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了规矩没两天,李二狗觉得光自己说不行,还得让大家都明白,这规矩不是捆人的,是为了大伙儿好。这天收了工,他又把人都喊到一块儿,这回没在堂屋,就在院子里,搬了几个树墩子坐着,显得没那么严肃。
“今儿个咱不训话,就唠唠嗑,”李二狗自己也找个墩子坐下,“都说说,咱这新规矩,有啥不得劲的?或者有啥好主意,都蹦出来听听。”
大家互相看看,没人先吭声。
赵四是个憋不住的,先开了腔:“二狗兄弟,俺觉得挺好!没规矩不成方圆嘛!就是……就是那扣工钱那条,是不是忒狠了点?万一……俺是说万一啊,不小心弄坏了一点,也不是成心的……”
周寡妇接话:“四兄弟这话在理。咱这干活,难免有个手滑的时候。要不,分个轻重?小错提醒,大错再罚?”
李二狗点头:“嗯,周婶这主意中!小错,比如不小心打翻个碗、和面水多了少了,提醒改正就行,不扣钱。但要是故意偷工减料,或者把方子漏出去,那没商量!”
孙铁柱闷声道:“收山货那块,俺觉得也得立个细账。谁送来的,啥成色,换了多少粮,都得记清楚,免得日后扯皮。”
“记!必须记!”小丫立刻举起她的小木板,“俺能记!俺现在字认得多了!”
众人都笑了。
一个新来的帮工,叫桂枝的,大着胆子小声说:“东家……俺……俺就觉得,那不准说话……憋得慌……干活的时候唠两句,也不耽误事啊……”
李二狗笑了:“不是不让说话,是别扎堆嘀嘀咕咕说闲话,耽误正事。一边干活一边唠嗑家常,没事!别像村头老娘们开会就行!”
大家又是一阵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另一个帮工说:“东家,俺觉得吧,咱这干活时辰是不是也定死?啥时候上工,啥时候歇晌,啥时候收工,有个准点,俺们心里也好有数,不然老觉得活干不完,心里慌。”
“对对对!这个好!”赵四拍大腿,“俺送货也有点,不然老让人等!”
李二狗眼睛一亮:“这主意正!咱就定下:辰时中(早上八点)上工,干到午时正(中午十二点)歇晌,吃完饭未时初(下午一点)再干,到酉时中(下午六点)收工!特殊情况,比如省城要货急,咱再加会儿班,算加班钱!咋样?”
“好!” “这敢情好!” “有准点好!”众人纷纷附和。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把能想到的都说了。李二狗让小丫都记下来。
最后,李二狗总结:“咱这规矩,不是死的,是活的!哪儿不合适,咱就改!目的就一个:把活儿干好,把点心做好吃,把钱挣了,大家日子都过滋润点!谁有啥好想法,随时提!咱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但是!”他语气加重,“定下来的,就得遵守!谁犯了,别怪我不讲情面!大家互相盯着点,都是为了咱这个摊子好!”
“中!” “没问题!” “东家你放心!”众人应和着,心里都热乎乎的。这规矩不是东家一个人说了算,有自己出的主意,感觉就是不一样。
散了会,大家边往外走边唠。
赵四搂着孙铁柱脖子:“铁柱,听见没,以后你收山货可得更仔细点,俺可盯着呢!”
孙铁柱憨笑:“俺怕你盯?俺账本让小丫看,清清楚楚
周寡妇对几个帮工说:“都听见了啊,以后咱干活唠嗑行,别耽误正事。谁要是偷懒耍滑,我可第一个不答应!”
“知道啦周婶儿!” “俺们肯定好好干!”
院子里,李二狗看着大家散去,心里踏实了不少。规矩大家定,执行才有力气。这小小的作坊,越来越有样了。