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屯的蘑菇中毒事件,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小河李记内部和山货供应链上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悲伤与愤怒之余,李二狗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安抚人心。
他亲自带着赵四和孙铁柱,再次前往南山屯,不仅送去了抚恤的银钱,还请了郎中长期驻扎,为中毒未愈的村民调理身体。在村口的打谷场上,李二狗对着聚拢来的乡亲们,深深鞠了一躬。
“乡亲们,这次的事,是冲着我李二狗和小河李记来的,却连累了大家,害了六子兄弟的性命……我李二狗,对不住大家!”他的声音沉痛而诚恳。
老李头抹着眼泪扶住他:“李掌柜,这不怪你……是那些天杀的坏种造孽啊!”
李二狗直起身,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恐又悲伤的脸:“请大家信我!这事,绝不会就这么算了!往后,咱立下新规矩:第一,凡是送来我小河李记的山货,必须有至少两户人家作保,证明来路清楚、采摘无误!第二,我派来收货的人,会带着懂行的人当场验看,绝不收半点有疑虑的货!第三,收货价钱,我再加一成,算是给大伙儿压惊,也是谢大家信得过我李二狗!”
这三条规矩,尤其是加价一成的承诺,让惶惶不安的乡亲们稍微安下心来。毕竟,对于靠山吃山的他们来说,断了这条谋生的路,日子会更难。李二狗的担当和加价,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信任。
“李掌柜,俺们信你!”
“对!不能中了坏人的奸计!”
“往后咱互相盯着点,采货更仔细!”
稳住南山屯这边,李二狗回到府城,立刻开始布局反击。吴记这招“毒蘑菇”虽然阴损,但也暴露了他们的急切和狠毒。李二狗决定将计就计,布下一个迷魂阵。
他故意让赵四在市面上放出口风,说南山屯山货来源已断,小河李记正准备派人去更远的西南山区寻找新货源,甚至装模作样地打听路线、雇佣向导,弄得沸沸扬扬。
同时,他暗地里加紧了与云雾坳落云寨的联系。通过韦婶的家人,将更严格的验收标准和更高的保密要求传递进去,并加大了从落云寨收购的份额。城外的秘密砖窑仓库也加快了修缮进度,准备作为落云寨山货的中转和加工基地。
另一方面,李二狗让心思缜密的小翠,借着去各家大户送点心的机会,留意打听吴记近来的动向,特别是是否有陌生面孔出入,或者吴记名下是否有新开的、与山货相关的铺面。
小翠果然不负所托。几天后,她悄悄告诉李二狗:“掌柜的,俺去给城东新开的‘百味轩’送点心样品时,好像瞥见一个脸上带疤的男人进了后堂,那背影……有点像四哥说的,劫道的那伙人的头儿。”
“百味轩?”李二狗记下了这个名字。一查,果然是吴记暗中出资新开的点心铺子,明显是针对小河李记来的。
“看来,吴记是打算双管齐下,一边断咱货源,一边自己另起炉灶跟咱打擂台。”李二狗冷笑。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吴记急于求成,新开的铺子根基不稳,只要能找到其弱点,就能给予重击。
就在他苦思破敌之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转机——府学的王教谕又来了。这次,他不仅自己来,还带来了几位文友,说是要品尝小河李记最地道的“山野本味”。
李二狗亲自接待,拿出了用落云寨顶级山货精心制作的点心。王教谕和文友们品尝后,赞不绝口,尤其对那野蜂蜜和松伞菇的运用大为欣赏。席间,一位姓何的文人无意中说起,他有个族侄在邻县掌管刑名卷宗,前日来信说破获了一起往酒里掺水的案子,主犯手段高明,用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药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二狗心中一动!南山屯的蘑菇中毒,会不会也是用了类似的手段?如果是这样,或许能从药材来源上找到线索!
他不动声色,热情招待完王教谕一行后,立刻请郑老爹帮忙,辗转联系上了那位邻县管刑名的何先生。一番打点请教,何先生透露,那种能让人产生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药材,管控甚严,寻常药铺不敢卖,多半是通过些见不得光的渠道流通。
这条线索,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李二狗让赵四和大牛,暗中盯紧吴记管家和那几个已知的打手,看他们是否与城里的地下黑市或者某些有前科的药贩有接触。
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更加汹涌。李二狗一方面稳住了山货供应链的基础,另一方面,一张调查与反击的大网正在悄悄撒开。他知道,与吴记的这场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下一步,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给予对手致命一击。而那个新开的“百味轩”,或许就是最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