们累了有地方歇脚,也让他们多听听断云寨的规矩。”
王二柱连连点头。远处的水泥路上,又有几辆马车驶来,车帘上印着陌生的商号,显然是闻着消息来的新商人。
这条路,修对了。这个集市,也开对了。曹林望着越来越热闹的聚宝市,仿佛看到了断云寨更长远的未来——不再是孤立的山寨,而是这片土地上的经济中心,用繁荣和秩序,赢得比刀枪更稳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