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利齿被时间磨钝。呼啸了三个月、刮骨剜肉般的凛冽北风,终于在某个无人察觉的深夜悄悄收敛了威势。尽管河湾的天空依旧被厚重铅灰的云层笼罩,落雪不断,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死寂,但空气里那种能冻结骨髓、碾碎钢铁的极致酷寒,确乎在无声无息中减轻了。
并非万物复苏,而是河湾这片狭小的土地,在这三个月持续的搏斗中,硬生生压榨出了一线生机,以及比钢铁更坚韧的秩序。这种韧性并非源于某种伟大的牺牲或奇迹,而是源自一种近乎冷酷的、渗入每一滴血液每一颗螺钉的高效管理。
冬幕下的钢铁脉络:
北山采矿复合体: 墨衡瘦削的身影在矿坑深处的地图前像个活跃的幽灵。冰冷坚硬的山岩内部,被凿刻出纵横交错的坑道网络,顶部悬着简陋但结实的魔导矿石灯。巨大齿轮绞盘驱动的矿石运送铁轨,如同地下暗河,将每日新鲜采掘的高品位铁矿砂、铜精矿和大理石板材(主要用于要塞加固)输送到地表堆积如山的仓储区。这里没有温情脉脉的交流,只有矿镐凿击岩壁单调的撞击声、绞盘链条摩擦的金属哀鸣,以及工头嘶哑的、在狭窄空间中回荡的指令。
产出:
铁矿砂: 日均稳定输出:1.8吨。累积库存:162吨。(足以支撑现阶段所有铁质武器、农具和器械生产)
铜精矿: 日均稳定输出:0.3吨。累积库存:27吨。(主要用于核心构件与紧急能量传导)
建筑石料(含大理石): 累计库存:85吨(按标准尺寸折算)。满足隘口要塞二期的缺口绰绰有余,富余量投入低阶道路平整。
管理: 采矿轮班表精确到刻钟,矿区温度、空气流通指数实时监控(魔法水晶显示牌每小时刷新一次,由学徒驻场记录)。伤员康复率:92%(海元德诊所数据)。违规记录:3起(矿灯不规范操作、擅自使用劣质炸药被勒令停工并处以重额资源扣罚)。墨衡的笔记本上,“矿用滑轮组传动效率优化方案测试”标注已完成,实测效率提升7.2%。
隘口要塞——磐石壁垒: 这里是北风最狂野的冲击点,也是整片领地气息最压抑沉重的地方。厚重的石墙在德文几乎刻板的监督下,顶着风雪一寸寸向上堆砌,最终与两侧嶙峋的岩壁结合,构成了一道险峻而稳固的钢铁闸门。
结构: 主体高度十五米,基座厚度十米,外墙由坚硬的花岗岩和部分北山新采的大理石板交替砌筑,关键受力点内嵌“墨家七号”配方冶炼的第一代复合粗钢龙骨——总量15吨!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每个夜晚石匠和苦工们冻僵的手指和哈桑巡逻队不敢懈怠的严防死守。二期工程西南角支撑墩台已按墨衡要求增筑完毕,应力警报解除(标记为绿色安全)。
防御体系: 顶部预置简易女墙垛口(德文坚持要求的),内部预留了哈桑亲自规划的交叉火力通道和应急封锁门(尚未安装)。墙角堆放着大量削尖的硬木桩(雪地取材),以及德文和老兵们指导着新兵一点点削制出来的、粗糙但分量十足的橡木投枪(非超凡)。冰冷的箭塔孤零零伫立在墙后,等待着合适的强弓。
人员: 德文亲自率队驻守的领地卫队(核心为老兵与表现优异的新兵)30人,哈桑训练营轮换执勤的辅助守卫15人。冲突记录:2起(哈桑要求严格执行“三班倒”作息,两名老兵嫌德文要求过于琐碎,争执升级为斗殴,双双罚抄《战时守则》二十遍并被扣减三天肉食配额)。
西河河畔“不灭薪火”工厂群: 柳文清的试验田规模被大幅压缩,整个冬季的重心转移到了利用丰富水力资源驱动的粗加工区。
锻炉(主设施): 两座改进型流水线小高炉、五座中型熔炼炉日夜不息。炉膛内,“不灭薪火”的木炭块提供着稳定的高温(木材消耗量惊人,林业组已向“可持续砍伐”模式过渡)。铁锤的轰鸣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产品单一而刚需:锄头、斧头、矿镐、铁锹、铁锅、短矛矛头、简易甲片……日平均铁器产出量:35件。累积修复\/翻新各类工具:1100余件。合格率被柳文清(她兼职质量总监)控制在一个相当残酷的数字:95.6%。废品回炉重造,没有任何多余。
附加工坊: 木工棚(专注车盾牌、投枪杆、简易轮轴)、兽皮粗制棚(处理冰原猎获物)、骨材切割棚。产出全部直供领地建设与防御。
暗处的光:林间菌棚与“希望之窖”:
菌菇棚: 藏匿于避风林地深处的魔法温控蘑菇方阵(规模很小)。在苏小暖和几名农妇近乎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成功越冬。雪菇已过采收旺季,第四批次耐寒菌进入生长期,单日新鲜菌类产出稳定在0.4吨左右。大部分供伙食,少量被海元德用于制作药粉和汤剂基材(无魔药成分)。
地下冰窖(代号“希望之窖”): 选址在城堡后方阴冷背阴处,硬生生在冻土中挖掘拓展。规模尚小,主要用于长期储存雪菇、冻鱼以及少量月光果。柳文清记录显示,窖内恒温维持在-4°c左右,储存在陶缸内的月光果状态稳定,能量散逸率极低(与“安放”状态类似)。月光果库存:42颗→121颗(稳定夜产)。每一颗都是战略储备。
马刺棘研究: 北山封育区的马刺棘在柳文清近乎执拗的定向培育下(持续投入微量月光果能量诱导),展现出令人心惊的生存适应力。部分嫩芽变异方向初步显现——更强的物理韧性(可抵御低级虚空气息腐蚀?)和微弱的负能量吸收特性(用于制作低级护符?)。具体效能仍在测试统计。
资源收支的冰冷现实:
木材(主燃材与建材): 净消耗>增长。林业组报告:“现有规划林区若保持当前采伐速度,将在七个月后触及警戒线。需开辟第三林区或严格限制非必要消耗。”
燃料(木炭): 工厂区无底洞。柳文清试验“劣质铁矿石伴生燃石混合燃烧方案”失败(热值不稳定,生成有害气体)。主要依赖木材烧炭。
食物: 鱼获锐减(日均0.15吨),牲畜存栏稀少(仅供种源)。主要依靠雪菇(含部分新菌种)、少量储粮(入冬前的杂粮)、冰窖冻肉(冰原零散猎获,量少)、月光果(仅领主干员和特殊人员配给)。缺口靠“内部消化”和意志硬扛。领民体质普遍下降,海元德接诊记录显示轻症冻伤、营养不良相关疾病(非疫病)持续增加。
人力资源: 新增领民(流浪者)83人。总人口达383人。极限工作强度下,效率与管理难度螺旋上升。疲劳值拉满,冲突苗头频现(均被哈桑或张仲强力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