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年味便彻底淡了下去。虽然天气依旧寒冷,但风中已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春天的湿润气息。白昼明显变长,阳光也似乎多了几分力度,屋檐下的冰溜子开始滴滴答答地化水。
封冻的土地正在苏醒,庄稼人的生物钟也随之敲响。闲适的猫冬日子结束了,开春备耕的忙碌时节到了。
李二狗早早便行动了起来。他带着赵四,扛着锄头铁锹,来到了那片承载着全家希望的薄地和滩涂苜蓿田。
经过一冬天的冰雪覆盖和苜蓿根系的滋养,土地变得松软了一些,但依旧贫瘠。李二狗挥起锄头,奋力刨开还带着冰碴的土坷垃,进行春耕前的深翻。这活儿极其耗费气力,每一锄下去,都震得虎口发麻。
赵四则负责将翻出来的杂草根、石块拣出去,再把大块的土坷垃敲碎。两人配合默契,汗水很快浸透了内衫,在寒冷的空气中冒出丝丝白气。
“二狗兄弟,今年这地……打算种点啥?”赵四喘着气问。除了肯定要继续扩种的苜蓿,那块薄地总得种点粮食。
李二狗直起腰,抹了把汗,望着这片土地:“粟米肯定要种,这是主食。豆子也得种,能肥地,豆子也能吃能卖。我还想……试试种点别的。”
他想起在县城见过的各种蔬菜种子,心里痒痒的。“比如胡瓜(黄瓜)、葵菜(冬寒菜),要是能弄到种子,种一点自己吃也好。”
“那敢情好!”赵四眼睛一亮,“天天吃菜干咸菜,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翻完地,接着是施肥。李二狗把一冬天积攒的鸡粪、兔粪和草木灰混合起来,均匀地撒进地里。虽然量不多,但这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肥料了。那头小毛驴也派上了用场,套上简易的犁耙(跟村里人换的旧家伙),在地里来回走动,将肥料粗略地翻埋进土里。
虽然效率比不上真正的耕牛,但比起全靠人力,已经省力太多了。小毛驴似乎也知道自己在干正事,走得格外卖力。
除了伺候地,养殖这边也没闲着。鸡鸭们下了更多的蛋,李二狗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大部分攒起来,准备孵化小鸡小鸭,进一步扩大规模。那窝兔子更是成了宝贝,一窝接一窝地生,兔舍眼看就不够用了,扩建兔舍又提上了日程。
窝棚角落里,李二狗精心挑选出来的、最饱满的粟米和豆种,正用温水浸泡着,进行催芽。这是保证出苗率的关键一步。
整个小河村都活了过来。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碌着,修理农具的叮当声、吆喝牲口的声音、互相打招呼询问种子肥料的声音,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春耕交响乐。
村正王老栓也背着手在地头转悠,看到李二狗家地里收拾得利利索索,肥料下得足,甚至还在试验新种子,不由得暗自点头。这小子,是真把心思扑在土地上了。
李二狗还抽空去了一趟镇上,用积攒的鸡蛋和最后一点果酱,换回了一小包胡瓜和葵菜种子。虽然贵得让他肉疼,但想到夏天能吃到新鲜蔬菜,还是觉得值。
他把这些金贵的种子单独辟出一小块肥地,打算精心照料。
每一天,土地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冰雪消融,土壤变得湿润黝黑。浸泡的种子冒出了嫩白的芽尖。苜蓿地里的越冬老根也开始焕发新绿,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芽。
希望,如同那些蓄势待发的种子,在泥土之下,在春风之中,悄然萌动,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李二狗站在地头,看着这片被自己汗水浸润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干劲。虽然依旧清贫,虽然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但手握土地,播下种子,就握住了最根本的希望。
新的一年,真正的奋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