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如期而至。
虽然积雪未化,寒气依旧砭人肌骨,但正月里的喜庆气氛还是冲淡了冬日的严酷。村里偶尔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孩子们穿着臃肿的棉袄在雪地里追逐嬉闹,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似乎都带着一丝年节的油香气。
李二狗的窝棚里,也过了个相对丰足的年。有了去年的盈余,年夜饭桌上见到了久违的猪肉,虽然不多,但足以解馋。每人也都如愿拿到了李二狗承诺的“大红包”,虽然只是几十文钱,但代表着肯定和分享,让赵四、孙铁柱和周寡妇干劲更足了。
然而,热闹过后,生活很快回归正轨,甚至比往年更加忙碌。
积雪稍融,地面还冻得硬邦邦时,李二狗就迫不及待地重启了新房的建造。时间不等人,必须赶在春耕前把主体结构完成!
工地上再次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号子声。赵四和孙铁柱是主力,李二狗也亲自上阵。和泥、脱土坯、垒墙……虽然寒冷,但干得浑身冒汗。周寡妇负责后勤,烧水送饭,保障有力。
村里的学堂也复课了。小丫和其他的孩子们重新聚到祠堂,朗朗读书声再次响起,为沉寂的村庄注入生机。孙秀才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精神似乎好了些,教学依旧认真。
点心作坊更是早早开工。客船恢复了航班,订单再次如雪片般飞来。新磨盘和大骡子发挥了巨大作用,产能充足,应付自如。李二狗甚至开始尝试根据客船乘客的反馈,微调配方,让产品更受欢迎。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充满了新年新气象。
但李二狗却并未被这表面的繁荣迷惑,他敏锐地感觉到,平静之下,似乎有暗流再次涌动。
先是镇上传来消息,刘记杂粮铺竟然也开始模仿李二狗,推出了一种类似的“干粮饼”,虽然口感粗糙,价格却压得很低,明显是针对客船这块市场来的。
接着,赵四去镇上送点心时,无意中听到两个衙役打扮的人闲聊,提到什么“市税清查”、“重点关照频繁往来货船的小商贩”之类的话,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最让他不安的是,表叔李茂才那边,突然托人捎来口信,话说得含糊其辞,只是让他“最近谨慎些,莫要出头,账目清楚些”,便再无下文。
这些零碎的信息像一块块拼图,在李二狗脑中逐渐勾勒出一幅不太美妙的画面:刘记并未死心,而是在酝酿新的、更官面上的手段?表叔的警告,是否意味着风雨欲来?
李二狗立刻召开了一次内部的“会议”,参加者只有他、赵四和孙铁柱(周寡妇负责望风)。
“情况可能不太对劲。”李二狗面色凝重,将最近的异常和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赵四一听就急了:“刘记那帮王八蛋!还没完没了了!咱们现在可是正经做生意,又没偷又没抢!”
孙铁柱比较沉稳,皱眉道:“二狗哥,要是官府的人来找麻烦,可就不好办了。他们随便找个由头,就能让咱们做不成生意。”
“我知道。”李二狗点点头,“所以咱们得提前准备。”
他迅速做出部署:“第一,所有账目,从今天起,让小丫帮忙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一文钱的进出都要有据可查。特别是给客船的供货,数量、价钱、时间,一点不能错。”
“第二,赵四,你再去镇上,多塞点钱,跟码头管事的、还有相熟的货郎都打点一下,混个脸熟。万一有什么风声,让他们能提前给咱们透个气。”
“第三,铁柱,你看好家里,尤其是作坊和牲口,不能出任何岔子。最近收原料、卖东西,都格外仔细点,别让人抓了把柄。”
“咱们自己,最近都低调点,埋头干活,少说闲话,更别跟人起冲突。”
赵四和孙铁柱重重点头,神色都严肃起来。他们知道,现在的日子来之不易,绝不能轻易被人毁了。
会议结束后,窝棚里的气氛明显紧张了一些,但忙碌依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小心谨慎。
李二狗则趁着一次去镇上送账本(给表叔看)的机会,特意去拜访了李茂才。
李茂才见到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提点了一句:“树大招风。你如今生意做大了,眼红的人自然就多了。有些人啊,明面上斗不过,就喜欢在背地里下绊子。最近县衙对各镇市税的征收抓得紧,你……好自为之。”
虽然依旧没有明说,但李二狗已经明白了。果然是刘记在背后推动,想借官府查税的名义来找麻烦!这比之前市集管理、工房寻衅更加阴险难防!
返回村里的路上,李二狗心情沉重。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恐怕很快就要来了。
新年新气象之下,暗流再次涌动,甚至更加凶险。但他已经不是去年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李二狗了。
他握紧了拳头,看着远处自家那即将封顶的新房,眼神锐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次,他一定要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